放手,也是一種愛(教師點評)
放手,也是一種愛(教師點評)
讀了《有一種愛叫做放手》這篇文章,讓我感慨萬千。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來自孩子心靈的呼喚,我們確實要好好深思啊!
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父母疼愛子女,體貼入微,關懷備至,但無意中卻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嚴重束縛了孩子的手腳,減少了孩子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使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這樣的孩子,日后又怎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自立自強呢?
有位成功的父親曾告誡人們:“愛他,就不要抱他”。為人父母我們有責任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強,要對自己負責。父母不要整天圍著孩子轉,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欲望。要敢于給孩子一些挫折,我們想讓孩子一帆風順,但是生活畢竟是現實的,“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敢于放手讓孩子做事,不要一味包辦,一味求全,百依百順。
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精神和能力。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很多家庭還要孩子利用假期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鏟雪等。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迫切的,這一切都無可非議。我們知道:一把沙子捧在手心時,一定不能把它們抓得太緊,否則沙子就會從手中滑落,更何況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相信孩子吧!給孩子松綁是一種平等、信任與尊重,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獨立而不依賴別人。學會放手,這也是一種愛!
簡評:放手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更為廣闊的空間去獨自飛翔,去直面生活,挖掘潛能,學會生存!放手是一種愛,更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