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飛奪瀘定橋》有感
讀《飛奪瀘定橋》有感
我讀了一篇扣人心弦的文章,叫做《飛奪瀘定橋》,一副副驚心動魄的畫面在我眼前展開。
1935年5月,紅軍向大渡河挺進。國民黨要把我軍消滅在瀘定橋上。當時橋上只剩下鐵索。28日早上,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我軍必須趕在敵人援軍到來之前拿下瀘定橋。一場惡戰開始了。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雨。面對著冰涼的鐵索、湍流的河水,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刀、提著手榴彈、冒著敵人的炮火,義無反顧地向前沖去。三連緊跟其后。戰士們邊前進,邊鋪橋,他們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疲勞,只有一種聲音在呼喊:一定要拿下瀘定橋!許多戰士犧牲了。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河水,可他們頑強的精神戰勝了一切,終于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
看到這里我不禁松了口氣。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這是一支共產黨領導下的隊伍。頑強、堅定、不怕犧牲,從不考慮個人安危。我要為他們鼓掌。黨風風雨雨走過了90年,革命傳統從未丟掉。我想到XX年的汶川大地震,武警成都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張秋紅是個14年兵齡的鐵錚錚漢子,率隊解救都江堰一 廢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親和嫂子就埋在這片廢墟中。虎目噙淚,十指掘土,戰友幫助張秋紅將父親和嫂子從廢墟中刨出時,他已經沒有了眼淚,顫抖的身影依舊站在廢墟的頂部,指揮救援…… 還有綿竹市消防中隊荊利杰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3天時間的救援。余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杰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杰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余震再次襲來,并引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荊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
我們的黨培育了這些可歌、可敬的人,我們的祖國在黨的領導下,已擺脫了過去的貧窮和屈辱,一步步地走向富強。如今的中國是頂天立地的中國,是舉足輕重的中國。我們戰士的鮮血沒有白流,是他們的軀體鑄就了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我摸著紅領巾,仿佛看到了一團團跳動的火焰,火焰中是一張張欣慰的臉龐。我愛你,偉大的黨!
鼓樓區一中心小學五(一)班
秦趙子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