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肉松作文
說到太倉,我們就會想到久負盛名的太倉肉松。
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太倉廚師倪德在外地幫廚。一天,他給陸狀元燒肉時,因為火苗太旺,肉被煮爛了,外形很難看,他心里非常著急。為了不讓肉糟蹋掉,倪德索性把肉里的油和肥肉全撇掉,專門烹制瘦肉。做完時,肉變成了松軟的纖維狀,顏色黃澄澄的,很好看。后來,就變成了有名的太倉肉松了。
肉松雖然好吃,但制作起來卻很復雜。要先準備好 :瘦肉100公斤,醬油22公斤,白糖3公斤,黃酒4公斤,茴香120克,生姜1公斤。開始做啦!先把肉的骨、皮、脂肪、筋腱、結締等,然后順著纖維的紋路切成肉條后,再橫切3厘米長的短條。接下來就把切好的瘦肉放在鍋中,加入與肉等量的水。
嘗一口太倉肉松,一股香味立即溢滿了口中。嚼一口軟綿綿的,帶點咸,肉松中還有一點點的汁,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
肉松耐貯存,一般情況下3~4個月可以不變質,如果密封的話可以貯存一年以上呢!
太倉肉松不但滋味鮮美,耐貯存,而且在1951年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甲級獎,1991年又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獎......
太倉肉松——真是沒法讓人不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