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您的笑
只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買東西吃。爸爸媽媽比較忙于工作,我是爺爺奶奶辛苦帶大的。不過相對來說,我和爺爺的感情會更濃厚一些。
爺爺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既不識字,又沒什么絕技,但他對我卻是非常好的。
“爺爺,我們去那里玩吧!”
“好!”
“爺爺,這個,這個,哦,還有那個,我都要!”
“沒問題!”
爺爺對我可謂是“言聽計從”——我有要求他立馬應允。
爺爺還會帶著我到山上去玩。我聽著泉水的叮咚扣響,看常青樹林的清新一色,聞花朵散發芬芳,心里好不歡快!
記憶中爺爺很愛笑,我也很喜歡看他笑。爺爺經常把我放在他粗壯的肩膀上,每每這時我總會說:“爺爺,靜靜比你高哦!嘻嘻!”爺爺對此已是見怪不怪,他對我微微一笑。我就坐在他的肩上,看著緩緩墜落的夕陽,讓那燦爛的余暉灑在我的臉上。直到夕陽不見了(那時年幼無知的我總以為一天一個太陽),我才與爺爺手拉手,一步地一顛簸地慢慢回家。我總喜歡哼著:“漫漫回家的路,蹌蹌踉踉地回,走啊走啊走,我與爺爺手拉手,共同回家嘿……”眼見天愈來愈黑,我和爺爺的步伐只有加快才能在天黑之前趕回家。
至今,我仍有一種舒心的感覺,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來源于爺爺的笑。如今爺爺已年過花甲,但他仍保持著這種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驚恐。
我敬佩爺爺,因為正是平凡無奇的他給我上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困難艱辛根本不算什么,太陽不可能永遠隱藏在烏云之下。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若對它笑,它便對你笑。
源于一種被稱為“執念”的力量。爺爺的笑于我,于我的童年,如“無心插柳柳自成蔭”。是他在無心中教會了我如何對待生活,在無意中教會了我如何看待“艱險”二字。
五年級:凌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