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
空山幽谷澗,素蘭隨風(fēng)搖擺,其香,淡而幽,純而雅,沁人心脾,心頭由上而下一縷悠然。
有“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fēng)”的飄逸,有“時聞風(fēng)露香,蓬艾深不見”的隱逸,更有“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的雅情……歷代文人對蘭情有獨鐘,并賦予了它一種氣質(zhì)、一種風(fēng)格、一種個性,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蘭魂”。
“蘭魂”——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
媽媽愛蘭,她說:“蘭花雖淡,但很清秀,有一種不被世俗所污染的氣質(zhì)。我喜歡它的香,淡,卻情意濃濃。”我喜歡蘭,更崇敬擁有“蘭魂”的人。
愛國詩人屈原養(yǎng)蘭、贊蘭,表達(dá)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jié);“詩仙”李白借蘭詠發(fā)“若無清風(fēng)吹,香氣為誰發(fā)”的逸致翩然的風(fēng)情;譚嗣同在《畫蘭》中“帝子不來山鬼哭,一天風(fēng)雨寫離騷”的偉大報國志向;愛國將軍張學(xué)良精心養(yǎng)蘭,他曾把自己精心培育的線藝名蘭托中國臺灣花卉協(xié)會會長黃秀球先生贈給,以表達(dá)他滿腔愛國熱情和希望中國臺灣早日回歸的期盼之情……不僅僅如此,勾踐種蘭、魯迅采蘭、朱總愛蘭、周總理贈蘭都是對“蘭魂”的獨愛和崇敬,他們向往同蘭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蘭魂”。
于是,我開始尋找屬于我的“蘭魂”。漫步在幽蘭叢中,我發(fā)現(xiàn),“蘭魂”受到了金錢勢力的玷污,一株蘭花竟可以上千元上萬元出售,成了金錢勢力的象征,給那些人貼上一張?zhí)摌s的面皮。不,決不可以,我開始慌了。蘭,本身因脫離金錢、勢力、虛榮而被圣人所敬仰,清貧的生活也因它而典雅。而這,只會讓人們對蘭的親狎而褻讀了“蘭魂”。我們決定反對這樣的事,我們要維持“蘭魂”的馨香。親愛的人們,快停止這種愚昧追求物質(zhì)回報的行為吧!讓蘭攜永馨香!
帶一顆真誠的心,去體會“蘭魂”,這將是一場重大的心靈洗禮,洗去灰蒙蒙的霧,洗去污濁的水,給人一個清新的心境,一泓清澈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