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火記憶》讀后感
南京歷史悠久,有著60多萬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自1937年12月13日起,日軍對南京人民展開了長達六年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使南京這座古城遭受了空前的劫難。每每走過水西門外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到一尊尊南京大屠殺受難者的雕像,我的心中總有說不出的難過。我想了解一下歷史的真相,懷著這種心理我細細品讀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網讀本之學火記憶》。
這本書較為詳細的向我介紹了那段讓中國人難以忘卻的歷史,讓我對南京大屠殺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1937年12月悲壯的南京保衛戰就此打響了,我國人民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與日軍張開了殊死搏斗。一位位將士們頑強御敵,誓死護城的事跡深深的打動了我。祖國有難,他們挺身而出,大多以身殉國。在國家有難時,作為國民我們都應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有國才有家。這也激勵我從小就要努力的學習,發憤圖強,長大了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日本人在南京同樣犯下了令人恨之入骨的罪行。屠殺、縱火、搶劫等等殺害的30多萬人中國人。不論是老弱病殘,還是即將生產的孕婦,或是剛剛會走路的孩子,見人便殺,使之變成了一座尸骨遍野,哀嚎遍地的荒涼之城。30多萬啊!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美麗的南京城就這樣被日本人無情的肆意凌辱,日本人的罪行令我久久難以忘卻,而日本人在中國人身上刻下的傷痕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這時,一些中外人士的人道主義救援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拉貝、威爾遜、魏特琳……千千萬萬的國際友人無私的幫助有如一雙溫暖的手,將需要幫助的人從枯井中拉上來一樣,他們不顧自身安危,槍林彈雨中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她們的舉動也令我十分的欽佩,讓我知道了,中西相隔甚遠,助人為樂的精神都是值得學習的,這就是人類的光輝。大戰結束后,中國最終取得了勝利,日本人受到了正義的審判。法庭充分收集證據,依法進行審判,最終讓罪魁禍首原形畢露。中國人在審判時并沒有用暴力解決問題,而是以理服人,鐵證如山,這讓日本人無話可說。面對無法磨滅的歷史,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也希望和平之花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翱梢詫捤,但不可以忘卻,”以史為鑒,珍視和平,警示未來。當我看到了東史郎的懺悔,覺得與其永遠的記恨,倒不如有一顆寬容的心,去原諒真心懺悔的人,學會尊重與諒解。
歷史承載著過去,歷史同樣警示著未來,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進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銘記歷史。同時要更好地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長大才能報效祖國,只有祖國強大了,才能不受別國的侵害,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