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有感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當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時,不禁想起了這首歌。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代表作,“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
作家以一個意大利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10月份到第二年7月份一個學年在校園內、外發生的事情,以及發生在安利柯身邊的感人故事。書中富有愛心的人有很多,如有俠義之舉的卡羅納,有品學兼優﹑助人為樂的班長德羅西,堅強不屈的科羅西??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下面這件事:安利柯到女子學校去,恰巧放學的時間到了。因為今天和明天是萬圣節和萬靈節,所以學校放假,女生們顯得激動不已,有說有笑地紛紛走出校門。這時,在校門口有一個小小的個子、渾身是黑煙的小男孩,扶著墻在大聲地哭泣。這時有幾個三年級女生跑過去,問他為什么哭,他說他給幾戶人家掃煙囪,掙了三十多個索爾多,卻從口袋里的一個洞里掉了,沒有錢回家,又要挨打了。他說完便把那個有破洞的口袋指給她們看。這時一個戴著帽子,帽子上有一根藍羽毛的女孩首先從口袋里拿出兩個索爾多給了這個男孩,又動員其他女同學把平時買本子的錢捐獻出來,女生們積極響應,于是大家紛紛將自己的零花錢遞給那個小男孩。錢幣越來越多了,但還是不夠。后來,五年級的學生來了,她們知道這件事后,也加入到了捐錢的行動中!錢幣早以足夠,可還是不斷有錢幣拋來。那些沒有帶錢的女孩也想送他點什么,就把一朵朵鮮花送給他??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她們的熱心和愛心所感動!我又想起上幼兒園時發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在放學的路上看見一位殘疾人,他走路一拐一拐的,樣子很滑稽,當時我也學著他的樣子走,覺得很好玩,惹得小伙伴們哈哈大笑。現在想起來,我感到很慚愧,如果他知道,一定會給他心里留下一道傷口。
讀了這篇文章我決心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無論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候都要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