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與環境保護
人類在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排放出大量的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垃圾球”。這怎么辦呢?人們開始進行了反思。
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人們必須這樣做:分類回收垃圾。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廢物,可以在其它的場合被利用而成為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可以變廢為寶,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回收利用,都可以成為寶貴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例如:白色垃圾——泡沫、塑料袋經過處理后可以變成油;廢電池可以提煉出貴重的金屬;廢紙可以制造再生紙;廢玻璃可以用來再制造玻璃;果皮、菜渣等可以用來制造很好的有機肥料……
為了使廣州更加美麗,垃圾分類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但是現在有許多市民還不太了解垃圾分類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有什么好處等。我建議政府和各種社會力量還必須加強宣傳教育的力度,如向每戶家庭發一本有關垃圾分類的小冊子,上面列明垃圾的詳細分類。比如: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為可回收垃圾;果皮、菜渣等為有機垃圾;廢電池、燈管等為有害垃圾。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還可以讓大家一目了然,知道怎么進行垃圾分類。除此之外還可進入社區進行宣傳教育,將垃圾分類落實到家庭,建立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家庭檔案;組織社區的垃圾分類培訓;組織市民參觀有關"垃圾與環境展"、垃圾分揀站及垃圾填埋場,親身感受垃圾給環境造成的危害;組織更多的環保志愿者到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出版垃圾分類系列廣告宣傳畫、舉辦垃圾分類展覽;通過中小學教育,讓孩子帶動家庭;組織媒體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單位、社區進行跟蹤報道,并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家庭和個人給予宣傳和鼓勵;同時還可以考慮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市民進行垃圾分類。例如,德國政府就采取向市民贈送垃圾袋等方法,激發和保證人們進行垃圾分類的主動性積極性。
如果每一個人扔垃圾的時候,都能多一點環保意識,那么整個社會就可以少受垃圾的困擾。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