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童年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題記
行走在沙灘上,踩著溫暖柔軟的沙子,印下一個個歲月的腳步。那些由大到小的腳印,在風吹日曬下,很多的腳印被漸漸遮蓋。人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知是應“往事知多少”般對過去的事留戀依舊,還是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般瀟灑堅定。我轉過身,回首已是千滄百孔的曾經,輕輕地抬起腳,沿著模糊的曾經的腳印,一步一步地倒退,重溫那過去,往事的輪廓一一浮現。
往事,如夢如幻,如煙如縷,它時不時地涌現在眼前,或是暖流涌淌,或是心頭一悸,或是坐立不安,或是熱淚盈眶,或是感觸頗多,或是淺淺一笑,或是平平淡淡地,勾不起一絲感覺。童年,該是最值得珍藏的往事。童年的云,是彩色的云,飄蕩著童話般的故事;童年的雨,是幼稚的雨,滴淋著為糖果玩具的淚珠;童年的風,是善變的風,那些千變萬化的承諾;童年的天,是歡笑的天,回蕩著久久不息的笑聲。
童年的世界遠不同于成長以后的世界。童年,曾把星星當成眼睛,曾把小河彎彎當成樂園,曾把悠悠小船當成搖籃。總以為自己的煩惱很多,比如把衣裳弄臟了;總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比如自己可以洗手帕;總以為自己的事情繁多,比如做完了十個泥娃娃;總以為自己很聰明,比如會唱了兒歌。的確,童年把幸福易做的事當成苦惱,無視困難和傷害。童年的世界,是成長以后的夢幻世界,可是飄飄渺渺無法實現。
如今,童年已經遠去,肩上擔負的責任在成長中遞增,然而,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過去。就像在沙灘上倒退著走,越走就會越發現,腳丫已不能與過去的腳印相重疊。過去走下的腳印越走越小,稚嫩得可愛,如今已長大,不能再與那一串小腳印相疊合了。
再美好的事物也會褪色,也會消逝,不要不舍得,而是應該側重于創造今天。五彩斑斕的童年已成為一個永遠無法重溫的夢。我們在悄然之間已成長,或許悄然地連自己也沒發現。如果童年是那康橋,正如徐志摩在詩中深情贊美地那般美,但也應該“輕輕地招手,作別西邊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