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17語文聽課筆記:《敕勒歌》
小學2017語文聽課筆記:《敕勒歌》
課前熱身:播放輕音樂,讓學生放松,舒緩情緒
正式上課:總線:“導游小姐”帶領大家游覽風光秀麗的祖國。
第一環節:學習古詩《敕勒歌》
1、教師用ppt展示一些祖國風光圖片。大草原圖片導出古詩《敕勒歌》
2、教師范讀,學生談感受:“讀出了大草原的美”,小組朗讀
評:這一環節主要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
第二環節:小組合作認字
具體操作:1、學生課前預習,自主學習漢字。
2、組長展示生字卡,組員開火車說出漢字的讀音、結構、部首和組詞。
3、教師抽查。
評:小組合作認字是這節課的最大亮點。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根據抽查反饋回來的信息,學生掌握得很好,完全達到了教學目的。
第三環節:“我會填”
1、 教師展示ppt,學生用一句話形容看到的景象。
評:這一環節中,教師先說出前面的形容詞,學生說后面的名詞。這樣對學生干涉太多,限制了學生思維。
2、 小組合作填空小學2017語文聽課筆記-2[/page]
評析:
這是一節綜合性學習的示范課。
綜合性學習最困難的是選題。梁老師根據第三單元的課文內容,選擇了“風光秀麗的祖國”這個題目,選題與課文內容相聯系,這點很好。
梁老師匠心獨運,用“導游小姐”帶領學生游覽這個構思將各個教學環節串連,使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渾然一體。
課堂多次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師根據互
補原則分組,以“好學生”帶“壞學生”,形成一個團隊。教師制定相應的獎勵規則,如升級等。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小組間進行比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綜合性學習課堂很活躍、很開放,學生在玩中學。怎樣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身上,讓每個學生投入活動,是個難題。梁老師巧妙地利用音樂解決了這個難題。通過固定的約定俗成的音樂聲給學生暗示,讓學生立刻安靜下來坐端正。
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 某些教學活動不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如:給“善”、“貴”等漢字找朋友,學生一開始摸不著邊,搞了半天才知道找反義詞。但“善”與“惡”如何做朋友??
二、 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如“川流不息的瀑布”、“賤貴”等。
三、 對于大多數學生都弄錯的問題,教師沒有解釋清楚。如:“賤”的反義詞為什么是“貴”,而不是“富”。
四、 機會均衡問題。表現好的組和成績好的學生表現的機會明顯多于其他組。有些學生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
順德容桂泰安小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大自然的語言》課前師生交流:打招呼,問好小學2017語文聽課筆記-3[/page]
正式上課:
1、 一邊看課文動畫,一邊聽錄音
2、 自由朗讀,自學生字詞
3、 找出課文中講了哪些大自然的語言,讓學生在黑板上分別寫出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
“白云、螞蟻、蝌蚪……”
4、 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大自然語言美美地讀一遍,大部分學生選擇了“三葉蟲化石”
在ppt上展示三葉蟲化石圖片,介紹三葉蟲的相關知識
指導學生朗讀“三葉蟲化石”段
啟發學生思考“生活在海洋中的三葉蟲為什么會出現在喜馬拉雅山脈?”
5、 白云、雨天都和天氣有關,自然導出“螞蟻”段
男女生朗讀比賽
6、 對“蝌蚪”感興趣的學生一起站起來朗讀該段
7、 季節交替導出“大雁”感興趣的同學一起站起來朗讀該段
8、 男女生比賽朗讀“大樹”段
板書:
白云螞蟻天氣
蝌蚪大雁季節
大樹大魚年齡
“三葉蟲”化石地理
9、 課外拓展“你在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教師展示課件:其他大自然的語言
10、 仿照課文講話小學2017語文聽課筆記-4[/page]
評析:
這是一個很優秀的課例。
首先,教師素質很好。俞老師業務水平很高:普通話標準,朗讀能力很強,能夠帶動學生的情緒,有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驗大自然語言的美。而且講究語言藝術,她對學生以正面評價和鼓勵為主,言語優美,具有感染力。
其次,課堂調控好。全班六十五個學生,班額比較大,這么大的班額場面往往難以控制,容易發生混亂。俞老師課堂調控能力很強,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很配合很投入。
再次,教學設計好。教師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效指導學生閱讀,引導學生融入課文當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的意蘊。
語文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穿插科普知識的傳授,如:對三葉蟲的介紹。
教師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注重課外知識拓展,超越教材。俞老師利用網絡收集資料,課件很好,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感觀認知,而且向學生傳遞的信息量很大,很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