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
做低年級的班主任確實不易,他們平時如何教育學生的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一起來看看。
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篇1
在這十五年里,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便將全部的心思都傾注到孩子們的身上,和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新奇,缺乏自我約束力,為保證正常的課堂教學,我了解了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對他們不乏耐心地進行教育,逐漸改掉了孩子們獨生子女的驕橫、任性的毛病,養成了講文明、講禮貌、愛勞動、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班主任累!這話一點不假:每天進入班級檢查各項常規,加上自己的任課和學生的各種偶發事件處理。一天差不多八個小時,戰戰兢兢,不敢出一點差錯。幕色降臨,關好門窗,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家,常常是一進門就倒在沙發上,連話也不想說。
班主任是幸福的!這話也是真的!每天早上上班時,看到孩子們進入校門,微笑著對我說:“老師早!”,心里總有莫名的感動。等他們放下書包,由我帶著一起去打掃衛生包干區,把地上的落葉一片片撿干凈,一起猜測著:今天我們的衛生可以拿滿分了吧?我和孩子一起開心著。回到教室,我帶孩子讀課文,背英語單詞,比賽口算,讀書聲充盈著教室不大的空間,我們都覺得今天的早讀好有成就。
當課間操,我和孩子一道邁著矯健的步伐來到操場時,看著領操老師滿意的眼神,我們就更加精神百倍。 每個課間,因為擔心四十四個活潑好動又高居四樓孩子的安全,我總是待在教室和走廊里,和他們一起踢毽子、下棋,猜謎語.當其他任課老師踏著鈴聲走進教室,看到安靜的學生和桌上整齊的學習用品而贊揚他們時,我也和孩子一樣興奮。
在悠揚的放學鈴聲里,我帶著四十四個可愛的孩子排著整齊隊伍走出校門,直到把他們都交到家長的手里,聽著他們清脆的告別聲:“澤仁老師,再見!”看到家長放心的笑容,我總輕輕地吁一口氣,覺得自己對得起他們的信任。有時默默回想著,一天來我和孩子們待在一起的快樂,平靜的心情有種淡淡的滿足……
當然,我也為孩子們偶爾的不聽話生氣,為文明班的評比扣分而懊惱,為某個孩子的不舒適焦急,甚至也有覺得委屈的時候,可更多的是付出后收獲的喜悅和幸福……
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篇2
大家都知道,我們學校對于抓班級管理的重視絲毫不亞于抓學習。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下,雖然沒有取得值得驕傲的成就,但也是在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努力下不斷進步。下面我權當是班門弄斧,把我的一些做法說出來供大家討論。
一、抓好學生各方面習慣的培養,促進班風班貌整體發展。
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應該如何把握好這一關鍵期?我認為,以良好習慣的養成為突破口,有助于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
學生的行為習慣表現在平時的坐姿行走是否端正,桌凳和衛生工具的擺放是否整齊等等。如有些學生由于習慣不好,四條腿的凳子總是喜歡斜成兩條腿、甚至一條腿坐著、搖晃著,這樣一不小心就是“咚!”的一聲,人和凳子一起倒在了地上,既容易摔傷身體,又影響課堂的教學秩序,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針對這些,作為班主任要嚴格訓練學生的坐立行的習慣,堅決消除這些安全隱患。再如桌凳和衛生工具的擺放,我曾對著學生將一把掃帚比喻成一個人的腳,將掃帚的腳尖朝外,腳跟靠墻,一個挨著一個像小朋友排隊一樣站在教室的后墻角,從那以后,五六把掃帚整齊地立在墻腳,既不影響通道,也很美觀;總之,這些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意義。我深感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我就是通過抓各方面習慣的養成,使我班的班風班貌得到了整體發展,每位學生都能把班集體的榮譽與自己的行為緊密結合,都想為集體爭光。因此,在各種比賽中都能取得好成績,
二、改變思維方法,巧妙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課時,經常有小學生跑到我這兒來告狀,大多是些張三打了李四一下,王五罵了劉二一句之類的小事,對這些小事應怎樣處理呢?我覺得很有必要探討一下。以前我總是有求必應,無論什么事,總要審判一下,來表明自己對學生的關心,無非是甲先說說,乙再講講這種模式。但這里有一個問題:甲一張嘴則自己是十足的冤枉,而乙則是十二分的無賴;乙一張嘴則自己永遠都沒錯,錯全在甲。麻煩就在這里,班主任并不清楚責任到底在誰,想弄清就要去實地調查研究。而結果常常是這樣:班主任雖弄清了這件事,但卻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而學生看到老師愿為自己作主,于是信心愈壯,大報告、小報告層出不窮,結果班級成了法院,老師成了院長,如此下去又哪有精力來搞其它工作呢?于是有時侯怕費時費力,就采取推諉法,來個一刀切:回去!回去!看不到我正忙著嗎?或是,你先回去,等一下我去找他!但結果是學生望穿秋水,而班主任卻早把它拋到了腦后。這樣做的后果是學生缺乏對老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的危機感與日俱增。如此,班主任以后又怎樣去管理學生?又怎樣去管理班級?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結果,我認為,關鍵在于班主任認為自己是一班之主,始終從“我”出發,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權,要想既處理好這些事,又不影響工作,我覺得,班主任應改變一下觀點,換一種思維方法,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把權力下放,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去解決。
1、學生管學生。為此,我就特地培養兩個班長做為我的小助手,學生的小老師。我對學生是這樣說的,同學之間有了矛盾,應以和為貴,如不能解決,請去找班長。對兩個班長我則這樣交待:雞毛蒜皮一類的小事,要盡量公正處理,如不能處理,再來找我。那么,班長處理不了的事,我又怎么辦呢?2、盡量做調解人,中間人,而不是法院院長。一次,班長送來一男一女兩名學生,女生哭哭啼啼,男生怒氣沖沖。看到這種情況,我第一句就問:“誰的錯?”沉默片刻,女生手指男生說:“他打我。”男生立刻反擊:“她罵我。”我又說了第二句話:“你們都沒錯,錯在我?”聽了此話,兩人低下了頭,沉默不語,我又說了最后一句話:“你們回去吧,搞清楚再來找我。”兩人并沒回去,過了幾分鐘,男生說了:“是我不好,我不該打她。”聽了此話,女生也說道:“是我不好,我不該罵他。”之后是一番開導、教育,兩人都高高興興地回去了。了了三句話就解決了一件麻煩事。
此法,我屢試皆爽,以致到了現在,我竟然“門前冷落車馬稀”了。而學生之間也異常的團結,班里友愛互助的氣氛特別濃厚。
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篇3
在我們傳統觀念里,兒童是受教育的對象,兒童的一切應該由成人決定、安排。因此,無論給孩子們灌輸什么,總是希望在他們身上即刻發生作用,立竿見影。這種填鴨式的教育無疑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點的。學生是有思想的個體,作為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當學生學習失去信心時,應該滿懷期望,幫助其恢復信心,并發掘其才智;當學生自暴自棄時,應該滿懷期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勇氣;當學生出現錯誤行為時,應該滿懷期望,幫助其改正錯誤,讓孩子們在人生的起點,走好每一步。
一、學會欣賞,讓孩子樹立“自己很聰明的信心”
欣賞是教師有效實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不僅包含了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僅欣賞優秀孩子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孩子的缺點和失誤。有一句名言說的好:“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要在教育中方法得當,就能使“詩人”真正成為李白。如果客觀條件適宜,培養方法得當,中等智力的學生可以達到優等智力的水平;反之,優等智力的學生在惡劣的教育環境下,其智力完全可能由優變中,老師心里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正如毛澤東所說的是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章,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作為班主任要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思考對于不同的孩子應該怎樣為他們去描繪未來人生的圖畫。愛迪生、愛因斯坦、齊白石、魯迅等名人小時侯也沒有過人的天資,要讓孩子們知道,不是每個名人小時侯就表現出較高的才智,有的甚至還不如孩子們,成功的關鍵在于自身的努力,教師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多一點你的贊譽之詞,讓孩子們相信自己很聰明或者可以變聰明。
二、用心溝通,讓每一個孩子都做得更好
每一個新學期開始,我都會接一個新班,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要做好:一是開好和孩子家長的見面會,開誠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經歷、興趣和愛好介紹給孩子們的家長,讓孩子家長了解自己,溝通思想;二是和每一個孩子談心,一個個地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周圍環境、個人興趣、愛好等情況,熟悉孩子;三是留心觀察,逐個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對每個孩子的情況做到全面了解,在大腦里建立孩子們的“檔案。”這樣,在較短的時間里,我對每個孩子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孩子們也消除了對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有了大腦里孩子們的“檔案,”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用心溝通,引導孩子們共同進步、做得更好。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每個孩子能做的,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理解寬容,讓孩子獨立完善自我
1、我們成年人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小學低年級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現在的孩子,富于幻想,思維活躍,常常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或者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并進行具體分析和引導。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模糊,容易干傻事,犯錯誤,因而對他們的錯誤,班主任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而要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一旦認識并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勵,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
2、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事要盡量讓他們自己去完成,教師不能事事包辦代替,這是育人之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方法。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增強自立意識。因此,在工作中,我堅持讓學生自己主持召開班、隊、組會,組織開展集體活動,學會處理一些問題的方法。我的角色是當好參謀,給予啟發、引導和鼓勵,對于孩子們做得正確、干得好的事,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增強了自立意識,不斷完善自我,堅定了自我成才的信心和勇氣。
四、信賴孩子,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學中的評語在教育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好的評語,良言一句,潤物無聲,不僅指導學生揚長避短,完善自我,而且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積極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時刻面帶微笑,適時揮灑充滿人性的言辭,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的渴求,也是教育進步的需要。首先,課堂是孩子們展示自我風采的園地,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的權威者,而是孩子們學習探索的朋友、助手、支持者,所以,課堂中的評價應是激勵式的,盡量從欣賞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表現,鼓勵他們與眾不同。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種“夸”應該理解為對學生的贊賞,是教師心靈深處關愛的自然流露;其次是要信賴你的學生,孩子們就像百花一樣,各有各的特色,要從各個角度去欣賞、肯定他們。對于孩子們的歸納性評語評價注意多維性和發展性,力求體現孩子的個性特征,培養他們蓬勃的進取心,從平時入手,從微觀入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呵護孩子們的成長,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