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面對困難的作文
自己面對困難的作文1:
平靜的海面養不出優秀的水手,溫暖的室內中種不出頑強的植物,正因為人生并非一路暢通,所以我們的旅途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然而就是些惱人的“絆腳石”,卻是我們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鑰匙。所以,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一般分成三大步:坦然面對,仔細分析,認真解決。
我自知我的速度永遠跑不過煩惱,所以在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決定坦然面對。記得曾經看過這么一句話:人的恐懼于未知。我覺得很有道理,因此在我每次遇到及其難解的問題時我總會想到這一點。之前我跟我朋友比過一次跑步,從我們下到河堤的地方一直跑到圣水橋的橋頭。這對我而言是一段很長的距離,再者我朋友的跑步能力不知比我強多少,這次比賽輸贏看似已成定局。我的心里也沒什么底,我朋友說實在不行你認輸我們取消比賽,但是我不想就這么輕言放棄,我在那一刻做下了我自認及其正確的一個決定——比下去!最終我以1秒差距險勝我朋友,我同時也發現,原來堅持下去也并非這么難。所以所謂的大困難只是披著狼皮的羊,外強中干,只要我們坦然面對,上天總會眷顧我們。
我明白,勇于挑戰困難還只是面對困難的第一步,雖說我們不應該懼怕困難,但也不能逞匹夫之勇,仔細分析困難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說實話,我對這一點的貫徹力度并不高,我總是算著糊涂賬,就如我一次攻克一道數學難題,我思考了近二十分鐘才將這道題算出來,最后我十分高興的將答案給爸爸看的時候,他卻說我這道題一分都沒有,因為最基本的四則運算我從開頭就弄錯了,中間瞎加一起居然還加對了,后面抄答案的時候又抄錯了,整體思路如一團亂麻,根本就沒理順。所以我決定,在后來的學習日子里我一定要在數學解題思路的地方多下功夫,培養數學邏輯思維,爭取填補這個缺點。
有人說過,做事的時候,不要以為到了最后就可以放松自己,往往越到最后的時候,就是最容易出差錯的地方。所以最后實施解決的時候才必須要強調“認真”二字。我原來寫作文,寫到作文的后半段就沒耐心了,后面一點就隨便瞎編編,心說反正都快寫完了,然而在一次語文考試中,我因為結尾太倉促,而且與原文的聯系不大,而使得這篇作文只得了很低的分,我那次的語文考試也固然考不高了。 那次慘痛的教訓讓我記了很久,我想它會一直警醒我下去。
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的做法分成三大步:坦然面對,仔細分析,認真解決。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懦弱的內心。所以,我認為困難所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去沖,去闖,去挑戰,它將為我們打開成功之門!
自己面對困難的作文2:
對于我們這些在知識的大海里徜徉的學生來說,最大的困難莫過于那一個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了,我總是絞盡腦汁把他們攻克。
這天,窗外正下著傾盆大雨,遠處的景物一片朦朧,雨點敲擊著大地,濺起一層又一層的水花。我正襟危坐在窗前,思考著一道數學題,題目中給了一個長方形,長方形里有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在長的中點,寬的中點,長和寬的交點。已知條件只有長15厘米,寬8厘米,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這道數學圖形題一下子把人稱“數學天才”的我給難住了,我冥思苦想,一點頭緒也沒有。窗外的雨仍然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我嘗試了我所知道的所有方法,依然毫無頭緒。我想打電話跟我的好朋友“求救”,想跟老師“求救”。可是又一想:不行,不能讓一道小小的難題給打倒,我一定要自己找到答案。
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道閃電劃過,伴著雷聲,我猛然一振,腦海里出現了數學老師那和藹可親的面容,她笑瞇瞇的說了一句話:“做圖形題時最好借助輔助線來解決問題!”“對呀,把它分一分,不就有解題思路了嗎?”我不禁喜形于色,“太好了!”我自言自語道。窗外的雨漸漸的小了,天也開始放亮了。我拿著筆開始劃分。“啊!真的呀!”“原來問題如此簡單!”我高興地叫起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我快速的在本子上列出算式,很快解出了答案。這時窗外的雨停了,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
我終于戰勝了困難,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盡自己所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自己面對困難的作文3:
星期天下午,我回家換衣服時,發現肩上不知怎么的,破了一個洞,像張著一張嘴巴,難看死了。碰巧暈幾天,媽媽不在家,沒辦法只好自己動手補了。我翻箱倒柜,東找西找,找了好一會兒,才找到媽媽補衣服用的針和線,然后把線串到針上,有模有樣地補了起來。
我把衣服放在桌面上,鋪好,剪了一個比洞口還大一些的布塊,然后拿起針,學著平常媽媽平時補衣服的樣子,慢慢地縫,扎第三針的時候,我往下刺,摸不到針,我想拔出來時,又拔不出來,我掀開衣服一看,原來針扎在桌面上了,我只好拿出鉗子,把針拔出來,再把原來補上的線拆開重新補,
剛剛縫不到一半,手漸漸酸了起來。接著,越縫手越酸。突然,針不聽使喚,東扎了一下,西扎了一下,結果縫的亂七八糟。完了,又得重新縫起。唉!怎么這么難縫啊!
我忽然想起媽媽縫衣服時把一只手伸進衣服里,一只手在外邊。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又縫起衣服來。扎了幾針之后,突然手指鉆心的疼,我馬上把手從衣服里抽出來,頓時鮮血直冒……終于,扎最后一針了,我早已筋疲力盡了。當我把衣服穿在身上時,可難看了,像小姑娘漂亮的臉上留下一道疤痕。可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這畢竟是我第一次補衣服!
我戰勝了補衣服的困難,又明白了一個道理:你想做一件看似很容易的事,其實做起來并不簡單,然而豐碩的“果實”,會給人帶來收獲的喜悅。
過了幾天,媽媽出差回來了。我把這個事講給了媽媽聽,媽媽抱住了我,對我說:“我的女兒長大了,學會自己解決困難了。”
自己面對困難的作文4:
人生不長,不足百年即可走完。可在這條路上艱難不小,區區“艱難”二字,又怎可足道?面對困難,每個人都會感到懼怕、絕望、疲倦,甚至動過不少逃避的念頭,但真正強大的人,他們最終會勇于面對。
至今還記得金庸先生在一本書中寫道:“有一群人行于路上,突然下起大雨。眾人開始紛紛跑動,唯獨一人,神情自若,還是緩緩前行。眾人問他為何不跑。他說,跑不跑都是淋濕一身,為何要跑呢?”我心里一凜,這個人是個強者。每當我們在路上遇到突然下雨的情況,無論雨勢大小,再懶的人也會下意識地跑幾步。在我看來,即便在這種簡單的情景下,也可以看出一些人身上可貴的品質。
所有平凡的人都趨于這種從小形成的條件反射,而從未思考過我們為什么要跑。不管你怎么跑,身上都會被淋濕,而大多數人總為了心中那小得可憐的安慰做無用功。這其實就相當于一種潛意識的逃避行為。而那個神情自若的人,他的內心是堅定的。因為他有一種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所有人都逆向奔跑,而他卻能看著大風大雨,處變不驚。
在世界上,我們所見到的困難各式各樣。綿羊在羊群中總喜歡往中間擠,因為最外層可以清楚地看見危險的深淵,它們不敢面對,它們寧可盲從,也不肯看清危機和困難。所以我們也常常因恐懼而消弭了心中的力量。
除了外界的困難,其實內心的痛苦和迷茫才是我們最無法直視的。說到這點,我立刻想到了列夫·托爾斯泰。他不僅是文學上的巨人,也是自己內心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階級斗爭,他希望可以幫助那些被統治的農民。而可笑的是,他自身是出生于貴族的。所以他的一生,因理想的不實現,內心都是痛苦和絕望的。可是他逃避過嗎?他在生命之燈熄滅前的最后一夜,還想著逃離自己的貴族家庭,為更多窮苦人謀福音。這位作家是不容小視的,只有真正面對過心中巨大困難和痛苦的人,眼神才最為清明,志向才更為堅定。可是有一些群眾,他們迷失于生活,可以說,他們是被生活統治的。正因為無法直視內心的恐懼,才使他們甘于平凡。
那么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生活總是給予我們許多困難,而只施予我們星星點點的希望?殊不知一句“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者也”。困難,將會成為那些敢于面對的人的力量,這是無畏者的財富,是生活賜予內心強大之人的寶貴贈禮。
苦中作樂,痛定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