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作文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又到了,趁著這長假,我和媽媽回家去看望爺爺、奶奶。10月1日早上,我們坐車回家去。坐在車上,我一路看著深圳的高樓大廈,想到家鄉那又矮又破的瓦房,真是天淵之別呀!汽車一路飛奔,行了兩個多小時,差不多到站了。想到就要見到爺爺、奶奶和伙伴們了,我心里無比高興。
透過車窗看到成片成片粗壯的稻苗,綠油油的,微風吹過,瀲起了一層層的微波;成園成片的果樹郁郁蔥蔥,枝頭結滿了果實,果香迷人;清新的空氣,碧綠的水真是美極了!
不知不覺到站了,我下了車,只見寬闊又平整的水泥公路四通八達,代替了以前那凹凸不平的黃泥路。叔叔早已經開著摩托車在等我們了。叔叔載著我們走進了我沒見多久家鄉,今天變了樣,那些又矮又破的瓦房多數都不見了,變成了一座座鑲著瓷片、平頂的新樓房。豬肥牛壯,雞鴨成群,我突然感覺到,家鄉變了,變得漂亮了。
嘟嘟的摩托車在一座小樓房前停下來,到家了。這時,屋里人聽到我們回來的摩托車聲,有兩位體態龍鐘的老人笑哈哈地迎出來,還有好多親戚、鄰居和小朋友,噓寒問曖好不熱鬧。奶奶笑瞇瞇地對我說:“既然回來了,就多住幾天吧,要買什么東西,在村東頭的超市就可以買到,可方便了。”這時,叔叔也放好摩托車回來,他笑著對我們說:“今年豬賣了一萬多塊錢,雞、鴨、鵝共賣了一仟多,幾頭牛還能賣三仟左右吧。看,現在咱家還添了dvd和一輛摩托車哩。”媽媽聽了,很高興。
10月2日早上,我們又要返回深圳。途中,我在車上,想想家鄉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黨的領導下,國泰民安,人民勤勞致富,假想幾年后,我們家鄉又會怎么樣呢?──一定會更美麗、更富裕。
回望祖國大地,改革開放給我的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下面,請跟隨我一起看看我的家鄉究竟有哪些變化吧!
餐桌上的變化
常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的一日三餐,幾乎每頓都是什么咸菜、蘿卜干,最多還有家里種的蔬菜什么的,來個親戚,至多也是買點豆制品,要想吃肉,那還得盼著過年。而如今,魚呀肉呀都已經是家常便飯,來了親戚,都喜歡到飯店熱鬧一下。
房子的變化
我看到過外婆家的一張舊照片,那上面的房子是一個土房,房頂上蓋的是茅草,房子又矮又破,聽我的老太講過那時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曾經有一次刮臺風,房子還倒了一面墻,她和外公躲在一張大桌子下面才沒有傷到。到了后來,條件好了些,蓋了瓦房。現在人們的居住條件越來越好,到處可見的是寬敞明亮的樓房。
道路的變化
在以前,人們行走的都是土路,晴天塵土飛揚,身上全是灰;雨天泥濘不堪,身上全是泥。現在到處可見水泥路,即使是農村,也是村村通上了水泥路,無論是什么天氣,人們出行都方便多了。
交通工具的變化
媽媽曾經和我講過,她小時候家里窮,到20多里外的中學讀書,全是走著去,只到上初三時家里才買了一輛自行車。后來工作了,買了摩托車。我小時候胖,媽媽抱著我坐在車上到外婆家,每次腰都疼得受不了。隨著條件的好轉,家里去年買了小轎車,無論到哪里都很方便。在車上,我們可以高興地聊天,哼著歡快的小調,即便是很遠的路,也不覺得累。
通訊工具的變化
以前,人們之間的聯系只能靠郵局來傳遞書信,有時還出現遺失信件的情況,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還可以在電腦上視頻聊天,即便是遠在天邊,也仿佛近在咫尺!
其實我的家鄉還有很多很多的變化,我也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家鄉的明天會變得更加燦爛輝煌!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后,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就比如我外婆家。
有一次,我到外婆家去玩。到了那里,一看,哇塞!外婆家的變化好大呀!不再住既臟兮兮又窄小的舊樓房,住上了既干凈又漂亮的寬敞的樓房。舅舅和嫂嫂們也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也不用種田了。舅舅們都有一輛摩托車,嫂嫂們也都有一輛電動車。
哇!竟然也裝有水龍頭,可以喝上干凈的水。不僅城市的發展快,農村的發展也很不錯呀。以前他們都是在小池塘、河邊挑水用的,煮飯、煮菜的水在井里抽上來的,用的水都不是非常干凈的,有時候還是在商店買一些干凈的水的,所以當時要喝到干凈的水是很難的。可是你瞧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后,科技發達了,農村的發展也好了,可以裝水龍頭,喝到干凈的水,以后想喝到干凈的水就簡單多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后,家鄉的建筑變化可真大啊!
夜晚,我躺在外婆的懷里,數著天上那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小星星,聽外婆講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外婆生活的年代環境十分惡劣,那時候,山坡上沒有牛羊,也沒有莊稼,一片荒蕪。外婆外公還有舅舅等一家五口住在一間破爛不堪的土房子里。天晴還不說,土房子里還勉強可以居住,可是一到下雨天,破爛不堪的土房子就像有洞的爛雨傘,遮不住雨擋不住風。空的盆盆罐罐,就成了接雨的器具,外面下大雨,里面就滴嗒滴嗒下小雨。在青黃不接的季節里,他們就拿 草根、樹皮充饑,吃起來又苦又澀,飲用水也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挑。那日子過得呀……
聽了外婆的講述,我的心不由得一震,心想:那外婆他們怎么啦,是懶惰還是耍滑?總是吃不好穿不暖的!現在,我長大了才明白了,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幸福好幸福。
你看:一道道公路猶如一條條巨龍穿梭在鄉間。“巨龍”都修到家門口了,要去趕集不用走路,坐個摩托車幾分鐘就到了。一棟棟房子拔地而起,不僅能遮住傾盆大雨,擋住嚴寒酷暑,還寬敞明亮。一家人不用擠在一間房子里了,每人一間甚至好幾間。人們不僅不再吃野菜和樹皮,而是講究營養和口感。每天早上一醒來,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然后美美地吃上一餐,真是太幸福了!
外婆告訴我,家鄉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是由偉大的共產黨給我們帶來的。共產黨解放了全中國,讓農奴翻身做主人,共產黨構建了和諧社會,讓我們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
我的家在葫蘆島,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我的家鄉也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說到這變化,讓我就從“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說起吧。
先說一說這個“衣”。聽媽媽說,原先住在這里的人,冬天差不多穿的都是廠里發的大棉襖。顏色也很單一,沒有個性。而現在呢?人人都穿著既漂亮又舒適的衣服,領子上有的還有好看的毛毛,腳上還穿著美麗的長靴。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有的愛美的阿姨還描著眉,打著眼影,擦著粉,讓自己看起來更漂亮了。這些不都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嗎?!
就連我這么大的孩子,衣櫥里也有許多漂亮的衣服,真是與從前不同呀! 說起這個“食”,可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的。以前的人,到了這個季節,只能吃些蘿卜、白菜和土豆。一星期吃上一回肉的人家大概就是富人家了。水果和干果更是不能經常吃。可現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青菜,種類繁多。雞鴨魚肉也是想吃就吃。對比新舊家,我感覺變化可真大。
最后,讓我們說一說“行”。以前,人們上學、上班多數靠走路。遠一點的,騎自行車。姥爺說他們那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車。偶爾能坐上一回“磚車”(拉磚的車)就很幸運了。可現在,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火車、飛機……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任你選擇。我家的附近,還修了碼頭,以后,我還可以乘船去旅行。
真是很方便呀。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覺得我的家鄉變化很大呀?我在心底深深地熱愛著我的家鄉,也衷心希望我的家鄉越變越美麗,越變越富饒!
我的家鄉在洪陽.聽大人說,以前洪陽的經濟不發達,非常落后.如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末的一天,我跟爸爸乘著摩托車到家鄉.爸爸說想帶我到洪陽的姑姑工作的單位去看一看.我聽了不禁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一路上,我看見到處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這些樓房不僅外表別致,有的還配上了電梯.人們坐上電梯,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到達目的地,省去了人們爬樓梯的麻煩,可真方便呀.有一些大樓,還配個小花園呢.小花園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那些花兒還散發出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令人聞了感到神清氣爽.那里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住在里面可真舒服自在呀.我望著一棟棟高樓,不禁脫口而出:"真美啊."爸爸聽了我的話,深有感觸地說:"這洪陽變化得真快,回想起以前,哪有高樓大廈?只有幾間低矮的平房,那時,人們窮,連住平房還有困難.現在可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懂得享受生活了.一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奔跑在又長又寬的公路上.在公路的兩旁栽種著挺拔的樹木.這一排排的樹木既可以吸收廢氣,又可以美化環境,真是一舉兩得呀.一到晚上,路燈射出明亮的光芒,為人們照亮了道路.快到姑姑的工作單位了.我和爸爸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奔馳著.一進工作單位,我眼睛忽然一亮,"哇.好棒呀."他們工作都是用電腦操作的.原來,現在電腦已進入千家萬戶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電腦.一打開電腦,就可以查閱信息,了解世界,還能和五洲四海的朋友建立友好的關系.我覺得很驚訝,以前洪陽那么落后,聊天只能靠寫信現在居然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腦,太不可思議了.今時的洪陽變化得那么快,不都是勞動人民用汗水換來的嗎?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相信家鄉一定會變得翻天覆地,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絲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