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作文
“西方詩人從一粒沙中看世界,從一朵花中看大氣,中國詩人從長江流水中看到歲月的消逝,從月圓月缺中看到了事物的變化。”
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大自然中,我想我們有必要去了解它,去探索它!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暫,我們生活在有限歲月里,一定要去接近大自然,去探討它,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最終自然會參透其中的道理。
蟲兒的作繭自縛是為了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穿梭在百花叢里;飛蛾撲火是為了體驗一下光和熱;瘦小的螞蟻當遇到災難時,迅速聚攏成一團,把傷害降到最低……我真的很佩服這些弱小的生命,因為這使我明白,只要勇于向困難挑戰,只要勇于嘗試,就能夠把黑白的人生變成彩色。蒲公英長大了要離開自己依賴的家,展翅高飛,飛到屬于自己喜歡的一片天地。我們也一樣,要學會獨立,學會自主,學會靠自己去創造想要的生活,因為那樣的生活有價值,很踏實……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冰天雪地里,善良的狍子用柔軟的身軀溫暖著被風雪凍暈的人,然而卻有些卑鄙的獵人利用狍子善良的天性,常常假裝暈倒,在趁機捉住它們,強悍的獵人手拎著瘦小的狍子,大搖大擺的回家……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獵物也有家人等著它團聚,你們有看到它那圓溜溜的眼睛里流露著是恐慌與煩惱嗎!當你們滿面春風的在炫耀自己的戰績時是否捫心自問過利用狍子善良的這種行為符合戰績的道德標準嗎!當你們摸著它那柔軟的皮毛時,是否意識到僅僅是需要皮,就要奪去一個鮮活的生命!單純的狍子不會控訴,它們只會周而復始的發揚著善良的天性,對待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哪怕是湮沒了良心的獵人。
狍子不求回報,卻能舍己為人,這難道不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跡、所賦予的純真嗎!
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人類也是自然界其中的一員。但生活中總有一些為名利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小人,在社會中,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迷失自我,頹廢著的人,在誘惑面前喪失良心的人……這些人跟狠心的獵人是同一等級的人,自私自利,連獸都不如,害人害己,最終自毀前程,悔恨的了解余生,為什么你們不聽聽大自然的聲音呢!
我們需要領悟更多的純真質樸,所以,讓我們把腳步放慢,去聆聽大自然美好的聲音,感悟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