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優秀作文 > 單元作文 > 小學單元作文 > 小學四年級上冊單元作文 >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 連續觀察日記分享

連續觀察日記分享

發布時間:2020-11-09

連續觀察日記分享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觀察過植物或者小動物的生長情況呢?知道怎么樣記錄下它們的生活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連續觀察日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連續觀察日記【1】

  (一) 9月23日

  這周老師的觀察日記是泡豆子。

  昨天一回家,我就到廚房,抓了三大把黃豆放在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盆里,我接著往里放了比黃豆高出一倍的水。然后我就去做作業了,想過一會兒再來看它們的變化。

  沒泡之前,黃豆是土黃色的,圓圓的,硬硬的,像一顆顆小金豆子。泡了一個小時后,豆子就有了變化,變大了一些,外皮變得皺皺巴巴的,我捏了一下,豆子變軟了。

  今日早上我來看豆子,哇!嚇了我一跳,變化可真大呀!盆里的水都被豆子吸走了,現在的豆子變得比以前大了兩倍,從以前的圓形變成了橢圓形,顏色也變成了淺黃色,異常飽滿,像一個個可愛的胖娃娃一樣。

  我又給它們加了一些水,看看明天會有什么變化吧。

  (二) 9月24日

  今日一大早,我就跑到廚房里想看看我的黃豆又有了什么變化。我一看,咦!黃豆怎么沒有什么變化呀?還是昨天的樣子。我有點兒失望。順手撈了幾個一看,豆子在那層半透明的薄皮里面長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牙,不仔細看的話還真看不出來耶。我一下子就變得開心了!

  我覺得它明天就該發芽了,我好期待呀!

  (三) 9月26日

  我的黃豆已經泡了整整三天了,為什么還不發芽呢?急死我了!

  我趕快上網查資料,有人說黃豆不發芽是因為長期泡在水里,不透氣造成的。我馬上去把黃豆盆里多余的水倒掉,然后給黃豆寶寶們蓋上一塊濕毛巾,這樣既可以保持濕潤,還可以透氣。

  不知道這個方法到底行不行呢?

  (四) 9月27日

  發芽了!發芽了!我的大黃豆們都發芽了!

  我的黃豆寶寶們今日終于發芽了!一個個尖尖的、黃色的嫩芽沖破了它們的外衣,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黃豆的嫩芽上面粗,下面細,彎彎曲曲的,有的嫩芽像小姑娘梳的馬尾辮,有的像小豬的尾巴繞成一圈......

  今日,我總結出:泡黃豆時,不能總是把黃豆泡在水里,原來黃豆發芽也是需要空氣的!

  (五) 10月1日

  到今日為止,黃豆已經泡了一周的時間了。現在的黃豆芽很長了,我拿尺子來量,一般的都有6、7厘米長,最長的達到了11厘米。我發現在這些黃豆芽的上面長了許多白白嫩嫩的小須子,這些小須子大概有1厘米多長,這些是什么呀?突然,我恍然大悟,它們是根呀!原來黃豆發的不是芽,而是根!

連續觀察日記【2】

  2月10日

  我小心翼翼地捧著蠶寶寶,仿佛捧著珍貴的金銀財寶回了家。我興奮地告訴媽媽說:“這是老師布置給我們養的,瞧,這還是剛孵化出來的,所以才這么小。”

  剛孵化出來的蠶很小,小得如螞蟻一般大小,身上長滿了刺毛,俗稱“蟻蠶”。蟻蠶的食量不大,必須把桑葉切成細小的碎片喂給這些“小家伙”吃。

  2月13日

  已經過了三天三夜了,我突然發現蠶一動也不動,就連“食物”也不吃,我懷疑它死了,后來問大人才明白蠶想蛻皮了,我仔細地觀察起來。蠶蛻皮的時候可好玩了,前半身下伏,全身波浪形運動,從胸部裂開梯形裂口,3-5分鐘蛻完皮。蛻完皮的蠶完全變了一個新模樣,并且食量還變得比以前大多了,它用胸足夾住桑葉使勁吃,發出沙沙的身音。它現在是一齡蠶又叫起蠶,蠶會在結繭之前蛻三次皮,蛻第三次的時候就會變成熟。

  2月23日

  現在那些蠶一動也不動,也不吃東西,奇怪啊!蠶已經蛻完三次皮了,按理來說下一次蛻皮時間應該在繭里蛻呀!

  后來我才知道蠶是要結繭了,蠶一點一點的吐絲把自己給包住,吐絲之后的兩三天內這些蠶不分白夜,直到把自己完全包住,才開始了變形的旅行。

  2月26日

  又過了三天,這些蠶繭還是沒什么變化,于是我便想探個究竟,我用刀子小心地“解剖”了一個蠶繭,發現里面竟是一團皮和一個不為人知的深紅色的東西。我知道它已經化成蛹了,可是身體比以前小了許多,只有原來三分之一那么大。

  3月20日

  轉眼間20多天過去了,我發現一只只繭已經空了,鉆出來的是一只只蠶蛾,它們要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交尾再生子。

  從蠶孵到蠶寶寶,再到蛹和蠶蛾短短40幾天的時間,可是蠶卻把它最珍貴的東西奉獻給人類。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我不由地對它們肅然起敬。

連續觀察日記分享 相關內容:
  • 100字關于動物烏龜的連續觀察日記

    你見過很大很老的烏龜嗎,快來看看下面關于動物烏龜的連續觀察日記,很好看的哦。關于動物烏龜的連續觀察日記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動物園里有什么龜?當然是烏龜了!我家雖然不是動物園,但烏龜還是有的。...

  • 綠豆發芽連續觀察日記(精選)

    第一篇3月23日 星期五 晴我非常喜歡吃豆芽菜,可我不知道豆芽是怎么長出來的,今天我決定試一試。我將杯子里裝滿水,撒了一把綠豆,小綠豆在水里撒著歡,跳著美妙的圓舞曲,在杯子里暢游。...

  • 植物連續觀察日記作文

    植物連續觀察日記作文110月1日 星期三天氣 晴今天,爸爸買來了一盆百合花,媽媽把它插在一個較大的玻璃杯里,還灌了很多水。我走進玻璃杯,目不轉睛地盯著17束百合花。...

  • 連續觀察日記作文4篇

    連續觀察需要我們堅持觀察,并不斷的將所看到的的現象記錄下來,接下來小編搜集了連續觀察日記作文4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篇一:連續觀察日記作文10月15日星期四天氣晴今天,科學老師給我們班每個同學發了十顆綠豆,讓我們種...

  • 紅豆發芽連續觀察日記

    各位同學們,小編知道你們要寫觀察日記,有沒有相想過觀察紅豆呢?那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紅豆發芽連續觀察日記吧。紅豆發芽連續觀察日記觀察日記(一)星期三10月2日晴國慶假期,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項觀察作業——泡豆子。...

  • 連續觀察日記100字左右

    寫觀察日記一定要講究連續性,只有通過連續觀察才能把觀察日記寫好哦!以下是連續觀察日記100字左右,歡迎閱讀!連續觀察日記100字左右(1)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塊大蒜,把外表的一層白皮輕輕地剝去;然后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把上邊那一大塊...

  • 寫小狗的連續觀察日記

    小狗發咕嚕嚕的聲音表示不高興,如果狗搖尾巴表示很高興,你是否知道呢?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寫小狗的連續觀察日記,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 小學生連續觀察日記:水葫蘆

    日記的內容,來源于人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寫景,當然也可以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記的內容。...

  • 連續觀察日記200

    各科教學中只有運用觀察,才能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獲得鮮明、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以下是連續觀察日記200,希望你們喜歡。連續觀察日記200一第一天:小金魚在游來游去,不停張開嘴巴嘴巴又閉上嘴巴,小金魚的鱗片開始從白色的轉成了紅色的...

  • 植物連續觀察日記——吊蘭

    三月十二日 星期二吊蘭已經三天沒換過水了,但是盆子里的水分卻仍未減少,只是有點泛青。吊蘭的葉子還是和前幾天一樣像一朵花似的像外盛開,這也就是吊的由來吧。我把吊蘭小心地從盆子里捧出來觀察,發現交錯在一起的應該是須根。...

  • 寫黃豆連續觀察日記

    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作為一種文體,屬于記敘文性質的應用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寫黃豆連續觀察日記吧!寫黃豆連續觀察日記【1】201X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晴今天晚上,我要在家里泡泡黃豆!看它到底是怎么變成豆芽的!我先找來一...

  • 連續觀察日記昆蟲范文

    觀察日記就是你在觀察中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要注意在開頭寫日期與天氣。日記的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連續觀察日記昆蟲范文,歡迎閱讀。連續觀察日記昆蟲范文(版本一)10月3日 陰蝸牛在沒伸出殼時,口朝底部。...

  • 暑假連續觀察日記

    暑假連續觀察日記需要耐心觀察,才能寫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暑假連續,歡迎閱讀。暑假連續觀察日記1:黃豆連續觀察日記x月18日 星期五 雨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我中午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黃豆和找來一個透明的杯子。...

  • 2022連續觀察日記200字

    20xx連續觀察日記200字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動物園里有什么龜?當然是烏龜了!我家雖然不是動物園,但烏龜還是有的。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今天我沒事干,想一想,眼睛一亮,想起來有烏龜,我先把它們喂飽,然后和烏龜玩起了龜龜賽跑的游...

  • 連續觀察日記700字黃豆

    黃豆又稱大豆,是人們喜愛的食品。黃豆以及人們用它加工而成的各式各樣的豆制品,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肴。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連續觀察日記700字黃豆 ,歡迎閱讀。...

  •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漳平市| 秀山| 博乐市| 益阳市| 治县。| 同心县| 敦化市| 新竹县| 德兴市| 武宣县| 丁青县| 滦平县| 闽清县| 罗田县| 桃江县| 永定县| 枣阳市| 长岭县| 闽侯县| 青冈县| 高安市| 福建省| 崇礼县| 乌兰察布市| 井陉县| 枣强县| 准格尔旗| 阿拉善盟| 德钦县| 安仁县| 鞍山市| 静海县| 通渭县| 革吉县| 海伦市| 山阳县| 太湖县| 北京市| 都安|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