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烏塔》想到的作文(2篇)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1)
最近我讀了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文章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這篇文章,烏塔獨立自主的個性讓我很有感觸。
文章最后烏塔與“我”的那段對話,讓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并產生了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能獨立自主呢?其我們很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家長們的溺愛緊緊拴住了我們腳步,他們的過分關愛讓我們感到窒息。就拿我來說吧,在家里,我不用做任何家務活,無論是整理房間還是洗洗刷刷,都是媽媽一個人全部承擔。我只需做到認真學習就行了。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每當學習閑暇時,想去幫媽媽做點什么時,總是被媽媽好言拒絕,結果我成了十足的書呆子。
一直以來我都很想對所有爸爸媽媽說:“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們獨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愛、包辦所有的一切,這樣只會害了我們。”我們都被父母囚禁在狹小的空間里,沒有一片自主的藍天,只能通過電視、書本里的東西來感知世界。在我們的眼里,天下無強盜,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壞人太多了。他們覺得所有的壞人都盯上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強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畫好的保護圈里。而作為孩子我們也只好被動接受。
烏塔是幸運的,因為她有著豐富的閱歷,有著廣博的學識,她還能親身去經歷、體驗和感受。而我們就被養在鳥籠的小鳥一樣,時時刻刻被保護著,應該說我們是幸福的,但卻是遺憾的幸福。在這里我想對父母說:“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翱翔的藍天,只有放手讓我們親身去體驗,去面對生活的酸甜苦辣,我們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四年級:吳曉華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2)
在第七單元中,我們們學習了許多篇名人的成長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塔》這篇文章。
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游歷歐洲。體現了她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這使我想到中國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獨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說是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去游歷世界呢?
許多父母溺愛孩子,他們都認為這是愛孩子,可他們錯了,不,他們應該是犯了個極大的錯誤,如果愛孩子,那應該讓他們去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難!
烏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一個值得我們去贊揚的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年級:哆啦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