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學習方法
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方法應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將它細分,然后作有序的排列,便于教師有計劃地、扎扎實實地實施,讓學生一法一法地具體掌握。國內在這方面不乏有效的嘗試。如廖文仙把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方法作了如下的分解。
1、識字方法:(1)怎樣讀準字音;(2)怎樣識記字形;(3)怎樣理解字(詞)義;(4)怎樣查字典;(5)怎樣寫字。
2、學詞方法:(1)怎樣理解詞義;(2)怎樣組詞;(3)怎樣把詞語歸類;(4)怎樣辨析詞義;(5)怎樣找反義詞;(6)怎樣搭配詞語。
3、學句方法:(1)怎樣把句子寫得通順,完整、具體;(2)怎樣把句子寫得形象、生動;(3)怎樣用指定的詞語造句;(4)怎樣表達句子的語氣;(5)怎樣擴句、縮句;(6)怎樣運用關聯(lián)詞語;(7)怎樣變換句式;(8)怎樣修改病句;(9)怎樣運用標點符號。
4、閱讀方法:(1)怎樣理解句子含意;(2)怎樣給文章分段;(3)怎樣概括文章段落大意;(4)怎樣抓住文章主要內容;(5)怎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6)怎樣捕捉文章的中心句;(7)怎樣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8)怎樣讀懂寫人、記事的記敘文;(9)怎樣讀懂常識性的說明文;(10)怎樣讀懂詩歌;(11)怎樣讀懂寓言、童話。
5、作文方法:(1)怎樣審題;(2)怎樣自擬作文題目;(3)怎樣立意;(4)怎樣選材;(5)怎樣擬作文提綱;(6)怎樣修改作文;(7)怎樣構段;(8)怎樣謀篇;(9)怎樣觀察事物;(10)怎樣聯(lián)想、想象;(11)怎樣描寫人物、景物場面;(12)怎樣說明事物;(13)怎樣議論事物;(14)怎樣記敘一件事;(15)怎樣抒發(fā)思想感情;(16)怎樣看圖作文。
6、常用應用文寫法:怎樣寫借條、請假條、留言條、通知、決心書、一般書信、日記、讀書筆記以及做會議記錄等。
又如,丁有寬則把他創(chuàng)造的在全國獨樹一幟的讀寫結合法分解為如下的項目:
1、句子結構法:練好“四素”(時、地、人、事):完整句、連續(xù)句、并列句、總分句。
2、句群結構法:學好下列句群形式:連續(xù)、遞進、并列、總分、概括與具體結合、主從、點面、因果、轉折。
3、段結構法:學好下列結構段:承接、總分、并列、點面、因果、概括與具體、記敘與抒情。
4、篇章結構法:(1)審題和命題訓練——學會看題學文、審題方法、自己命題;(2)捕捉和表現(xiàn)中心思想訓練——概括和捕捉、確定和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3)文章選材的訓練——圍繞中心思想選材,做到“真”、“小”、新”選材;(4)材料安排和記敘順序的訓練;(5)文章開頭法的訓練。學會下列文章開頭法:交代“四素”、開門見山、提出問題、描寫引入、抒發(fā)感情;(6)文章結尾法的訓練。學會下列結尾法:事情結果、點明主題、展示未來、抒發(fā)感情、描寫;(7)文章過渡法和照應法的訓練;(8)學會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
5、記事順序法:學會按照下列的順序記事方法:事情經(jīng)過、時間先后、地點轉換。
6、景物描寫法:(1)景色描寫:學會抓住特征和圍繞中心思想的描寫方法。(2)建筑物描寫:學會描寫一座建筑的外貌和特征的方法。(3)動物描寫:學會描寫動物的外形、動態(tài)以及動靜結合的方法。(4)植物描寫:學會描寫花果和樹木的方法。(5)場面描寫:學會抓住場面特點具體寫和結合抒情寫的方法。
7、人物描寫法:(1)人物外貌描寫,學會“寫得像”、“寫得得當”的方法;(2)人物語言描寫,學會圍繞中心、對話得體、多人對話的方法。(3)人物活動描寫,學會下列描寫法:動作有變化;動詞用得準確;動作具體而有條理;動作有特點和重點;(4)人物心理描寫:學會表現(xiàn)自己心理和別人心理的方法;(5)人物綜合描寫:學會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綜合描寫,以及結合議論描寫的方法。(6)用一件事寫人:學會用一件事表現(xiàn)一個人或表現(xiàn)幾個人(或一個集體)的方法。(7)用幾件事寫人:學會用幾件事表現(xiàn)一個人或表現(xiàn)幾個人(或一個集體)的方法。(8)學會用幾個方面的品格表現(xiàn)人的方法。
以上兩人的學法程序項目,為語文學科學法指導的序列化和操作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貴的成果。當然尚待進一步完善和擴大,如聽話、說話、背誦、質疑問難、課外閱讀,以及作讀書筆記等方法,顯然也是學生所必需的。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確說出來,稍加分析,即可得出。有的文章中心思想暗含在文章之中,沒有明確說出來,需要讀者深刻體會。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就能根據(jù)文章的特點,較為熟練地概括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1。分析題目概括法。
文章題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體現(xiàn),起到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有些作者往往把中心思想體現(xiàn)在題目上,使讀者一見便知。這類文章的中心思想容易概括。例如,《偉大的友誼》一課,就可以運用分析課題找中心的方法概括出體現(xiàn)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奮斗中建立了偉大友誼的中心思想。
2。從文章的開頭找出中心。
文章的開頭是全篇的序幕,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開頭表達,使讀者一進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寫作目的,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針對這一特點,要學會從文章的開頭找中心的方法。例如,《詹天佑》一課就能從口頭“詹天佑是我國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一句基礎上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從過渡句、段找中心。
有些課文,特別是介紹科學常識性的課文,內容涉及事件或項目較多,這類課文中間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現(xiàn)的地方。如《太陽》這篇課文的過渡句“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又如《灰塵的旅行》中間有一句:“灰塵的旅行,對于人類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這些過渡句即文章的中心句。
4。從文章的結尾撥出中心。
文章的結尾在文章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后來表達。根據(jù)這一特點,要學會分析文章的結尾、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例如,《再見了,親人》一課就能根據(jù)課文的最后一句“我們的心跟你們永遠在一起”的內容概括出體現(xiàn)中朝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中心思想。
5。在文章主人翁的語言描寫中找中心。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在于描寫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語言則是人物內心世界的主要標志。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語言中表達。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語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例如,《登山》一文就能從列寧的語言描寫“我們應該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一句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
6。從抒情部分找中心。
一些記人敘事的課文,記敘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如《一夜的工作》,作者記敘了親眼看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后寫道:“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總理,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又如《海上日出》中:“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些抒情句就是課文的中心句了。
7。從作者的議論部分找中心。
有的作者時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議論部分來表達。這就是要注意從作者的議論部分找中心。例如,《白楊》一課,我們就可以從課文的“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嗎?不是,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一段議論部分概括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8。從課文的反復部分找中心。
一些課文為了表示強調,往往使某個句子在課文中出現(xiàn)好幾次。如《難忘的一課》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小英雄雨來》中:“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些句子在課文中均出現(xiàn)了三次。這個反復部分一般就是中心句。
9。從重點句、段找中心。
一般課文中,總有表現(xiàn)文章中心的重點句、段,這些重點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如《落花生》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又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課中獵人的話:“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只要肯動腦筋,一切東西都可以拿來用。”能找出這樣的重點句,中心句也就找出來了。
10。套路法。
做法是分兩部分表述。一部分是根據(jù)文章的主要內容,一部分是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首先通讀課文,了解文章的體裁以及文章的主要內容,再從內容中仔細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具體來說,寫人的文章,一般是反映這個人或他所代表的一類人的品德、品質、特點、思想、精神等。寫事的文章,一般是說明某個道理(或問題);狀物的文章,一般是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究竟反映了什么,應從文章的主要內容上細心琢磨、領會和思考,然后用正確的詞語表達出來。其語言組織形式因文體不一,其表現(xiàn)形式也不一。如:記敘文的文字表達的寫法是“本文記敘了……表現(xiàn)了(贊揚了)……特點、品質、精神等”。童話、寓言、故事的文字表達格式是:“本文通過……故事……告訴(說明)……道理。”說明文的表達格式是“本文通過……說明(揭露、批評)……”散文的文字表達格式是“本文描寫了……表達了……感情”。另外,有的文章的標題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如《為人民服務》《別了,可愛的祖國》等。有的只要找準中心句,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如《詹天佑》《養(yǎng)花》等。
按照這樣的方式來表述中心思想,就能感到有思路、有頭緒,并能掌握一定的規(guī)律,解決了望而生畏的問題,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11。寫作背景法。
要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了解它的背景,是無法抓準的。例如讀高爾基的《海燕》,如果不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革命的中心轉移到俄國,俄國革命運動風起云涌的情況,不了解1903年高爾基在彼得堡目擊沙皇軍警鎮(zhèn)壓、屠殺游行示威的學生后,立即憤怒地起草《控訴政府抗議書》這些史實,就很難理解高爾基在《海燕》中抒發(fā)的感情,也很難理解這篇散文詩所表達的深刻的中心思想。
12。歸納段意,理清文章邏輯結構法。
中心思想是從文章中歸納出來的,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組成的,不理清文章的邏輯結構,就難以找到貫穿全文的思想主線,也就難以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13。從“文眼”上尋找中心。
例如唐弢的《瑣憶》,它的文眼就是魯迅先生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而文章的中心正是在表現(xiàn)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人格。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文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這篇文章的中心,正是在寫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大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14。從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出發(fā)去歸納中心。
不同文體有不同特點,歸納中心思想應從不同特點出發(fā)。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往往與中心思想有密切關系;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往往與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密切相關;詩歌和抒情散文的中心思想,往往與作品的寫作對象和作者抒發(fā)的感情相關。
書面作文是在“看”、“說”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前兩步都做得很好,“寫”這步就成了容易的事情了。
寫前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回顧教材中相應的習作例文、講讀課文。目的是借鑒范文的寫作方法,學習范文的寫作技巧。
二是復習與本次作文有關的寫作常識。如,寫人的文章應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怎樣把人放在事情中去寫;記事的文章應按怎樣的順序記,怎樣把事情寫具體,寫明白等。
三是參考范文的寫法和有關寫作常識,對習作的構思做到四個進一步弄清;①進一步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題目;②進一步弄清題目與文章內容是否相符,文章內容是否能表達出中心;③進一步弄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詳略處理是否得當;④進一步弄清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
4。評,即評改作文。
講評、修改作文是同學對習作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講評中,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可使同學觸類旁通,得到啟發(fā);通過對問題的爭論、辯論可以提高同學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說理的能力。
評改方式大體有群批群改、互評互改、集中講評等幾種。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決一個值得注意的共性問題。做法是:打印有代表性的文章,發(fā)至每個同學手中,閱讀后,同學自行修改,教師只做適當?shù)狞c撥,以保證修改效果。互評互改,是每個同學把寫完的文章,互相交換修改,然后再互相交換修改意見。集中講評,是在小組或全班范圍內進行口頭評論作文。講評時,同學可以廣開言路,按講評要求各抒己見,肯定文章的優(yōu)點,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對有分歧的問題,可以展開討論,但在做點撥、引導、調控時,不輕易下結論。講評時要注意:①說話要有證據(jù),不作不負責任的批評或贊揚。②不能只提毛病,不提修改意見。③語言要流暢、清晰,想好了再說,不要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