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湘子橋作文
我的家鄉潮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隨意可見,有傳統習俗、傳統工藝、體統建筑,而湘子橋是我們的傳統建筑中的典范。今天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潮州的湘子橋作文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潮州的湘子橋作文篇1
微雨漸漸,墜落在湘子橋上。
千年沉寂,千年不朽,千年功勛,千年的湘子橋為潮州人搭建了一條便捷的通道,為潮州的老百姓帶來了富裕。
雨綿綿,打濕二十四座樓閣,摘星樓亭兩相應。面對著十八船,惆悵地與對面的樓閣相望。玲瓏頂上淚雨濕。鳳麒洲樓又是一番秀美。江水流淌,流連在湘子橋下。二十四樓閣各有各的姿色,奇觀樓的雄偉,冰壺樓的眷戀,飛虹樓的優雅,凌波樓的風流,得月樓的豪氣。小蓬萊的朦朧……橋的不遠處,江翁垂釣,小舟與微浪一起起伏,漂流。
雨飄柔,輕舞在十八船上。十八木船心連心。:“一橋橫亙鎖煙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跡杳,行人猶自說湘靈。”雨打在木船上,無聲息地消失了,木船上散發這一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氣概,令人對沉醉而無法自拔……其實,鐵鏈系著的,不止是木船,還有的是廣濟和尚與韓湘子的心血。
相傳千年前,韓愈到潮州任官后,由于韓江隔斷了兩岸百姓,所以想修一座橋。但由于水深流急,施工一直難以展開,韓愈便請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來幫忙修橋,其中韓湘子從東段修起,廣濟和尚從西段修起。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二人約定好了東西橋銜接的日期。約定之后不久,兩端橋即將合攏時,兩邊的石料卻用完了。這時,何仙姑放了幾片蓮花瓣在溪面上,化作木船。曹國舅用戲板放在木船上當作木板,鐵拐李還解下了腰帶,縛住了木船木板,遂成中段浮橋。
二十四樓閣,十八木船。湘子橋上,雨情不忘。
潮州的湘子橋作文篇2
有道是:“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場。”對潮州人來說,印象最深的橋梁莫非就是湘橋。他橫跨韓江,東臨筆架山,西臨東門,南臨鳳凰臺,北仰金山。
湘橋始建南宋,初時叫康濟橋,后稱濟川橋,1435年更名廣濟橋,有稱湘子橋。
原先的湘子橋是我國史上第一座啟閉式的橋,世界上開關活動橋的先導。橋的兩端為24座固定的樓臺,中部為18梭船組成的浮橋。所以有一首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二只生牛一只溜。”它與韓江春潮構成了潮州八景之一—湘橋春漲。它還與河北趙州橋,北京盧溝橋,福建洛陽橋合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將梭船拆除,改建成直通橋。神氣冷峻的鋼橋架替代了低矮的木欄桿;平坦的路面替代了左右擺動的船。當夜幕降臨,它就像一條剛出韓江的龍。
自從有了嶄新的鋼筋混凝土的韓江大橋,湘子橋的負擔輕了,承受非機動車通行,方便過往群眾。
有一個神話傳說:“仙佛造橋”,說湘子橋是有韓湘子帶領的八仙和廣濟和尚帶領的十八羅漢有法力造成的。但事實上,它是潮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在南宋,沒有起重機的時代,湘子橋那些幾噸甚至幾十噸重的石墩是怎樣運來呢?原來,潮汕人民在韓江上游取石,然后利用漲水,把石頭綁在大木船下順流而下,因為水漲是漫過石墩,所以當時到達是就松繩,讓石頭自己落下去。橋就靠這樣一次次運石來造成的。
湘子橋真不愧是潮州的瑰寶。不管是現在的還是以前的,它們各有各的風采。
前有蘇聯人在湘子橋上觀察,還不時豎起大拇指稱贊這座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的湘子橋——“橋梁之母”。
現在國家特地撥款下來恢復這座橋的原本相貌,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一睹這條龍的雄姿。
潮州的湘子橋作文篇3
我的家鄉潮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廣濟橋是眾多名勝古跡中的一處。廣濟橋俗稱湘子橋,與蘆溝橋、洛陽橋、趙州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它位于潮州城東門外,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曾被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湘子橋全長大約518米,西面有8個橋墩,10個樓閣;東面有128個橋墩,14個樓閣,中間用鐵索連接了18梭小船。西面第8墩和東面第12墩各有一只鉎牛,東面的那只鉎牛被大水沖到上游去了,因此有人編了一首歌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州,二十四樓臺二十四樣,兩只鉎牛一只溜……”而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湘子橋是重建后古橋的原貌了。
早晨漫步在湘子橋,只見霧靄中的它,如蒼龍般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置身于二十四座雕欄玉砌的亭臺樓閣中,我仿佛見到古代的商人們正在忙碌地做生意:那賣布的,絢麗的布把路人吸引住了;那賣酒的,香醇的酒味讓路人直流口水,忍不住停住腳步,嘗一嘗美味的酒;那賣小吃的,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整座橋成了熱鬧非凡的“橋市”,真是“一里長橋一里市”。
我站在亭臺樓閣上,面向筆架山,遠眺韓山師院。韓山師院背靠著筆架山,山上是綠樹成蔭,郁郁蒼蒼的樹叢把韓山師院給襯托得更加美麗,更加壯觀。據說這是韓愈來到潮州,學風日上,人們為了紀念他,把學府的名字叫做“韓山師院”。與韓江師院隔江相望的廣濟橋屹立在橋頭,古老的城墻可以抵御敵人的攻擊,保衛潮州城。
放眼望去,如彩虹般橫臥在碧波蕩漾的江面的那是金山大橋,這座橋是潮州目前最大、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橋,六車道的橋面十分寬闊,車道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川流不息。江中的鳳凰洲四面環水,洲上環境優美,是個能讓人暢松心情的好地方。它就好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在江面上。
我已經完全陶醉在這美景之中了。忽然,一陣清脆的笑聲將我喚過神來,原來是湘子橋迎來了它一天中的第一批游客。形色各異的亭臺樓閣,嘆為觀止的潮州木雕,換來游客們的陣陣贊美之聲,閃爍不止的鎂光燈把游客和古橋融為一體,留下永恒的一瞬間……江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船只如梭,川流不息,與橋上絡繹不絕的游客構成一幅繁榮、生機勃勃的畫卷。
隨著夜幕的降臨,霓虹燈下的湘子橋更像披上了一層五彩斑斕的錦被,底下江水呢喃細語,而它就在“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州,二十四樓臺二十四樣,兩只鉎牛一只溜……”的歌聲中進入了它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