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積雪.仰山飛瀑
簡介:仰山積雪:宜春古八景之一,位于洪江鄉東南村殿上后山,海拔1034米,群山競起,聳參云天,可仰不可登,名日仰山。這里氣候獨特,終年云霧彌漫,孟春、仲夏亦有下雪現象,積雪常數十天不化,秋去冬來,只要天氣變化,氣溫下降,集云峰就有雪堆出現,銀裝素裹,分外耀眼。到了隆冬季節,那里成了一座玉削亭立,晶瑩多姿的雪山,故名:仰山積雪。
仰山飛瀑:以雪谷潭飛瀑最著名。據《宜春縣志》載:從晉代起,“廟而祀者幾半天下”(元史學家程鉅夫語)的仰山龍王,宅居此潭中。雪谷潭,又名三鑊潭,座落在集云峰下,泓淳澄深,水極冷,名播遐爾。仰山水流經飛水崖形成瀑布注入潭中。因瀑流噴瀉,霧氣迷漫山谷,形似堆雪,且“水極冷,盛夏不可濯”,故得名“雪谷潭”。飛泄此潭中的瀑布高三十多米,寬二十多米,非常壯觀。
南宋詞人辛棄疾于紹熙四年攜友游仰山,溯流尋源,并在雪谷潭留有石刻題名。其文日:“濟南辛棄疾幼安,并門張子里仲處,大梁喻成之玉汝將窮溪源,至此而返。紹熙四年(1193年)三月二十二日題。”
仰山積雪
清•王光烈
北風一夜靖煙塵,南望層巒山更新。
漫道天公無巧飾,妝成萬壑玉為神。
注:王光烈,字允文,清初奉天監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宜春知縣。任內關心民瘼,維護地方,頗著政聲。創修《宜春縣志》。
仰山積雪
清•王士鳳
花飛六出幾何時?一望嶙峋白壁姿。
豈是谷寒春不到,只因峰峭日來遲。
云端積素遙堪畫,城里增寒暮有詩。
添卻老梅三五樹,孤山何得獨稱奇。
注:王士鳳,字端以,清代江西安福縣人。
仰山積雪
清•江為龍
點綴層巒分外奇,置身高潔恰相宜。
巖巖玉骨真能耐,皎皎冰心自不移。
絕壁云來人莫辨,寒崖春到鳥何知。
一壺遙對瓊宮望,仍似梁園授簡時。
仰山積雪
清•劉履謙
迷離曉霧隱山隈,六出花飛次第來。
大塊有形皆玉宇,人家無地不瓊樓。
幾村竹葉連梢折,一夜梅花逐凍開。
踏遍千溪尋曲徑,茫茫何處認蒼苔。
注:劉履謙,清代宜春縣人,劉幼發之子。邑庠生。曾與修康熙戊子《宜春縣志》。
仰山積雪
清•潘士豐
一派寒威失遠村,風摶柳絮練光屯。
烏啼凍雨添新色,雁引涼云補舊痕。
景奪梁園誰受間,歌成郢曲漫銷魂。
山梅憐我多定落,故點紅妝對客尊。
注:潘士豐,字元功,清代宜春縣人,潘于逵之子。副貢生,曾與修康熙癸亥、康熙戊子《宜春縣志》。
仰山積雪
清•陳廷枚
春風萬里蕩天驕,報道邊城積雪消。
爕理有懷天意厚,山川無恙雁聲遙。
寒生云谷龍雙蟄,翠積冰壺水一瓢。
我欲羲和回日馭,忍留陰渫在陵苕。
仰山瀑布
清•尹三聘
高天何意瀉銀河,石骨穿山曲徑多。
波撼臥龍霄際落,沫含秋雨樹梢過。
飛來鷲嶺流澌冷,聽去雷音逸韻和。
響答群峰寒拂牖,悠然枕畔徹巖阿。
仰山瀑布
清•陳舜道
泉冽噴如雨,懸流色映空。
跳珠青嶂上,垂練碧巖中。
白灑三春雪,寒生六月風。
悠然塵境外,幽賞覓龍宮。
注:陳舜道,字升聞,清代宜春縣人。少時即能詩文,后為施閏章賞識,貢入國子監。授縣丞,以母老絕意仕進。曾與修康熙癸亥《宜春縣志》。
雪谷潭
清•方直
穹崖峭壁引長蘿,長蘿搖曳相挲摩。
玉虹吼怒非渴飲,蒼猊汗漫迅凌波。
至今想見寒潭色,霜膏月魄空痕跡。
此夜臥游竊有人,虛窗祗聽如雷息。
雪谷潭
清•潘于逵
我欲登崖踏薜蘿,清風拂面手頻摩。
誰飛銀練繞蒼翠,恰有天花涌碧波。
光分白足渾無色,影覓晶源迷陳跡。
翛然有意陟清虛,袪卻炎歊永憩息。
雪谷潭
清•袁一菁
神游絕壁捫青蘿,寒泉清冷手自摩。
冰絲流出袈裟布,雪濤噴成云漢波。
回首平原天一色,獅吼龍號皆無跡。
剩得曹溪一掬香,飛上層崖今未息。
雪谷潭
清•黃河清
真宰雕劖不可思,絕厓懸瀑始誰知。
突留一柱弧撐者,飛出雙龍夾下之。
太古雪融元滌沴,崇朝雨遍已沾慈。
如何辛子窮源興,不到靈潭輒淚疑。
注:黃河清,號潤川,清代浙江臨海人。進士出身,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任宜春知縣。著有《補學堂稿》、《四書制藝》。
題名石
清•黃河清
梯空留記待誰思,崖樹重遮舊罕知。
安撫特來辛棄疾,勝游終數喻成之。
窮源神故乖人意,墮淚孫能念祖慈。
遺跡雖因風雨出,卻愁石闕易滋疑。
雪谷潭
宋•張嗣古
崎嶇鳥道開煙蘿,長松偃蹇聲蕩摩。
白龍怒吼掛絕壁,蒼兕離立迎清波。
枯筇拄破青苔色,雷雨收功神斂跡。
窮源不得空歸來,掬雪摶珠三嘆息。
雪谷煮泉
清•張自鳴
幽泉屈曲瀉千盤,冷氣侵入夏亦寒。
泡影繞鐺空際轉,沸聲入夢醒來殘。
韻涵淅瀝隨松和,煙靄迷離許鶴看。
一吸頓消塵萬斛,憑舒倦眼共觀瀾。
注:張自鳴,清代宜春縣人。廩生。曾與修康熙戊子《宜春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