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暑假日記700字【三篇】
篇一
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了海南。有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海邊散步,看見天空中出現了火燒云。
先是一縷霞光緩緩地向云朵移來,最后把云朵籠罩了起來,它們就這樣穿上了紅紗衣,變成了火燒云。火燒云真像是被火燒焦了一樣,不一會兒,就映紅了碧藍的天空,光好像又照到沙灘上了。
沙灘猶如童話故事一般,蔚藍的大海變成金色的了,霞光照在大海上,大海的身體亮晶晶的,好象金子鋪滿海面;停靠在岸邊的白色快艇變成紅色的了,散發出神秘的氣息;小朋友們搭建的沙雕城堡變成古銅色的了,在沙灘上閃閃發光;一只被主人帶來的黑色小狗變成紫檀色的了,它和小朋友們在嬉戲、玩耍;瞭望臺上披著白色毛巾的救生員,象一位披著金*鎧甲的哨兵正守護著城堡;一棵棵椰子樹鑲上了紅邊,勾勒成一個個美麗的、婆娑的剪影。
再看天空,火燒云一直從東邊燒到了西邊,紅彤彤的,天空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紅半百合色,還有寶石藍、香蕉黃、石榴紅,更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顏色,似乎是哪個淘氣的云寶寶不小心把天上的調色盤打翻了,把天空渲染成如此多彩,裝扮得這般美麗。
突然間,天空中出現了一條兇猛的鱷魚,它頭朝西方,張牙舞爪地撲去,仿佛要吃掉那即將落山的太陽。鱷魚慢慢變大,變成了一只原古的恐龍,連恐龍也來看當下的美景。恐龍的尾巴忽然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大恐龍又變得模糊了。從東邊飄過來了一位仙女,我仔細一看,呀!原來是嫦娥,后面還似乎跟著一只可愛的玉兔,接著,嫦娥跳起了楚楚動人的舞蹈,那長長的衣袖和裙帶隨風舞動。她一邊跳舞,一邊向天空中撒著花,那紅彤彤的云,便是花兒的花瓣。過了一會兒,玉兔不知跑到了何處,嫦娥也不見了,天空中出現了一條海豚,它在云海里,時而玩耍,時而翻跟斗,最后優美地躍入云海中了。
一時恍恍惚惚,這些云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我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火燒云偏偏不等喜愛它的我,悄無聲息地下去了。
篇二
我的牙齒不整齊,今年暑假爸爸決定為我矯正牙齒。要知道我矯正牙齒可有個優先條件,因為我爸爸就是一名牙科醫生。
來到爸爸的辦公室,我乖乖地坐在了牙椅上,爸爸檢查了我的牙齒狀況,決定先幫我再做一次“窩溝封閉”。他拿著藍色彎針管,往我牙齒上注射著一種藍色液體,接著又用紅針管在我牙齒上注射了一次,再將上面的液體吹干,這樣“窩溝封閉”就完成了。
接著就要開始矯正牙齒了。爸爸先把兩種醫用膠,一段鋼絲以及整整一盒的矯正器放在牙椅前面的操作臺上,等所有準備工作做好,矯正開始了。他先用藍色的膠擠出一點點到牙齒上,再把紅色的膠擠一點點到上面,然后把矯正器緊緊粘到膠上,這樣,一個小牙齒矯正器就做好了,二個、三個、四個……我上排牙齒上的矯正器很快就全部裝好了。接下來,是最難、時間最長的裝鋼絲環節。爸爸拿出專用鋼絲,先測量了一下我該裝在牙齒上鋼絲的長度,嫌長了,稍微剪了一段,就這樣一點點的修改,最后終于達到了合適的長度。開始裝鋼絲了,我心里有點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就像裝了個大石頭,問“裝鋼絲會不會很疼?”爸爸說“不會疼”,這時我心中的大石頭才沉下來一點點。爸爸拿鋼絲穿過第一個校正器中間的縫隙繞一圈,第一個矯正器就固定好了,再用鋼絲穿過第二個矯正器,扎一個小結,這樣兩個矯正器就會互相連接,互相固定,通過這種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緊崩,時間一長就會使不整齊的牙齒變整齊。就這樣,大約有四、五十分鐘的時間,我牙齒上的矯正器就全部固定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剛醒來就隱隱約約感覺到牙齒有點疼,我問爸爸“為什么裝上矯正器牙會疼”?他說“因為鋼絲緊崩著,你的牙齒之間也會緊崩起來,就會擠,所以就會有點點疼,屬于正常現象,過一、二天你適應了就會好些的。”我聽了,心里想:哦,原來是這樣,矯正居然還有這么多的學問啊!
這個矯正器我大概要戴10個月左右,雖然會有點疼和不方便,但我一定要堅持,因為十個月后我就有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了!
篇三
我的外婆家在鄉下,在外婆家里養著一些公雞和母雞。放暑假,我和弟弟照例要去外婆家住一段時間。
有一天,我和弟弟正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玩游戲,突然聽到“咯咯咯”的聲音。我和弟弟立刻跑向雞籠。 我迅速把手伸進雞籠,一下子就摸到一個熱乎乎的雞蛋,我把它拿出來一看,發現表面全是雞屎,這多臟呀!我連忙把雞蛋拿到水池里去沖洗干凈,經過我的一番打理后,雞蛋煥然一新:而弟弟因為偷懶,沒有洗雞蛋。這時,我美滋滋地想:我這個蛋肯定是最漂亮的。 有一天早上,外婆說:“今天早上外婆給你們煎荷包蛋吃。”我就把前幾天和弟弟撿來的雞蛋拿了出來,先把弟弟撿來的那個蛋往碗邊一敲,鮮紅的蛋黃和透亮的蛋清一下子都盛到了碗里,還沒有燒熟就激起我的食欲。我又把那個漂亮的雞蛋往碗邊一敲時,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弟弟捂著鼻子,大聲吼道:“臭死了,臭死了!”我納悶了:“這怎么回事啊?為什么弟弟的蛋沒壞?”而我的蛋卻——弟弟聽見了,也奇怪了說:“我們再做一次實驗吧。”我覺得弟弟倒是很聰明呢! 說干就干,我們又找來兩個同時生出的雞蛋,還像前一次那樣子,將其中一個蛋洗干凈,再把另一個蛋和洗過的蛋一起放在盤子里。最后,在盤子上蓋一塊干凈的布。
后來的幾天時間里,我們一直沒有心思干別的活,迫不及待地要來看個究竟。等到第五天,我終于忍不住了,我們把布掀開,把雞蛋一一敲開。發現結果還是跟上次一樣,洗干凈的蛋仍然發臭,而沒洗過的蛋,卻是好好的。 這里面到底存著什么樣的科學道理呢? 我們查了很多資料,結果都說:用顯微鏡觀察,蛋殼表面布滿了小洞洞。剛生下來的蛋,附著一層膠體物質,堵住了這些小洞洞,而這層膠體物質,卻能在水里溶解。當你用水洗雞蛋時,便把這層膠體物質洗掉了。這下子,小洞洞就像打破了玻璃的窗子一樣,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長驅進入,雞蛋很快就壞了。而沒有洗過的雞蛋,膠體物質沒有洗掉就不會進細菌,保存的時間便很長。看了資料,我和弟弟恍然大悟。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讓我們一起留心觀察,勇敢地去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