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中秋之夜日記700字
六年級中秋之夜日記700字
當喧鬧的城市疲憊時,狂亂聲終于停止了。最后一縷夕陽逝去,天空舞臺上的主角即將出現。
隨著夜幕的降臨,城市變得安靜無聲。純情少女般的圓月剎那間落在枝頭上,啊!她是那么的婀娜多姿,她是那么的美妙絕倫。
在一層薄云的遮掩下,圓月變成了琥珀色。當光暈漸漸擴大,又變成淺紅色。一會兒,又變成了清白的、晶瑩剔透的碧玉盤。我看得癡迷,看得陶醉。仿佛一顆碩大的、價值連城的明珠懸掛在夜空。
我來到陽臺上,細細地觀賞著這一輪明月。嫦娥身著長裙飄蕩在月宮中,她俯首看著歡樂的人間。她眼神略帶憂傷,眼眸里放射出無限的深情,是思念自己的丈夫后羿了吧?只因偷吃了仙丹才升到月宮,從此天天面對著枯山野嶺,和一只月兔為伴,她是多么的孤獨寂寞啊?
就在此時,我心里閃爍出一個孤傲的身影。他形單影只,歷經過千辛萬苦。他就是才華橫溢、震古爍今的蘇東坡。他用自己的一生,書寫山川文物,盡情謳歌自然風光。
觀賞著明月,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首詞《水調歌頭》。其中開頭句讓我刻骨銘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僅寫出了詩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同時為后面寫中秋之夜不能同胞弟團聚做了鋪墊。
我又想起了后半生客居中國臺灣的張學良將軍。從離開東北老家沈陽后,再也沒能回故鄉。張將軍曾經表示過:寄居中國臺灣,遐首云天,無日不有懷鄉之感。“月是故鄉的明”,對于101歲故去的張將軍來說,有多少思念,有多少凄楚,只有張將軍自己知道。和蘇東坡相比,和張將軍相比,現在的人們,每到中秋佳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酒香笑語,吃團圓飯,盡顯其樂融融。
中秋的夜晚是美好的夜晚,中秋節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