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心情日記600字以上
篇一
今晚,似乎有什么無形的東西鼓噪著我,細細想來,才發現這無形的東西原來是心情!
以前,總以為用兩個字就可以把心情全部包含進去,那就是“有”和“無”。有心情的時候,看天高鳥飛,任云卷云舒,心情無比暢快。沒心情的時候,憂郁、苦惱、寂寞、痛苦侵蝕著我的整個身心,讓我無法釋懷。
現在,在我看來,心情并非如此簡單。我的人生就是我自己乘著命運之舟,向一個很遠很神秘的地方劃行的過程,而心情是一次次奮力劃槳時泛起的漣漪。在這行程中,有寂寞、激昂、憂郁、浮躁……心情寂寞時,我們可以把玩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于股掌之上,尋覓到可以陶冶情操的情趣。
心情激昂時,我們可以忘掉眼前的一切浮華,重新審視時間、空間帶給我們的一切。
心情憂郁時,我們可以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讓自然的天籟去撥動我們沉寂的心弦。
心情浮躁時,我們可以把自己浸泡在柔美的音樂中,讓流淌的音符帶走心靈懸浮的沙礫。
……我知道心情的變化控制著人的情緒,而情緒的變化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與人發生利益爭執時,心情不好的人會爭吵不休,心情好的人則會讓出路來,把好處和利益都讓給別人,自己失去的僅僅是蠅頭小利,可獲得的是別人對自己的贊許,而這卻是用多少金錢都買不到的獎賞。
常常聽人說:“聰明的人善于培養、調劑、熔煉自己的心情,這樣更利于頭腦的發明創造以及身體的休養生息!比绻朐谑涞臅r候想到前方還將會前程似錦的話,如果想得到別人贊許的話,如果想讓人生變得更加絢麗多姿的話,那就善待自己的心情吧!只有那樣,才能擁有七彩人生,才會真正地把握自己,提升自己。
篇二
“離開,讓一切變得簡單,讓一切有了重新被原諒的理由,讓我們重新來過……”
我們都認識的文字,細細嚼著,奇妙的組合,賦予文字生命。在內心的渴望里,有這樣一種追求,旁若無人地敘著事,說著不干他人的話語,靈與肉都是自由的。而心又是矛盾的,渴望被了解和理解的,似乎一切都在按步就班地進行著,毫無理由地發生著,等到醒悟的時候,只剩下感嘆的份兒,然后是面無表情的呆滯。
孤獨的人不喜歡深夜。在深夜里,沒有嘈雜與喧囂。靜靜聽著夜,靜靜展開聯想,在夜的廣袤里,天馬行空遨游。然而,孤獨的人在游過所有的景致以后,無限地恐慌,那是一個人的夜,一個人的旅行,不管身邊是否有熟睡的人,那份恐慌是誰也無法揮之即去的。
看完某一個自認為觸動心弦的文字組合,心頭的悲傷如雨,浸透了整個的夜,因為感動,因為文字里也有和我相同的情感,我有了可以流淚的理由,并不是只有我一個孤單地享受著這種傷感。想來,又是幸福的!合上那厚厚的帶著些許感傷的書本,心里已沒有了想像中厚厚的塵埃,慢慢地心明凈起來。
有人說,大部分寫作的人都是心理敏感的,我沒有回答。或許我可以理解他們,是他們對現實過多的體會,過于細膩的感受,對于現實寄予太多的渴望和期待,才會寫出那么多的美好亦或矛盾的文字,我或多或少可以體會,因為我也是個愛好文字的人。我期待著有人能看懂我淺文字中所含的期待,在無限漫長的時光里,有著某種渴望,理解或是沒有理由的相信與共鳴的文字慰藉。
素面紙箋緩緩流淌的整齊文字,那是靈動生命的舞蹈,但生命最終會趨向平靜的層面。舒展緊皺的額頭,微微一笑,生命最終在孤單中默默相守,在靜息的文字前有了沉穩的淡定。靈魂在孤獨的文字中舞蹈,不為現實獲得什么,只為虔誠者對文字的哪份熱情。那是心靈的一種悸動,揮舞生命的熱情。讓我們的心時常能停泊在文字的海洋中,尋覓到了生命最終的熱情,一種樸素的生活方式。
篇三
在即將要告別這里時,我靜靜地坐在電腦屏幕前敲打著幾天來的實習感想。好久沒與她接觸了,不知是她遺忘了我,還是我忽略了她。我不是作家,也不是詩人,更不是時尚的網絡寫手。
我喜歡自由,喜歡沒有別人束縛的生活,喜歡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而愜意的游離。為此,我選擇了來到這里。原本我可以不用來這里,或許這是早已莫名的注定,我會來此作片刻的停留,在這里,用一轉身的距離,與我生命中的某些親人在此無意邂逅。
亦如郭敬明《島》中所言,“關于愛,我們永遠也說不通透。”這也正印證著生命中某些莫名的情感的相遇。這個季節,我的心靈將在這里根植,成長與安家。在實習的日子里,有好奇和快樂,有艱辛,有勞累,也有難以言說的無奈,但總體來說卻是那樣的愜意和充實。這里面的每位老師都很好,對于他們,我都報以敬慕之情。
趙老師是我實習中的導師,生命中的大伯。雖不能用滿腹經綸來形容,但他卻有著很深厚的文字功底,他精通編輯,業務嫻熟,工作認真負責。平日里,我會跟著他到外地跑新聞,這是我最樂意的事情,那樣,我便可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了解更多的新鮮事兒。除此之外,我還會跟著他修改稿子和寫些稿件。趙老師亦如我生命中的老父親,我們的這份情感并不次于那一份所謂的血濃于水的親情。平時,除了諄諄的教導之外,還有的就是關愛。他對待我就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沒有什么可以用來隱諱,業余的時間里他會教我很多的東西,包括工作中的和生活中的,他會跟我講關于怎樣寫稿子的事,在潛移默化之中總能受到一些感化。
上班的日子里總期待周末的到來,這樣一來便可放松和釋放一下自己,再就是可以出去上街買菜,回來做飯。不知什么時候起,我已經喜歡上了這種忙碌而充實的生活。
吃罷晚飯,夜晚即將來臨,這是我最喜歡的時刻。推開窗戶,便可看見對面潺潺流過的盤龍河水,朦朧之中我看到,柔和的柳條在流淌的河水中蕩來嬉去,似乎有了醺醺的醉意。常有漁翁戴著斗笠,來到河堤兩岸,撒下漁網,點燃一支煙,坐在自帶的小凳子上,等著魚兒自投落網。這樣的意境便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也只有在此時,才能遠離喧囂的塵世,并認真地諦聽自己心跳的聲音,也唯有在此時,才能忘記身心的疲憊,并悠然地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灑脫與安詳,此時的這里,不同于金碧輝煌的海市蜃樓,這里是屬于平民百姓的世外桃源,它將散發著質樸的光輝,傳播人性的溫暖。
倘若說,愛情如同絢麗的花朵,照亮了綠蔭,搖曳著生命大樹,那么,親情則如遼闊的大地,它是生命最初的源泉,最終的依托。時間流逝,許多事都會淡去,唯有一樣東西,永遠保留太陽般的溫暖,星辰般的美麗,那便是親情。即使所有的生靈,最終會如浮塵般隨造物化去,那些逝去的親人,仍會將他們的愛留在后輩的靈魂中,流在血脈里。
我是個天性懶散的人,有時心里涌動著想寫點東西的沖動,可卻總是懶得提筆,靈感就那樣慢慢地遺失而化為烏有,此時,我只想把用心靈觸摸過的這些東西記錄下來,把一切的剪影投放于我記憶的深處。我想,在歲月彤紅的目光里,這里所有的東西將會留下生動的情節,留下耕耘的影像,更留下不老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