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日記600字范文三篇
篇一
前一陣子放假的時候,我和一親戚哥哥一起搭動車去了趟外地。
火車站的人很多,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有大堆小堆的行李,有的還一邊抱小孩,一邊拉著行李箱。
進候車廳的時候,有一個地方的扶梯壞了,好多人都只好拖著大小包爬樓梯。
我因為只是去幾天玩玩,所以行李并沒有多少,只是一個小包,比較輕松。
看著前邊一個四十多歲的農村阿姨,一個人拎了兩大件蛇皮袋很是辛苦的一步步挪著上樓梯。我和親戚哥哥說,“我們去幫幫她吧。“
親戚哥哥說,”幫是可以幫,可是你不知道現在人對陌生人很不信任,我一個大男人去提她的袋子,她不一會放心呢。“
我一聽有點生氣,就覺得他不能幫。
索性自己把小包丟給親戚哥哥,上前和那位阿姨說道,“阿姨,我來幫您一起提吧!”
那位阿姨顯然沒想到突然有人竄出來和她說話,顯得有點驚訝,好一會才反應過來我的意思,她似乎有點想推諉的意思。
可是我那時助人心切,也沒有在意,隨手就幫她提起了一個大袋子,便往樓梯上趕。
好重呀!
剛提上手,我就有點吃不消了,可是想到幫人幫到底,我看了看前方的十幾級臺階,咬著牙,一鼓作氣地拖著那個袋子上去了。
正當我爬到終點,氣喘吁吁地放下袋子正想看看后面的阿姨提到哪里了,自己要不要再幫忙。
沒想到一轉身,就看到阿姨也已經站到了我的身后,嚇了我一跳。
剛才她才步履蹣跚的,現在居然這么靈活,比我還快。
可看到她同樣的滿臉大汗和一臉的緊張,有那么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親戚哥哥的話,我自己覺得好心幫她,可是她可能在我提起袋子的時候就已經緊張起來,生怕我把她的袋子偷走吧!
阿姨放松了表情,堆笑跟我道謝。
可我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我回到親戚哥哥身邊,他也看到了剛才的一切,沒再發表言論,而我,回頭看到那個阿姨又恢復了剛才的步履蹣跚,臉上別淌著汗卻一臉的淡然的時候,心情卻仿若仍提著剛才的大袋子,有點沉重。
篇二
有人說,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可是,在感慨的時候,你想過原因嗎?我們明明有了指導的方向,卻依然迷茫,你知道為什么嗎?
太多時候,我們習慣性地跟著別人人云亦云,盡管只懂了一點皮毛,就跟著大發感慨。可是我們沒有實踐,就不能真正體會,所有的理解也都不在同一個層次。
所以,古時很多名人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少說多做,問別人不一定能問出答案,而自己實踐的過程中,你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會把所有*毫無保留地傾授與你。
在很多選擇面前,我們或許會張皇失措,或許會全然失去主張,沒有了那一套自己的了解,像一只迷路在大漠里的小羔羊。那么讓人心疼。
其實不必感傷。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那么多,不多不少的,那些你曾經厭惡的懼怕的,到最后回頭看,都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好回憶。
于是,所有你不曾以為意的小小細節,很多年后都成了牽動命運的,牽動情思的柔軟思緒,像一個飛向遠方的風箏,不斷的那根線。
和同學們的關系都變得很好,沒有矛盾,沒有糾葛,有的是淡淡的點頭之交,朝暮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好朋友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有時做什么事都形影不離。人們長大了都說懷念童年,在我看來,與童年相比,我倒覺得長大沒什么不好。
童年的記憶沒有太多快樂,我記得在學校里我總是淚流滿面,因為年齡比班里人小,她們都覺得我好欺負。再大些,很不懂事,偏偏跟班里老大對著干,那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不知道屈服。可是我也一直想不通,為什么其他同學都知道在那個班里老大面前多說他好話,巴結巴結他,而我卻永遠也學不會?
因為不懂屈服,因為弱小,所以是受欺負的命。
篇三
一個午后,我坐在安靜里,突然是什么聲音從我身后傳來,那聲音微妙得連呼吸聲都可以掩過,卻抓住了我心跳的頻率。幾經找尋,無果,后來,有人告訴我,那是時間流逝的聲音。
17歲那年,列車長得知我是未成年時嗤的笑了,整個車廂的人隨即都哄然大笑起來。因為我是未成年,所以我沒有權利作為我妹妹的監護人。如今,我18歲了,偶爾翻看以前的照片,那照片中稚氣未脫的我看起來比現在快樂。幾個伙伴約在一起,偷釣別人家的魚,口渴了就隨手摘下一兩個果子,被發現了就跑,大人也只是追上幾步,恐嚇幾句,就作罷。有時犯了錯,奶奶伸手要打,我卻機靈地跳到爺爺身后,氣急敗壞的奶奶亂打一氣,打得爺爺哦哦直叫,爺爺忙勸奶奶“別打了,孩子知錯了”。爺爺替我挨了不少打。那時候爺爺的身軀是那么高大,仿佛像一座圍墻。仿佛當時爺孫倆“咯咯”的笑聲還縈繞在耳際,可時間卻告訴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
仔細想想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有什么區別,隨著大腦的發育,責任多了,顧慮多了,孤獨也多了,少了的是開懷的笑容。如今爺爺的身軀因常年勞作佝僂了,眼神也昏暗了,頭發也白了不少。而現在的奶奶性格平緩了,喜歡安靜了,眼角的皺紋使她變得祥和了。時間改變了事物原有的模樣,替我做了不少艱難的選擇,也使我看清了許些世俗人心。
時間不緊不慢的走著,而喧喧嚷嚷著的,卻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