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的日記600字【三篇】
篇一
回想去年的萬圣節,那時的情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
記得那天,我和我的同學們這些兩眼不聞窗外事的人突然心血來潮,想看看那天是幾號,結果一看才驚訝的發現當天是萬圣節,我們馬上興奮的討論那天晚上怎么玩,我和5個同學約定在晚上帶著自作的面具去要糖。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學,我心急火燎的往家跑,匆匆做完了作業,吃完了飯就往樓下跑,跑到了約定地點,發現有3個同學已經到了,于是我們等著最后一個同學的到來。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見那個同學的影子。這時,一個同學壞笑得說:“哎,要不我們不等她了,干脆去她家直接要糖得啦!”這個主意馬上被我們同意,于是我們的“要糖大部隊”就沖向了那位同學的家。等我們敲開她家們時,我們說得第一句話就是:“不給糖,就搗亂!不給糖,就搗亂!”之只見這位可憐的家伙親眼看著自己的“戰友”變成了“敵人”。她瞪著一雙欲哭無淚的表情說:“不帶你們這樣的!”無奈,她只好貢獻了5元給我們這些“饞貓”買了糖。我們接著向第一戶目標走去。
到了第一個目標,我們敲開了們,這是我們同學家,他一開門,見到我們,看見了我們面具,大概我們的意圖也猜出了七八分,只見他一臉警惕的問:“你們要干什么?”我們賊笑的說:“你應該知道了吧!交出來吧!”他見我們堅決的樣子,長嘆了一口氣,給了我們10快錢,說:“我家沒買糖,給你我的零花錢,你們自己買吧!”我們歡呼一聲,就跑了出去。
第2個目標,也是我們同學家,我們剛敲門,他就伸出了頭,扔給了我們5快錢,說:“別難為我了,我被“打劫”好多次了。”這樣一句話就縮回頭了。這時我們可高興啦!
這時,我們累了,不愿東奔西跑,就分了分我們“打劫”所得的財產,高高興興的走向廣場,到了廣場,我才發現我們同學都在那里啊!我們先打了招呼,然后說:“要不玩點什么?”這時,一個同學說:“大家請注意!我要撒糖了!”“奧!”我們歡呼一聲,接著去搶糖了。撒完了之后,又一個同學說:“你們都站著不要動,對我圍成一個大圈,我閉上眼,摸著誰我就給誰糖!”“好啊!”我們非常高興,于是馬上圍成一個大圈。但是時間過得很快,這一場快樂的聯歡會就在歡呼聲之中結束了。
篇二
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前夜。那天下午,我參加了“聯大”的“走進萬圣節,感受萬圣節”聯歡會。下午四點,我準時來到了聯大的303教室。首先,每個人得到一個棒棒糖。
我找到一個座位,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棒棒糖,一邊聽一位老師介紹萬圣節:萬圣節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年年都會慶祝的秋季節日。這個節日實際不是一個真正的宗教節日,而主要是孩子們的節日。在萬圣節這一天,人們最主要的慶祝方式是:1、制作南瓜燈。2、孩子們提著袋子挨家挨戶串門,說:“trickortreat,moneyoreat.”意思是:不款待就搗亂,給錢還是吃的!于是大人們就會把準備好的零用錢或糖果放在他們的口袋里。“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好不好?”老師問。“好!”同學們都開心得叫了起來。體驗完“要糖果”,我們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可愛的面具。最后進行最重要的一項:制作jack-o"-lantern(南瓜燈)。
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個桔黃色的小南瓜,然后由外教帶領我們制作。我先用鉛筆在小南瓜上畫出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我畫的是可愛型的,咧著嘴巴在哈哈大笑,還有一雙瞇成一條線的眼睛。形狀畫好了,就開始刻南瓜了。我用刻刀對著眼睛的輪廓一刀扎了下去,可是因為南瓜太硬了,沒有扎透。抱歉,小南瓜,我于是把刀從南瓜“肚子”里拔出來,然后瞄準好位置,使出全身力氣,這回終于扎透了。沿著畫好的輪廓扎幾刀,用力一拔,眼睛部分就掏空了。按照這樣的方法,我依次掏空了另一只眼睛和嘴巴。唉,只是南瓜太堅硬了,我有次差點扎住手,看來制作南瓜燈真是不容易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小時的精心打磨雕刻,我的南瓜燈終于完成了。它看上去很開心,好像在感謝我“創造”了它呢!老師給每人發了一根小蠟燭,我把蠟燭點燃,放進小南瓜被掏空的“肚子”了,桔黃色的溫暖燈光立刻照亮了小南瓜。呵呵,好像冰心筆下的“小桔燈”啊!忽然,教室的燈被關滅了,黑暗中無數“南瓜小妖怪”在沖我們微笑,我們也開心地笑起來!
聚會結束了,我捧著暖暖的南瓜燈回家了,好興奮!這是我第一次體驗萬圣節,而親手做的南瓜燈是我在萬圣節收到的最珍貴最美麗的禮物。
篇三
10月31日是西方一個著名的節日--萬圣節。聽說是由基督教挨家挨戶討要“靈魂餅”為代價來祈禱施舍人家的死者早日升天的習俗,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兒童裝成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進行“不給糖就搗亂”的游戲。可是,我常常在想,未來的萬圣節,會發展成什么摸樣呢?
如果,未來的科技發達了,那么一到萬圣節,估計便是另一番景象了:只聽見一陣敲門聲,不用說,又是一大堆孩子來要糖了,可是,主人一推開家門,咦?沒有人?這是怎么回事?猛地,門口一下子響起了一陣冷笑聲,之后,半空中忽然憑空出現一個個南瓜燈,還不斷地噴著一口口鬼火,十分恐怖,“啊--”主人被嚇得尖叫起來,這是,門口的孩子們才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他們的身上披的特制斗篷能讓光線避開身體,達到隱形的效果,而“杰克燈(即南瓜燈)”里面安裝了一個小型的磷火噴射器,能噴出一團團懸空的藍色火焰。孩子們露出真面目以后則開始討取糖果:我明天要考試,請給我一個“智能糖”;“我有點兒感冒,請給我一顆“熱藥糖”;同學們說我有口臭,請給我一顆強效薄荷糖吧!我有肥胖癥,請問有“減肥巧克力”嗎?--有一家人不喜歡這些刁鉆古怪的孩子,沒有給糖給他們,第二天一早便發現自己的磁懸浮跑車沒了,嚇得冷汗直冒,趕緊四處尋找,最后僅發現車子還在原地未動,只是被涂上了一層隱形的顏料。無疑,這是孩子們的惡作劇。
如果未來資源短缺,人們連糖果也沒有原料生產了,那么萬圣節估計又是一番奇特的景象了--陣敲門聲響起,主人打開門,只見一個沒有任何裝飾的兒童站在門口,用懇求的眼神望著他:“先生,今天好歹是萬圣節,求你給我一點面包吧!”“對不起。”主人毫不客氣的地回絕了。“我們家只剩半袋子面粉了,全世界都在鬧資源危機,哪里還有多余的食物給你們過節呀!快走吧!”孩子們失望地離開了這戶人家,什么也沒有做--他連制造惡作劇的東西都沒有了。幾年后,因為資源危機,萬圣節被廢除,成為了歷史。
或許,以后的萬圣節還會增加更多的規則。萬圣節到了,路燈被緊急更換,整條大街變成了“杰克燈”的海洋。而在大街上要糖的從孩子變成了大人們,一個個身材高大的“妖魔鬼怪”們敲開大門,從孩子們的手中接過一把把誘人的糖果,也玩起了“不給糖就搗亂”的游戲。萬圣節成了親子互動的時間。
在今年的萬圣節,我也收到了巧克力。不知未來的萬圣節到底會成為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