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元宵節日記600字三篇
篇一
要說今年的春節,細雨綿綿,放煙花爆竹的人也少了許多,但是元宵,聲聲震破天地的爆竹聲又響起來了。
甩炮大戰
我才剛吃完晚飯,丁鈺就叫我下去放鞭炮,這么棒的事情,我當然是不會拒絕的啦!
剛走到樓下,“砰”的一聲在我耳邊響起,樓下真是孩子的天地啊,有一二年級的、也有五六年級的、還有初中的。丁鈺把甩炮拿出來,和我們大家一起玩。“砰”“砰”“砰”的聲音回蕩在我的耳邊,可剛開始的玩竟然變成了陷害。我小心翼翼地躲著,可是,鞭炮就是跟我作對,我剛往前邁一步,腳下就響“砰”的聲音,隨后,那些他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哭笑不得,一找準個目標——李耀陽,哈哈,他正在地上找甩炮呢!為了不傷到人,我往他的右邊一扔,他被嚇得跳了起來,隨后,我大笑起來。
搶奪煙花
甩炮玩夠了,我們就開始放煙花,可是目前“煙花的主要發源地”可是在丁鈺那里,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搶奪煙花大戰”。
剛開始的搶奪真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李耀陽和鄭凡業都拉著丁鈺的袋子, 還苦苦哀求在著丁鈺。“姐姐,你就給一個吧,我求你了。”“姐姐,我就只玩一個,好不好?”可此時的丁鈺卻是鐵石心腸,說不給就不給。他們見不行,就找來了“香蕉樹首領”(真名逍遙幅),可這“首領”還有些本事,他沖著丁鈺吼了幾下,然后從丁鈺手中搶走了。之后,不斷有人來“搶劫”,我和丁鈺都快變成“窮光蛋”了。可我倆還有一些“家產”,就趕快拿出來放,不一會兒,煙花飛上了天空,變成五顏六色的了。
毀壞“*網”
煙花爆竹都放完了,可我們還是不想回家,就到處找好玩的東西。
我和丁鈺還有李耀陽發現了“*網”,但是這是“人造*網”,可是我們小區的某個壞蛋用自家的線搞的惡作劇。我們一發現這些,就開始毀壞“*網”,我左踩踩,右踩踩,但是有時也被“*網”困住了。“這里還有‘*網’哦。”“這里也有哇。”我們到處找尋“*網”,找到了就毀壞。
完了兩個多小時,我們都汗流滿面,但還是不夠盡興,可是半路殺出個家長來——我們被“攆”回家了。
篇二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們學校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元宵喜樂會”!在那天,我們歡天喜地地組織了許多活動,玩得可開心了!
“呀,別吹爆了!”女生們大叫道。原來是楊昊搞的鬼,他故意把氣球吹得很大,再來嚇人。教室內外,全是同學:有的在準備節目,有的在貼燈謎,還有的在吹氣球,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呀!我專心致志地裝飾著教室,不時能聽到同學們清脆的笑聲,看到他們蹦跳的身影。過了一會兒,外面傳來了一陣吵鬧聲。
“切,你們班的燈籠沒我們的大!”黃楠大叫道。
四班同學立即反駁道:“我們的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呢!你們的哪有我們的漂亮?”••••••
忙碌了好一陣子,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教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
到了第二節課,鈴聲剛剛躍入耳中,同學們蜂擁似的圍上來猜燈謎。他們一個個緊盯著謎面,有的愁眉苦臉,有的豁然開朗,還有的在和別人討論著。大家能猜出謎底都絞盡腦汁。我也不甘示弱,沖出人群,來到了六年級八班門前。“青皮包白肉,像個大枕頭,莫聽名字冷,熱天菜場有。(打一植物)”這是什么呢?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青皮包白肉”會不會是蘿卜呢?不對啊,“莫聽名字冷”這句證明不是蘿卜,那是什么植物呢?聽起來“冷”的字:涼、冰、雪••••••都不對!我抓耳撓腮了半天,也沒有一點頭緒。忽然,我的直覺告訴我是冬瓜,因為“熱天菜場有”,冬瓜皮是青的,肉是白的,的確像個大枕頭,名字聽起來是“冷”,而且正好在夏天可以吃!“一定是冬瓜!”我高興大叫。于是興高采烈地去兌換獎品,果然不出我所料,謎底就是冬瓜!我一蹦三尺高,心里像吃了蜜一甜樣。我蹦跳著歡呼著回到了教室。
這次元宵節,我們玩得真開心,直到現在,只要一想起錆燈謎,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靜。
篇三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
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里漂浮著白白嫩嫩的元宵,騰騰熱氣暖著每個人的心。爸爸指著它們說:“吃元宵的學問也有不少,四個代表四喜臨門,八個代表八面玲瓏,十個代表十全十美……它們可是寄托著人們無數的心愿呢!”帶著這些美好的祝福,品著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們家的猜燈謎比賽也拉開了帷幕。媽媽不緊不慢地讀出了謎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詞。”我腦筋一轉,竟與爸爸同時報出了正確答案:“高消費!”媽媽贊許地點點頭:“不錯嘛,腦袋很靈活,每人獎一個元宵!”我暗自得意:這個我在網上看過,現學現用。接下來,我也嘗試了一回考官的滋味:“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這下可把爸爸媽媽給難倒了,我搖頭晃腦地公布了謎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謝’。”聽了這個答案,他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隨即,銀鈴般的笑聲便久久縈繞在我家上空。這時,絢爛的煙花綻開了笑靨,映得人間溢彩流光。好像在點綴元宵佳節,又好像是在慶賀虎虎生威的嶄新的一年……
元宵節歷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傳統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擴展的。起初只是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流傳至今。這個傳統節日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載體。它讓平時不能經常見面的親朋好友們能有一個機會聚在一起,共享天倫。傳統食物元宵那圓圓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地對未來一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元宵,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你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聯結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梁,你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馨;元宵,你是閃耀在雄雞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啊,我愛我們的節日——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