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春節日記600字3篇
篇一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中心,其春節民俗更是源遠流長。我們濮陽地處中原,有“中原龍鄉”之稱。春節在濮陽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是十分盛大的節日。
照濮陽的老規矩,春節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就開始了。
春節是一個忙碌的節日,這突出體現在了春節的準備工作上。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大都是為了過一個圓滿的春節。
過春節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在民間,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人們稱他為“司命菩薩”“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就要上街買麻糖、糖果和其它的祭灶 用品。祭灶時,要先把舊的灶神燒掉,貼上新畫像,意為給灶神換新衣。之后下一步是敬香,并把芝麻糖粘在灶王的嘴上,還念念有詞:“您是一家之主,到了玉帝哪里,好話多說,壞話不要說,求您 保佑全家平安。”之類的祝福。
第二步是掃塵。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就是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走。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財神爺在人間檢查時對有過失的人都會在墻上畫一個記號。 之后玉帝就會派天兵下凡來對有過失之人進行處罰,所以等大家把財神爺打發上天之后,就會立刻進行大掃除,清除掉這些標記。
除了這些風俗之外,貼春聯、放鞭炮、貼門神、拜年等有趣的風俗習慣這么多年來一直雷打不動,流傳至今。這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就像一只小舟,載著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過,飄呀,飄呀,飄 過了這歷史的長河。希望它能載著我們的記憶,繼續漂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可以共同品味這些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篇二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就要盼到春節了。
離春節還有六十天時,我就開始盼望春節早一點到來,真恨不得今天就是大年三十。我這么渴望春節早點到來,理由十分簡單:能攻拿到大把大把的壓歲錢,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還可以好好地享 受各種各樣的美食。這簡直太令人向往了。
每年的春節,我總是能拿到好多的壓歲錢,再把它們小心翼翼地藏起來。前年拿1000,去年拿20xx,今年拿多少呢?是2500,2800,還是3000。我躺在被窩里就再想這個問題,隨然說理春節還有八十 天,但我已經開始在分配這些錢了,1000元給爸爸媽媽用,其他歸我私人所有。買書、買自己喜歡的小飾品……想到這兒,我躲在被窩里偷偷地笑出了聲來。真盼望春節早一點到來,讓我早一點拿到自 己的壓歲錢。
還有,就是穿上自己幾天前掛在衣櫥里的新衣服。每天晚上我總是要看一眼新衣服,每天都在想穿上新衣服給大家看,炫耀一番。無奈媽媽不讓,只能在鏡子前穿給自己看。真盼望春節早點來,讓我 可以穿上那套想了已久的新衣服。
最后,那就是可以大飽口福了嘛。平時不準吃得糖果啦、油炸食品啦……在春節統統“開禁”,我可以好好地吃夫子廟那些誘人的小吃,一想到色香味俱全的小吃,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心里一 陣竊喜,心想:過春節真好!朦朧中仿佛看見了自己左手拿著一串紅得發亮的冰糖葫蘆,右手拿著一根熱氣騰騰、金黃金黃的油炸雞大腿。
篇三
今年的元月二十五日是農歷的大年三十,再過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幾天前,爸爸就開始置辦年貨,超市里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收銀臺前排起了一條條長龍,超市里的人好像要把所 有能買的東西都買回家,媽媽就在家里打掃衛生。
大年三十的上午,我穿上剛買的新衣服,爸爸媽媽帶我去爺爺家拜年,中午在爺爺家吃完團圓飯以后,又去姥姥家拜年。大年三十還有一項重要的節目,那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
我對春節聯歡晚會不怎么感興趣,卻非常喜歡放炮。在爸爸置辦年貨的時候,我就纏著爸爸給我買了一些炮,有擦炮、糖果炮、二踢腳和花炮。擦炮放起來最簡單,擦一下再扔出去就行了。糖果炮放起 來最安全,用打火機點一下在扔出去。二踢腳放起來雖然有點危險,但放起來很刺激。花炮最適合晚上放,放起來很好看,五顏六色的煙花把晚上照的像白天一樣。
春節期間油田最美麗的地方就是五一路了。街道兩旁的樹木,都用紅色的彩燈圍起來,張燈結彩。遠看,像兩條舞動的長龍,近看每一棵樹都像一朵紅色的荷花。在油田的中心,那個象征著河南油田的 標志,也被五顏六色的彩燈裝扮得五彩斑斕。標志周圍的一圈梅樹,也披上了好看的彩燈。四周,插著“歡度春節”四個大字,許多人都專門來這里拍照,熱鬧非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