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中秋節(jié)日記500字3篇
篇一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往日的月亮,如同一輪皎潔的銀盤,月光灑下來的一絲絲光亮,顯得格外耀眼。可是今年的月亮好象害羞似的,一連幾天都躲進了滾滾的烏云里,下起零星的小雨。
中秋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jié)、八月半、月夕、月節(jié),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jié)。
中秋是當然要吃月餅的。
相傳,元末明初時,正值一年的8月15,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在一起吃月餅以示慶祝。從此以后,就正式叫月餅了。
但是有喜也有悲,幸好結局有驚無險。經(jīng)過是這樣的:
早上,我們家的狗(仔仔)不知為什么,突然跳到了床上 ,爸爸嚇了一跳,就用了獨門絕技——無影腳。把仔仔踹到了地上。突然聽到了它尖銳的嚎叫聲,那聲音撕心裂肺。一看,它的左后腿好像是斷了,輕輕一碰就疼得鉆心,讓人心疼。于是乎,我們趕緊穿上衣服,顧不得外面稀瀝瀝的小雨,飛也似地趕往寵物醫(yī)院。好在醫(yī)生說只是肌肉拉傷,靜養(yǎng)幾天就會好轉起來。
中秋節(jié),有喜也有悲。
篇二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這一年的中秋節(jié),是我最難忘的一次。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節(jié)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于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只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習俗有:賞月、供瓜果、吃月餅、拜月亮、拜土地神……中秋節(jié)的另一個起源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中秋是秋報的遺俗。
今天,各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家也不例外,大家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說說笑笑。大姨、媽媽和姥姥在拉家常、大姨夫和姥爺在討論國家大事,我們在講學校里發(fā)生的趣事……熱乎乎的飯菜上來了,第一道菜是魚,象征征著我們全家年年有余;第二道菜是餃子,餃子里包著硬幣,這道菜有兩個寓意,第一個意思是全家團團圓圓,第二個意思是誰吃到硬幣,誰就會財源滾滾來。中秋節(jié)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餅了,姥姥早就做好了一個特大號的月餅了,我們共有9個人,所以要切成10塊,因為我們要供給月亮一塊月餅。我們有滋有味,細細地品嘗月餅,這叫吃團圓餅。這就是我最難忘的吃團圓飯。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去屋外賞月。一輪明月高高地懸掛在天空,那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真不愧于皓月當空的美稱。
月亮很亮,亮得像一盞燈;月亮很圓,圓得像一個玉盤;月亮很大,大得像一座燈塔。月亮周圍有些云霧,有時像月亮的面紗,有時像月亮的小孩子。我們一邊吃月餅、我們一邊賞月,那真愜意呀!最后,我們把西瓜切成花形,和其他水果一起供給了月亮,這是為了保佑我們全家。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jié)!
篇三
今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表哥同同一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節(jié)。
上午,我們大家一起開車去了保利公園九里,看了他們在那兒舉辦的“國防兵器展”。在去展會的路上,窗外綠樹成蔭,高樓林立,特別是馬路中央那條長長的、火紅火紅的花墻,哇,真漂亮呀!
終于,我們到了展會現(xiàn)場。剛進大門,一架暗灰色的戰(zhàn)斗機進入了我的視線。走進一看,我發(fā)現(xiàn)這架戰(zhàn)斗機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殲——10戰(zhàn)斗機呀!通過飛機旁的簡介,我了解到它的機長是14。75米,翼展8。78米,機高5。3米,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戰(zhàn)斗機,可配備我枚導彈,太厲害了!在展會里,還有各種各樣的裝甲車、巡邏車、救援車,其中,我最喜歡YLGA——1型8X8公安應急處突車,因為它有一身泛著藍光的盔甲、一支烏黑發(fā)亮的槍管在車頂,它的威力一定很強大!后來,我還看到了航空母艦以及其它艦艇的模型。
通過這次展會,我了解到了許多軍事方面的知識,知道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由海軍、陸軍、空軍、武警、民兵和二炮等部隊組成的。看完展會,我感到了祖國的強大。聯(lián)想到最近發(fā)生的x事件,我認為我們一定會守衛(wèi)好祖國!
晚上,我們整個大家庭在一起吃了個中秋團圓飯。飯后,大家還一起來到西北湖賞月、散步。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和同同一起玩起了卡丁車,爸爸和爺爺也忍不住參與了這個游戲,真是兩個老頑童!
這個中秋節(jié),我學到了很多國防軍事方面的知識,還和家人一起吃飯、賞月、游戲,又收獲到很多的快樂,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ji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