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包粽子的日記400字左右
篇一
端午節那天,全家起了個大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的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外婆瞥瞥那不象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耐心的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里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卷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顆棗,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在給他系上要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此時此刻,我終于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篇二
這次放假回家前,媽媽買了好多的江米和蜜棗,說要回姥姥家包粽子,我問媽媽會包粽子嗎,媽媽說大姨這次放假也回姥姥家,原來是讓大姨勞動啊!
吃完早飯,姥姥就開始把米泡上了,吃完飯開始煮葦葉,姥姥說煮過的葦葉干凈并且有韌性,我經常吃粽子,卻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包粽子,所以就在旁邊看著,順便幫大姨遞個蜜棗,拿個包粽子的繩等。
大姨包的真快啊,只見她把兩片粽子葉排到一起,卷成漏斗型,把江米放進去,放一個蜜棗,再裝進去一些江米,然后用粽子葉蓋住,用剩下的粽子葉圍著江米繞一圈,再用一片粽子葉纏一遍,防止有江米漏出。大姨讓我試試,我拿起粽子葉,學著大姨的樣子,前面步驟都沒問題,可是把粽子葉蓋住后,怎么繞怎么纏粽子都不聽話,最后以失敗告終,難怪媽媽和小姨、妗妗在旁邊看著,都不動手,原來包粽子是看著容易,包著難啊!
一上午大姨包了一百多個粽子,煮了兩鍋,我吃了三個粽子,中午飯都吃不下了。
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坐在圓桌旁,討論著怎樣過端午節,忽然,我想到一個主意,就說:“我們自己包粽子,自己吃,怎么樣啊?”“好!”爸媽齊聲回答。
我們把包粽子的外殼,去買來,就開始包粽子了,先把洗凈的糯米放入盤中,再加上輔助材料,進行攪拌,等白色的糯米變成黃色就行,再把殼包成一個造型,把糯米放進里面,壓一壓,再把另一個角上多出來的一點殼把它包到里面去,就可以了,一個粽子完成了,最后,告訴大家包粽子可難包了,包的不好就要露餡,而且要掌握技巧,我可不會包,媽媽會包,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包來包去,根本就不會包,但是,還是混進了鍋中,蓋上了鍋蓋,就開始煮了,一分鐘、二分鐘、十分鐘、四十分鐘……,哎,終于煮好了,沒等媽媽拿上來,一陣香氣已經不由自主地向我撲過來了,媽媽把粽子端了上來,我連忙抓了一個,就開始吃,吃一個,兩個,這是,爸、媽突然大笑起來,我很奇怪,他們為什么笑,爸爸說:“你自己看看鏡子。”我走到鏡子面前一看,呀!我變成了一個小花貓。
希望端午節永遠留在我身邊,這樣天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