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包粽子的日記200字
篇一
因為馬上要過端午節了,所以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奶奶給我們做榜樣。奶奶先拿起兩片粽葉,將它們疊加起來,折疊成漏斗狀。我們照著奶奶的樣子做了起來。接著,奶奶把事先準備好的米裹好肉,放入“漏斗”中,用勺子把陷壓實。聞著香噴噴的味道,又使我們提起精神,因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嘗嘗自己的“勞動果實”了。然后,只見奶奶說:“現在我們要將上端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粽陷,用手捏出尖角,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陷兒,不要留有縫隙。”我們聽了,連忙按照奶奶的話,一步一步地包起粽子來。最后,用繩子將粽子緊緊捆住,并在粽“腰”處扎緊打結。奶奶還強調,一定要扎結識,不然在煮的過程中會散開。
篇二
今天,媽媽教我包粽子。
我們買來粽葉和糯米,開始包了,我們把粽葉和糯米洗干凈了之后,先將粽葉卷成圓三角將米添進去,中間還可以放一點餡,放核桃仁,杏仁,蜜棗……
添滿了之后,用上面長的葉子把上面蓋住,如果那兩個角露餡就可以用一個小竹葉再三角型周圍圍上一圈,注意;要包緊。再用一根棉線再上面圍上幾圈,一個小小的粽子就完成了。
篇三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你看,奶奶卷起袖管坐了下來。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竹葉,左手一扭,右手一轉,竹葉攏成了一個喇叭。我在一旁幫著把米和肉放到“喇叭”(是說粽子)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兩片葉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個線頭,另一頭用牙齒咬住。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線一圈圈繞在粽子上。嗨,一只像樣的粽子包成了。一個多小時后,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篇四
明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到婆婆家包粽子,可我不會包粽子,我只想馬上吃到粽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里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里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里是紅紅的棗,還有的是豆子,高高的桶里放滿了粽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后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后扎緊就可以了,可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粽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篇五
“端午節”小長假到了。奶奶拿出一些蘆葦和糯米、紅棗,準備包粽子。正巧,媽媽和我都忙完了,就過去幫忙。
我這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比較小心,我先選了三片大些的葉子,用水醮了醮,然后圈出了一個小小的兩邊有開口的“枕頭”。接著把其中的一個開口用手封起來,再把糯米、紅棗放進去,最后拿一片蘆葦包在上面,封上口,把線繞在粽子上,一只“枕頭”粽就包好了,可放到籃子里一看,跟奶奶包的差遠著呢,簡直就是“四不像”。我很不滿意,再包一只,比上一只好看了點。有志者,事竟成,小小的粽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經過努力,我的粽子越包越好,我很高興。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成功,我們都要付出許多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