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日記200字5篇
篇一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屈原跳江后,有些漁夫去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人把粽子扔進江里,為了讓魚蝦蛟龍吃飽,不要吃屈原。
端午節 所以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做法很簡單:先在糯米上放材料,把糯米做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艾葉包好,蒸上一會,粽子就做好了。
每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我把各種東西放在糯米上,媽媽把糯米做成立體三角形,爸爸用艾子葉片包好,最后放在鍋里煮。粽子就做好了,聞一聞,香氣撲鼻,吃一口,甜而不膩。
這一天,人們還要賽龍舟,就是比賽劃龍形的船。可是我只是在電視里看過,沒有親眼看過這么激烈的場面,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親眼去看。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節日!
篇二
我的家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千年古城——壽州。春節,端午,中秋是我們那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家長都會親手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荷包,里面裝滿香草,然后再用紅絲線扎住包口。白天孩子會把荷包掛在脖子上,晚上孩子睡覺時,再將荷包拿下放在枕頭下。一絲絲香味會慢慢擴散整個房間。家鄉的老人都相信,這種香味不僅能驅逐蚊蟲叮咬,同時還能避邪呢!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一件最開心的事,那就是吃粽子。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粘軟的粽子和可口的飯菜。不一會兒,我的小肚皮已經被撐的像個小皮球。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吃端午節的粽子。
篇三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篇四
今天早上,媽媽給我蒸粽子吃。粽子一般有兩種形狀,一種是三角形,一種圓形,都是我們常見的粽子形狀。粽子用荷葉包著,再用幾條線把荷葉捆住,不讓荷葉分開。
粽子蒸好了,媽媽用剪刀把線剪開,再把荷葉一層層剝開,荷葉里面是白白的,黏黏的粽子,我連忙拿了一把勺子,吃了一口,發現里面還有小小的黃豆,金黃的蛋黃,油油的豬肉。
我一口接著一口吃,因為太好吃了,粽子一下子就被我吃光了。
粽子真好吃呀!
篇五
今天,我在徐老師家做作業,午飯吃粽子。
我們每個人拿一個香砰砰的粽子,大家片迫不及待地解開繩子,用筷子一夾,粽子就塌了一方,露出了白白的來,啊!徐老師叫了一聲,粽子沒燒熟,我們就不吃了,覺得好可惜啊!接著就吃香腸,玉米的,老師就去對面買了4個大包子,拿來的時候,我們菜都吃飽了,老師自個兒吃起包子來,我們就放下筷子,上樓玩了,我玩了打乒乓球,還看了電視,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老師上來了,她叫我們寫字,我就回來認認真真地寫字了,寫到不會的時候,老師就仔細地教我們,我們很快就把不會的字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