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小院心情日記
這個春天在我的小院里不再潦草,她的腳步放慢了,駐留在小院一角,靜靜的,像子夜的花輕輕地綻放著。
往年的春天似乎和小院無緣。那幾竿被稱為“修竹”的竹子任季節(jié)怎樣變換,總是著一身淺黃色的衣裝。那幾棵椿樹轉(zhuǎn)眼就落下厚厚的葉子,我們總是在望見落葉時,才恍然發(fā)覺春天和我們擦肩而過。沒有蜂飛蝶繞,沒有花紅柳綠,沒有燕語呢喃,我們就這樣被春天遺棄了。甚至沒有多少蒼蠅來光顧。偶爾的一只小鳥也是停留不了多久就遠去了,留給我們的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寂寞的背影。
郁達夫在《春愁》里說:“對于春,非但感到了恐怖,并且也感到了敵意,這當(dāng)然是春愁”。對住在小院里的人們來說郁達夫的這種“春愁”是無從談起的。整個春天就像拂過耳畔的風(fēng),抑或是孩子在草稿上亂涂的畫,不經(jīng)意間就被大自然替換成灼熱的夏季。綠是一種招展的綠,人勤地不懶,當(dāng)土地被我用鋤頭翻起時,雖然我知道它是一塊肥沃的地,但我總怕石頭太多,我會面對滿眼的焦枯。誰知一場春雨就把整個院子的綠意催出來了!廊前的雨滴答時,我仍在為土里的種子祈禱。幾天后艷陽出來了,那菜花上居然見到了蜜蜂,一種淋漓的光彩在葉片上閃耀。種子也難耐寂寞地探出頭來,一場纏綿的雨讓院里的菜地生動起來,春真的沒有辜負我。
“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過慣了被春遺忘的歲月,猛然間她有聲有色地來到跟前還真不習(xí)慣,有誰知道我的喜悅有多少呢?當(dāng)春天在眼里不再潦草時,我也看到了收獲的希望。原來這雙手是可以改寫整個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