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心情日記
回憶突然而至,關于漸行漸遠的童年,關于日漸模糊的背影,關于那一去不復返的美好舊時光。
它的名字,叫作“小時候”。
小時候,常被派遣去給本家一位曾祖母送飯,曾祖母和藹慈祥,見了我總是很高興地說:“哎呦,我的小重孫女兒又來了。”而我,卻嘟著嘴一臉不快:“人家又不是蟲子,干嗎喊‘蟲孫女’啊!”小時候,以為啤酒上面飄著的是肥皂沫,看大人們觥籌交錯,甚為不解,所幸的是當時的小腦瓜沒有“靈活”到啃口肥皂嘗嘗;小時候,會把車票當飯票,心里納悶得很:為什么坐公共汽車還要吃飯呢?又不好意思問,那就等著吧,可是直到下車也沒吃到;停電的時候,吵著要看電視,大人不悅:“跟你說停電了呀?”我心里委屈:點上蠟燭看呀!
那樣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只在小時候。
小時候,午后的時光總是那么靜謐美好,不愿就那么睡去,于是在把奶奶騙睡后,躡手躡腳地溜下床,從糖罐里偷出白糖,在門口的大樹下引螞蟻,可以玩一個下午而樂此不疲。晚上爸爸接我回家,總是困得一塌糊涂,怎么也邁不開步,爸爸無奈,只得俯下身,我趴在爸爸背上,睡得香甜,奇怪的是,一到家,在溫暖明亮的燈光下,立即精神抖擻,再也不肯上床早睡,以至于爸爸懷疑我使詐,可是下次,情形依舊。還有,日記本里記的是“今天是星期三,明天就是星期四了”或者“今天我值日,我想明天就不是我值日了”,另有我口述,媽媽記錄的關于一種方便面的美味記憶。
那樣單純的快樂,只在小時候。
那樣的小時候,是透過玻璃糖紙看天空的顏色,是童謠里的稚嫩聲音,是雪白蓬松棉花糖的甜蜜滋味。
這是我闊別已久的小時候,是大多數孩子珍存的最清澈美好的年少時光。
只是,而今當我們在這里的時候,你們又在哪里呢?
時間的河流奔涌向前,也許,在記憶里它變成了散落的碎片,在時光的罅隙里偶或閃現。
小時候被鐫刻成一幀幀定格的黑白影像,封存于泛黃的相冊,被置于一個叫做回憶的角落,如果被那個已經長大的孩子,如同今天的我,偶然記起,輕輕捧起,撣落塵埃,翻開剎那,才被著色還原,重見生動流轉的彼時光景。如果我們不曾記起,那么,這些小時候的往事唯有繼續沉寂。
小時候去了哪里?他們一直在原處,只是我們走得太遠,忘了回去的路。在追尋的旅途里,有些尋著了歸宿,有些,則丟掉了最初。七堇年說,年華里,我們失卻的是一種心情。
也許,我們無法穿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卻可以選擇穿越心靈的歷程。那么,那些用純真栽培的花骨朵,即使有一天枯萎,在記憶的某個角落,仍有暗香飄來,仍有暖意萌動。
那么,何必心心念著“時光機”呢?我們就這樣,回到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