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年夜日記
今天是小年夜,卻沒有過年的心情。年,一種對美好的傳遞和交替,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也都只是輪回中的一瞥罷了。
中國的節日現在除了春節和中秋還具有濃重的中國風以外,其他的就更難找到往日的盛況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外國節日,被人們熟知并以很快的速度傳播開來,首當其沖的當屬情人節了,其次是圣誕節等等,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洋節日。
對于節日的慶祝,我沒有什么概念,外國節日之所以大肆其道的受歡迎,也許是源自它本身就具備的意義-------直擊心靈的自由、輕松、快樂原則吧。
它的主題是感性充滿人情味的,在這樣的節日里,你可以大聲說出你的愛,你壓抑半生甚至一生的情感。
它的表達是浪漫的,浪漫本身就是一種愛,愛是對生活的美的追求和向往的心,愛可以讓人充滿激情的活著,愛可以讓人不那么輕易就說放棄;
它的風采是真誠的,真誠的讓融入其中的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心,低頭審視自己的需要,讓自己有機會看清楚自己的方向和選擇。
盡管我這樣說,我卻沒有半 點崇洋媚外的意思,我也很喜歡過中國節,大年夜小年夜,家人團聚,歡慶新年的快樂也是外國人理會不透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吧。我比較喜歡洋節日的其中一點就是在于它能夠教會人們怎樣去表達感情,面對感情,鼓勵人們說出愛,表達愛。表達意味著有勇氣去面對,意味著有意愿去付出,同時也意味著一種舍之后的得。中國人是含蓄的,委婉的,可就是這樣的委婉,含蓄,古往今來又錯失了多少美好的故事呢。
結局是悲還是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的過程。若有機會說出愛,你會不會說出來?若你選擇永遠不說出口,你愛的人會不會一輩子都不知道你對他(她)的愛,那么一生無言凄涼的結局,對路上的人來說,究竟是悲還是喜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古老的傳統的中國風的節日在很大一部分人眼里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虎虎生威的年代卻沒有了虎虎生風的氣勢,終其結果恐怕是因為國內無與倫比的送禮風氣蒙蔽了人情天性,更別說還有很多因厚重壓得喘過氣的送禮而不惜以身犯險去走錯道了的種種了。
從中秋到春節,無一例外的送禮風在此時越刮越狂,從臨近到結束,跑壞了的鞋子,倦怠了的審美,疲乏了的心氣。人情大于天,讓原本快樂的日子變得沉重,情感萎縮到角落,落滿灰塵。天就這么陰沉著,灰蒙蒙的籠罩在歡愉的臉上,湮滅了笑容,再出門來便不得不戴上一張張厚重的面具,沒有表情的橡皮人拾著蹣跚的腳步穿行在來時的路上、
自由,向來是人們最重要的需求,問節日中的人們,你自由嗎?自由并快樂嗎?快樂并幸福嗎?
這是一片灰色的天,更是悲歡離合、窮富之差的生硬碰撞,硌痛了心,那一如生鐵的冰冷,彌漫在腳步匆匆的人的臉上、
這是一個安靜的世界,靜的聽得到自己的心跳。年未到,冬夜的風無聲襲來,將帶來祝福的火苗、吹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