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隊民情日記1000字
10月13日,我們村掛包單位保山市水務局一行5人到村里進行“掛包幫”“轉走訪”走訪、回訪工作,分三組對所掛鉤的貧困戶進行走訪。大家對扁里村的變化給予了肯定,近來加大了水利、人畜飲水安全、水泥路、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的建成,最直觀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來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實施危房改造,戶戶通水通電,農忙之余有了文化廣場活動場所,大學生讀書也有了長期的幫扶,路燈照亮了扁里,大家對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我們首先到了張光明家走訪回訪,他家正在請人建蓋新房,面積120平米,兩層基礎先蓋一層,第一層基本建成,詢問了他家的家庭情況、收入來源和眼前的困難,家庭主要來源與外出昆明務工的大女兒,外出6年了,每年節省1萬元給家里補用,茶葉收入0.5萬元,核桃收入0.3萬元,買黃牛一頭0.5萬元,但由于建蓋新房也還差點欠賬,貧困戶對目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有信心,時間過得最快,一聊一個小時過去了。
接下來,我們去了楊光福家,門沒有上鎖,主人不在家,經過幾番周折打電話,電話聯系上了主人在縣城打工,他父親在家采茶去了,請隔壁鄰居去找貧困戶的年邁80歲的老父親,等了20多分鐘,迎面走來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著一籮筐新鮮茶葉,他說附近有塊近一畝的茶地,他去采茶彌補家用,我們與他說明了來意,并與老人聊聊天,問問家庭生活和貧困情況。他說他家的貧困情況主要是2個孫女在上學,一個在普洱讀大學明年畢業,每年費用也要1.5萬元;一個在昌寧縣讀高一,學習很優秀。老人說很高興與我們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難,楊光福也只有外出縣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術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老人自己讀過小學,由于當時家庭原因沒有繼續上學,十分遺憾,現在2個孫女讀書很好,他很欣慰,滿足了老人家的心愿。老人說:“孫女讀書就像是幫我讀書一樣,家里住房條件差一些,不與別人攀比,暫時沒有能力蓋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幫助孩子完成學業”。我們了解了他家的困難,心里很感動,我暗自敬佩起這位80歲的老人,明道理重教育懂得感恩。我們鼓勵老人,明年大孫女畢業工作了,負擔就減輕了,您也可以享福了。我們告訴老人:“如果小孫女在讀書上有啥困難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幫扶,孩子考上大學一定與我們聯系,我們可以長期對孩子繼續教育幫扶,今年市水務局已經教育幫扶了村里11個大學生讀書長期幫扶,有困難一定打電話告訴我們”。老人激動的說:“你們是我見過的人品,素質的干部”,說著說著幾次落淚,我也忍不住落淚……最后我們陪老人去附近茶葉收購站賣了6公斤鮮茶葉,每公斤2.5元,老人說:“今天的茶葉收購價已經很好了,他采摘的是一牙兩葉的,很標準。”看到老人知足的笑容我們也為他高興,也深知掙錢不容易。
回憶白天與老人的見面,難以入眠,干脆坐起來寫這篇日記,我心里十分敬重這位年邁的老人,向他學習一種精神,一種家窮志不窮,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在我激勵我前行,我會找時間多陪陪這位老人,多關注這個孩子的讀書狀況,盡心盡力幫扶。我一定會在扶貧的工作中越做越好,務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