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6篇】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一
20xx年2月17日上午,4小區92棟131號居民李瑞江、李瑞萍來社區反映:92棟121號李華家在污水管道處私設卡子,使自家衛生間污水排放不暢,去廣原物業站反映幾次均未解決,與121號居民協商幾次也協商不通,希望社區出面解決。
我接案后與羅永剛、張新龍立即跟隨李瑞江到樓棟單元調查了解情況。經過3天的連續樓上樓下逐戶走訪,將情況徹底摸清。原來111號居民家下水管道經常堵塞,每次堵塞111號居民就主動找樓上幾家協商,共同集資疏通,但多次碰壁后,自己一怒之下出資疏通下水管道,并讓維修師傅安裝了“卡子”,后續二樓、四樓居民分別也在自家下水管道處也安裝了“卡子”。了解了具體情況后,考慮到居民的共同利益,及現實情況,為了盡量維護大多數居民的利益,我立即召集調解小組成員開會研究,最終形成兩種方案:方案一:說服一、二、四樓拆除“卡子”。方案二:說服131號居民李瑞江做出讓步。隨后我積極行動起來,再次找到李瑞江,稍之以禮,動之以情的溝通說服,經過3次的溝通說服,李瑞江最終同意自己疏通自家被堵下水管道,并將自家下水管道處安裝一個“卡子”。至此一起鄰里糾紛得到解決。
事后,我利用回訪的機會,又將相關幾家人召集到一起,宣讀了小區居民文明公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小區居民文明公約,維護好下水管道的暢通,做和諧鄰里。為爭創平安和諧社區盡一份力。
個人感想:通過這次鄰里糾紛調解,讓我再次認識到處理居民矛盾糾紛,一要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民情民意;二是認真對待居民糾紛,做到及時處理;三是根據居民感受按照情、理、法順序處理居民糾紛,這樣才能不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升級。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二
今天上午11點15分來到了34棟151住戶家,李剛彥在家他是個殘疾人。主要從事投寫網絡小說賺點收入。他知道我是社區工作人員后他就滔滔不絕的說了兩件事:一是他家是頂樓,衛生間、陽臺、廚房墻面因為漏水已經被泡得發了霉,確實讓人看的十分不舒服。第二件事是樓頂的天窗沒人管也沒上鎖,一下雨下雪,就從天窗漏到樓道里.樓頂上天窗的墻壁也被踩的臟兮兮的,物業清掃的也不及時。給物業反映了好多次都沒什么動靜,心理十分的郁悶,也不知道找誰去說。我告訴他可以去房產局申請房屋維修基金,讓咱們樓下住戶在申請住房維修基金表上簽字。之后拿上表格到物業服務站蓋章,再到我們社區蓋章完成之后,把表格送到房產局等待申請批準。如果有不愿意的簽字的住戶可以聯系我們,我們去做工作,因為他的身體不方便,我特意囑咐他的家人,幫他完成簽字的工作。如果需要,我可以陪他們去房產局去辦理這件事。李剛彥聽了心情非常激動,他說:好久沒有感覺到有人幫的滋味了。謝謝你們社區謝謝我們的政府呀!
入戶的感想:通過這次入戶,我感覺到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對居民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實社區居民,并不要求你為他辦成多大的事情。要的是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他們手中,讓他們有被重視被關懷的感覺。利用社區工作者的個案情緒疏導等,專業技術,使其找到解決事情的途徑。建立居民于政府之間的支持網絡,搭建起政府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溝通橋梁,和感情紐帶。把居民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去辦。處理好細節問題,將有利于社區的穩定和居民之間的團結互助,為居民營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三
4月13日接到梁書記的電話,我管轄的網格4小區96棟因電路老化需要整棟樓更換電線維修。由于是老樓房,沒有維修基金,因由業主自行籌錢維修。讓我做好96棟1至2單元的收費工作。
我接到電話后,忙完手頭工作已是中午下班時間,但是我還是趕到96棟挨家敲門,給居民講解做思想工作。1、2單元有4家出租,111號家阿姨年齡較大,腿腳又不好。211號家才買的房子對樓上居民不熟悉,其他業主白天上班都不在家,工作沒有進展。
4月14日下午7點,我又來到96棟,工夫不負有心人。162室是個熱心的同齡人,也非常擔心和著急。并答應幫著收繳1單元的費用問題。211室雖剛搬來,但是還是很愿意幫著做宣傳,讓2單元居民到物業繳款。
4月26日96棟162室居已收齊10戶費并交到廣原物業。我電話聯系了152室,因他常年在外工作,告訴他樓房電路老化問題,希望能配合工作,居民表示會跟已出嫁的女兒說此事。并將進展匯報給梁書記。
112室因常年也不居住,電話號也因更換無法聯系到,我計劃這兩天抽時間再入戶,看能不能從其他居民那得到聯系電話。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四
社區社保養老金認證今年五一過后就開始認證了。我想起了我負責的網格樓棟里72棟122號的陸春芬老人。老人今年85歲了,身體不好,走路不方便,又是高齡獨居老人。上月入戶跟老人聊天時老人問我什么時候開始養老金認證,我告訴她快了。因前陣子老人心臟不好住院了,這才剛出院身體很虛弱,不能來社區認證,于是我便到她家拿了她的認證本帶到社區幫她認證了。給老人送回認證本時老人高興地說:“謝謝!謝謝啦!”為居民送去方便,我心里也很高興!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五
今天來到了我負責的網格樓棟41棟521號的郭玉玲老人家。老人今年86歲了,身體不好,走路不方便,又是高齡獨居老人。上月入戶跟老人聊天時老人問我什么時候開始辦理社保卡一卡通,我告訴她下個月我一有空就來幫你辦。今天來到老人家中幫她復印好她的身份證,采集好她的電子照片后,就拿著資料幫她到紅山社保分局辦理社?ㄒ豢ㄍㄏ嚓P事宜。事情辦好后又去了老人家一趟,告訴她資料已經幫她交了等辦好后我會她送來,讓她不要操心換卡的事情了。老人高興地說:“謝謝!謝謝啦!”我突然覺得為居民提供她需要的服務,就算自己累點也很值得的。
社區民情日記之入戶心得篇六
20xx年5月23日上午,我接到趙甬副主任打來的詢問電話,4小區70棟居民孫先生正在趙副主任辦公室反映問題,因由70棟底商原辣手菜館轉讓后,新的業主重新裝修,以及排煙設備噪音擾民一事。與趙副主任通過電話后,我第一時間與居民孫先生取得聯系,詳細了解了事情經過。
新接手菜館的業主叫孫女士,基于擴大經營規模的目的,將原菜館隔壁的房間也承包下來,正好在孫先生樓下。孫女士打算將新租的店面改為廚房,十幾天來一直在加班裝修,同時廚房用排油煙機準備沿70棟3單元南墻安裝。這引發了以孫先生為代表的3單元住戶集體反對,理由一是裝修、油煙機噪音大影響休息,二是反對出店經營,三是對今后的衛生狀況表示擔憂,孫女士只好暫時停工,雙方僵持不下。孫先生為此向多個部門反映問題。
當天下午,我在了解情況后找到業主孫女士,同時請來70棟5位居民代表,在社區辦公室為此事專門召開協商會,聽取雙方意見,溝通協調雙方利益,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即排油煙機及煙道改從北墻安裝,避開單元居民的主臥室,油煙機使用超靜音設備,同時孫女士承諾晚上十一點前停止門前的夜市經營,加強菜館的衛生管理,確保樓上居民家中無蟑螂等四害出現。24日上午,我又和社區書記梁紅燕一同到菜館門前,與孫女士、孫先生一道實地查看現場,共同商量施工規劃,最終化解了這一矛盾糾紛,也消除了居民集體上訪的隱患。
思考:通過這一矛盾的處理,我心里有滿滿的成就感,體會到作為社區這一最基層組織,居民從以前的陌生、不了解到現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認可、接受,也折射出了社區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當然,前提是我們必須是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真心實意的為居民排憂解難。我想,只要我們把服務搞好了,就一定能贏得居民的歡迎和尊重,這也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所在!瓣P鍵在做”,撲下身子踏踏實實辦實事,自己無愧,居民群眾也看得見。
在這件事中,菜館游走于政策的邊緣,是否能隨意安裝排煙設備而不接受城管的監管值得思考;噪音擾民屢禁不止,社區這一級力不從心都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實踐找到解決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