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干部民情日記【六篇】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一
今天一大早,我們部機關一行9人來到**村,這既是開展“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以來的一次集中走村入戶訪民情活動,又是對部機關干部的一次農村社會實踐教育。同事們興趣盎然,一路都談論著農村這些年的新變化,探討著怎么與村民交心談話、開展調查等。我也算是個“老駐村”了,就在車上給大家簡要介紹了下**村的基本情況:全村6個村民小組、230戶、村民1009人,面積20xx畝,黨員30人,村干部3人。
到村委會與村干部進行簡短交流后,同事們就按照**部長安排分成了6個工作小組,帶上調查問卷和“惠農”宣傳資料,分別由一名村干部(或村務協管員)領著或摩托車代步、或徒步開始了入戶調查。今天的三坪之行,我共走訪了4組的29戶村民,或在家中細聊,或在田埂駐足,時間長短不一,對農村又有了新了解,也有幾點新感受。
感受一:農民素質在不斷提升。領著我到4組入戶
走訪的師傅,50歲左右,父輩般的年紀,以前當過村會計,對村里情況比較熟悉,個人也很健談,一路上先介紹了自家的情況:家里種了七八畝地,兩個兒子在外務工,村里國家政策落實的比較好,家里收入還過得去,小日子也很舒坦。談到“千百萬”活動,比較支持,村里今天安排他當“向導”引著我們到農戶家走訪時,積極應允,也不要求村里給一分報酬,只是愿意支持村里的工作。在做玻璃運輸生意的村民、等家中了解到,他們對于村里組織成立協會的事情比較贊同,也大力支持,協會每年還會主動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村里公共事業建設。走訪了29戶農戶,收集的10來個意見建議,沒有一個不感謝黨和政府農村政策好的,也沒有一個人提非分要求,反映的問題大都是幫助三坪村發展的。農民是樸實的,村民的素質也在逐步提高。
感受二:農村亟待發展農業產業化。三坪4組戶平種植面積8畝左右,家家戶戶都是傳統的水稻、油菜種植,組里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老化現象比較嚴重,還一定程度上依賴“靠天收”的現象。與村民談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大多對發展農業產業化還沒有很深的認識,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留在村里發展農業的比較少,
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等也不多,大多數還是滿足于傳統“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就是要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看來政府還需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多出臺政策推動,幫助村民做好發展規劃。
感受三: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需關注。走訪了29戶就有一半是“祖孫兩代”留守,父母在外忙于生計,兒童大多由隔代老人照顧。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于空白狀況,情感上缺少父母的關愛,可能產生心理障礙,還容易染上不良惡習;空巢老人遭受著精神上的寂寞和疾病的困擾。這些我相信不僅僅是個別現象,在整個中國農村普遍存在,影響著農村的和諧發展,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關心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快樂生活。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二
駐村人員:鄒所駐村:關嶺縣上關鎮三合村20xx.07.22
今天是星期二,我駐村工作組和三合村村支書主任等一行人分成兩組,任委員等相關人員到村委辦公室協調相關工作。就新的辦公用地的土地問題進行調解。對是村民用地的進行相關協商,達成協議。我在鎮鎮府等待手術對象,完成相關手術后。我們一行人匯合,集體到大山腳的唐詩卿家著相關的計生工作。一路宣傳黨的群眾路線以及對近期駐村工作組和村支兩委開展的工作向村民解釋,希望得到群眾的支持。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三
駐村干部 吳
**村換屆后不穩定因素較多,各項工作開展難度較大。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工作組堅定信心、滿懷激情、不等不靠,一邊走訪慰問掌握民情,一邊尋求突破口,力爭盡快打開工作局面。
通過走訪了解,**村的工作要想打開新局面,必須從最基層干部著手,建立一支有高素質的隊伍,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對齡老或對做群眾公益事業不熱誠的組干部進行調整。
**村沿江組是個大組,共 戶, 人。由于寨子大,人口又多,平時人與人之間相處矛盾較多,根據家族不同,行成了幾派。這種情況以村干部不團結有關。這個組就形成干群關系差,群眾不太配合政府各項工作,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駐村干部經多方了解,確定適合人選,首先做好每個村干部的思想工作,然后由村支書帶,領做好同村支關系較好的群眾知名代表的思想工作。村主任介紹:目前組長的后選人,就是這個大家庭的人。當我們上門找這個知名代表談話時,他情緒特別激動,不贊成我們的觀點,還說我們是在放虎規山,要出亂子的,沿江組村民不團結就是我們準備推薦的人所造成的,他是一顆老鼠屎,搞壞了沿江組的發展,前年找上面領導解決四萬元錢來修通進寨(組)公路,要占他家土地,他不同意,才沒有修成,路沒修成四萬元錢就沒有得到,這種人還要拿來當組長,必定出亂子,多數群眾都不同意,不信就開群眾會選,百分之八十的群眾都不會選他。我插話說:你講的這些情況,我們根據走訪了解都知道了,所以我們才來找你,和你交心談心,做你思想工作。你為何不換種方式來理解,既然他是一顆老鼠屎,有實力的老鼠屎,他能搞壞一堝湯,我們為何不去引導他,在煮湯前擇出來變成有機肥料去種菜,那么這顆老鼠屎就變成了人類的功臣,你所講道由于他的不支持,通組路沒有修成,為何不推薦他來領頭修,你們知名人士去協助,那就沒有人阻礙,公路就能修成了。要發展先修路,修路占地靠群眾支持,群眾不拿出土地,就修不成路。式問?假如有政策幫助修你們這條通組路,他又阻攔你又有什么好辦法。我們這樣做又能解決你們長期以來的派性矛盾,座近為親,遠水救不了近火,大山小事靠的是寨上弟兄叔子幫忙。你仔細想想,我講的對不對。經過村支書袁鳳昌,駐村干部羅林,又分別耐心做思想工作,我又打電話是他的朋友,在電話中做他思想工作。最后他完全贊成,還拿酒來和我們喝,最后他說了一句話:化腐朽為神齊,全力配合支持我們工作。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四
縣委常委、武裝部長
20xx年12月22日。早晨7:00起床,洗漱完畢,站在窗口,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已然變亮,感受著微風吹動枝條的動靜之美,空氣是那樣地清新涼爽,人也感覺特別輕松。草草吃過早飯,我便領著副部長馮樹田和政工科幾個干事來到下喇叭鄉凍牛坡村進行了調研。下喇叭鄉位于山陰縣的西北方向,低處山區,緊靠虎山線,境內地形梁峁起伏,溝壑縱橫,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凍牛坡村位于鄉所在地西約五公里處,總人口764人,總耕地面積5095畝,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僅3433元。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又沒有礦產資源,村里產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干部下鄉住村活動開展以來,如何為農民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真正使干部下鄉住村活動見到實效、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是我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因此進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戶走訪。通過座談、走訪了解到,凍牛坡村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高速公路占地出現了矛盾隱患造成了不穩定;二是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戰斗力不強。走訪中看到李培祥、李懷珠兩位老黨員家居簡陋,生活十分貧困后,我當場拿出了1000元送到了他們手中;對高速公路占地糾紛戶進行了協調與調解,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問題,找根源找和解結合點,經過調解,多數村民表示愿意協商解決自己的問題。1
座談會上,不大的村委會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著村里的困難和發展思路,近距離的接觸,使我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樸與親情,軍民之間,官民之間在那一刻已融為一體。我圍繞期間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等話題,與大家共同商討項目建設和發展規劃。并就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和困難,提出了四點發展思路:一要圍繞“水”字做文章,循著水路找財路,只有把吃水問題解決了,才能解決山區農村畜牧業發展的瓶頸;二要充分利用當地地理資源優勢,發展以養羊、肉牛為主的畜牧業。大膽探索“土雞”散養,通過規模化土雞飼養,使土雞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要做勞務輸出文章,發展打工經濟。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群眾進行勞務輸出,能穩定提高農民收益,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四要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快村種植業轉型步伐。
中午,在村民王二家,就著一盤蘿卜絲,喝著調和飯,吃著莜面窩窩,和老王拉起了家常。“這么多年了,沒想到今天有您這么大的領導能住在俺家的土窯洞里,真想不到啊。”“老王,全市開展干部下鄉住村活動,就是通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農戶,解民憂,幫助你們脫貧致富,轉變我們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一席話感染和打動了老王,也讓我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
凍牛坡村是我的下鄉住村聯系點,說實話,對于這樣一個貧困、落后的小山村,來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擔憂,但通過住村以來的所見所聞,改變了我的認識,也增強了幫扶的信心,感覺收獲很大,體會很深。
1、思路決定出路。當前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多是由農民自發而成的,形不成規模或規模較小,也缺乏長遠規劃。開展下鄉住村活動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抓調產、轉思路、上項目、興產業,制定切合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努力將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2、 在農村,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和一支戰斗力強的黨員干部隊伍,談發展和增收無異于紙上談兵。要在為黨支部輸送新鮮“血液”上下大功夫,培養后備人才,特別是要抓住這次村委換屆契機,把農村的致富“能人”選進班子,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推動村轉型跨越發展步伐。
3、農民思想的解放程度和觀念的更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產業的發展。在下午召開的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上,我向大家簡要傳達了重要講話精神和市、縣會議精神,看著大家聚精會神舍不得離開的情景,我深有感觸。我講的這些內容不是有多新,電視、報紙上都能聽到看到,但為什么村民愿意聽,關鍵是村民很少聽到來自上級面對面的聲音。如果我們每個下鄉住村干部,都能自覺做一名宣講員,把黨的惠農政策、發展信息、致富思路說給群眾聽,群眾不是會接受的更快嗎?
4、讓群眾得到實惠,讓群眾親身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這是群眾對干部下鄉住村活動的迫切期盼,也是檢驗下鄉住村活動成效的一項重要內容。干部下鄉住村聯系的都是貧困村,發展問題、增收問題、熱點難點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了的,需要我們發揮優勢、協調優勢,靠前服務,多下鄉,常住村,帶著感情解難題,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這實際上也是對我們干部作風的大檢閱。
天色已晚,由于明天縣里還要開會,便踏上了歸途。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座談會上與會人員提的許多建議,特別是解決山區農村發展難題的獨到建議,對我深有啟發,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只有經常深入基層,多和群眾面對面的交流,才能發現并運用群眾的首創精神,更好地開展工作。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五
今天是6月11日,天氣晴。
一大清早,工作隊隊員、村干部和村警早早的來到了二小隊村民托合提麥提·達依木家里。他的家里一共有七口人,兩個患病的老人,兒子因犯法被判刑,還有三個不滿16歲的孫子,的勞動力兒媳婦布合力其木也因交通事故導致肩膀骨折。我們一行到達老人家的麥子地時,聯戶長已經張羅了附近的鄰居在幫忙割麥子,微型收割機的聲音“嗡嗡嗡”不斷響起,夏收夏種正如火如荼進行。
工作隊成員張勇翔這已經是第三天幫助農民收割麥子了,到了地里,他熟悉的背起了機器,開始勞動。天氣很熱,他一會兒在核桃樹下弓著背收割,由于個子高,他得稍微蹲下一點才能效率的工作。不到半小時的時候,他的后背上已經浸滿了汗珠。看著他一邊擦汗,一邊干活的場景。在我旁邊站著的村黨支部書記帕麗達·沙吾提不禁感嘆:“小伙子動作越來越嫻熟了!”
放眼望去,地里金色的麥子悉數倒下,安靜的躺在太陽下沐浴著陽光。來幫助老人收麥子的,最小的是他們的鄰居阿不都米吉提·艾木都拉,他今年只有16歲。現場機器的轟鳴聲,還有勞動者揮灑的汗水,構成了一幅熱鬧的豐收場景。在一旁拄著拐棍的老人托合提麥提·達依木感動的直流眼淚,含糊不清的說著:“謝謝你們惦記著我家的困難,我實在是太感謝了!”聯戶長艾合買提·吾買爾還從自家地里帶來了新鮮的西瓜、杏子,分享給大家。休息的時間,村民、工作隊員其樂融融的在田邊聊天、吃西瓜。工作隊副隊長凱賽爾·達吾提直言道:“我們圍坐在一起暢談,特別有一家人的感覺。”
一早上兩個小時的時間,17個人同時幫忙,直到把家里的12畝麥子全部割完。結束了以后,我們又一同奔赴2小組的另外兩家人中去幫助夏收工作。整整的一個上午,所有人齊心協力幫助3戶困難家庭收割了21畝麥子。艾拉汗老人抓著我的手,說:“莎莎汗,就在這里吃飯,我去給你們摘新鮮桑梓吃!我家窮,沒有什么好招待你們的。”說完就自顧自的去搬梯子了。我們只好留下來,同老人長一句、短一句的聊起來。丈夫和兒子因觸犯了法律雙雙入獄,兒媳婦離開了家里,只剩下兩個孫子由老人撫養。說起這些來,老人情不自禁直抹眼淚,第一書記徐偉華輕輕拍著老人的后背,用地道的葉城維吾爾語溫和的撫慰著她,在一旁的維吾爾族隊員也表態道,會常常來看望老人,幫助她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往村委會返回的路上,工作隊員李漢頗有感觸,他說:“我們這次夏收志愿活動特別有意義,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幫助他們很累,但是很值得。”
短短三天的時間,駐村工作隊已幫助7戶困難群眾收割小麥87畝,接下來還將繼續幫助他們完成脫粒工作,全力服務“三夏”生產。我也在內心里為正在廣闊田地里,揮灑汗水、確保小麥顆粒歸倉的志愿者們點贊。正因為有了大家無怨無悔的付出,有了“舍小家 為大家”的無私情懷,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獻精神,才使得更多的困難戶豐產豐收。駐村工作隊的干部正扎根基層、心系群眾,不斷譜寫為民服務新篇章。作為一名女干部,我也會緊跟工作隊的步伐,牢記黨員身份,在這片廣闊天地,為巴什拉依喀村的發展做出努力!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篇六
再過兩天就是“七一”了,駐村工作隊每年都會到掛鉤點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紀念慶祝活動,前2天我向單位領導匯報了此事,領導非常重視,說要親自帶隊到掛鉤點開展活動,并按排我與掛鉤點支部進行聯系,將于6月28日到掛鉤點開展“七一”建黨91周年紀念慶祝活動,6月26日我將單位要到四隊支部來活動的情況與支部書記和隊長進行了溝通,支書和隊長表示非常歡迎,歡迎單位全體干部職工到四隊來一起共慶建黨91周年活動。
6月28日中午縣僑聯全體干部職工8人到單位掛鉤點芒允農場四隊開展“七一”建黨91周年紀念慶祝活動。到達四隊后縣僑聯主席就詢問了活動的安排情況,四隊支書將情況向單位領導作了介紹,之后按照四隊的活動安排,先是走訪慰問了3名老黨員,然后又走訪慰問了2戶特困,每到一戶支書和隊長都向他們介紹僑聯的全體工作人員,主席每到一戶都要做下來與他們拉家常、詢問生產生活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還親手為每戶老黨員和特困戶送上了慰問金200元錢,對于單位的慰問他們都表示感謝;之后我們又走訪看望了單位全體干部的聯系對象,共有13戶,每個干部走到自己的聯系對象家時都自掏腰包為聯系對象發放慰問金100元,共計發放1300元;走訪慰問完成后安照活動安排縣僑聯全體干部職工與農場四隊支部11名黨員召開慶祝“七一”建黨91周年紀念座談會。座談會由農場四隊支書主持,會上縣僑聯主席給全體黨員上了黨課,回顧了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還將前期四隊反映的自來水的改造和安裝藍球架2件事進行了說明,關于自來水的問題,水利局有關負人說農場的自來水要全部進行改造,請大家不要急,過一段時間就會來施工,關于藍球架的問題已向文體廣電旅游局的書記進行了協調,請他們今年內幫助解決;我傳達學習了省委書記秦光榮在全省開展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之后就是大家發言,座談會在愉快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大家暢所欲言,暢談黨的歷史,黨取得的偉大成就,暢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和黨在農村的好政策。
通過開展“七一”建黨XX周年紀念慶祝活動,宣傳了黨在農村的政策、宣傳了“四群”教育工作的目的意義,與農場職工進行了交流與溝通,與他們交了朋友,增進了干部與農場職工的友誼,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為今后開展好“四群”教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