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走訪記錄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一:
目前,全縣正在開展貧困村及貧困戶脫貧規劃,這是一項政治任務,關系重大。這項工作需要入戶統計各種基礎信息,任務量大,但我們必須走訪所有貧困戶,了解其住房情況、土地情況、子女情況等,找到其致貧原因及發展需求,為其建檔立卡,因戶施策,為編制脫貧規劃實現精準扶貧打下堅實的基礎。規劃編制中,難的是項目規劃的申報、新型經營主體或規模化產業扶貧規劃的編制。這需要將村子的實際情況了解清楚,選擇適合的項目。經過調研,我們村的劣勢在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土地瘠薄,種植業靠天吃飯;養殖業規模小、缺少資金,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全村貧困人口多,外出打工少;村民了解新政策、新項目渠道有限,有“懶得折騰”的思想觀念。我們村的優勢在于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班子,素質高,養殖業有一定基礎,附近有石城山森林公園等免費旅游景點,有幾個致富帶頭人。
在向前輩請教以及和村班子成員共同商議后,我對于重點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加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協助組建養殖合作社、協助建立綠色生態循環養殖觀光示范園、改建村民文化活動室等。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我會和村班子一起認真編制脫貧規劃,根據我村實際填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修建屯內路4.8公里,建設馬場屯到石城屯橋梁一座,修建涵管42座,更新村內無線廣播中心控制系統,申請路燈,設置垃圾箱等,爭取國家支持。
之所以要協助組建若干個養殖合作社,是因為我村有具備養殖技術和經驗的農戶,有一定的養殖基礎:1個養雞標準化養殖小區養雞2.4萬只,養羊900多只,養牛300多頭,1戶養大鵝800多只,1個家庭養殖農場中500只小笨雞,50只鴻雁,12畝水面的養魚面積等。但是現在散戶養殖,規模小,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可以由村支部牽頭,組建養殖合作社,產業扶貧資金,以若干戶養殖大戶為主體帶動貧困戶入社,實現規模經營,提高效益,帶動貧困戶增收。經過到木蘭興牧養羊合作社參觀學習,了解了運行模式,我們有了進一步的明晰的思路。
之所以要協助建立綠色生態循環養殖觀光示范園,是因為當前人們都很重視食品安全,農民房前屋后大都有個小菜園,可以用“私人訂制”的方式,進行“農地代種”和“畜禽代養”。“農地代種”是將農民的“小菜園”“流轉”給城市居民,農民為其提供綠色有機蔬菜;“畜禽代養”是私人訂制畜禽,為消費者提供放心的副產品。生態園更加突出循環生態綠色特點,采取“水稻地養鴨、玉米地里養大鵝、林中養小笨雞、橡樹籽喂豬、山坡地放羊”等方式。一方面可以為農戶解決資金和銷路問題,另一方面消費者可獲得綠色農副產品,免費獲得體驗種植和養殖的樂趣,農村免費住宿,免費游覽石城山、花砬山,免費采摘蕨菜、榛蘑等。
之所以要改建村民文化活動室,是因為村內沒有村民辦事和文化活動場所設施較落后,沒有供暖設備,不能滿足村民活動需求,并且閑暇時間村民文化活動匱乏,容易賭博;有些村民“信教不信黨”,不利于黨的工作開展。因此,擬改建廢棄小學為“村民文化活動室”,分為“村民事務代辦服務室、村民致富信息宣傳室、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室、圖書室”等,主要功能為:幫助村民代辦各種事項;宣傳黨的政策,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定期組織村民觀看致富經等致富案例,分享致富經驗,轉變傳統觀念,樹立脫貧信心,實現“扶貧先扶志”;聯系農科院專家來村講課,推廣農業技術,并組織成立合作社等新興主體,實現“扶貧先扶智”;組織開展黨員活動,提高黨員意識;開展文藝和體育活動,豐富村民文化娛樂生活;提供農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書籍。通過建設活動陣地,弘揚正能量,愉悅身心,營造良好的道德風尚。
此外,也要想辦法做好其他事情,建立新民村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店,淘寶店,統一平臺銷售和推廣農產品,宣傳石城山森林公園等;建立新民村信息共享微信群,邀請村民以及村在外工作、上學的人員加入,號召其為家鄉做貢獻,實現村民網上交流致富信息;統計貧困戶青少年學習需求,聯系有關培訓學校,實現教育扶貧;向農戶宣傳金融扶貧政策,爭取資金支持;聯系社會力量,幫助特殊困難人群等等。有了重點工作思路,心里有底了,但每件事都需要仔細研究,找到合適的人,做好項目規劃,時間緊,任務重,我必須只爭朝夕,努力!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二:
昨天接到縣委組織部通知說今天省委督查組要到xx鄉檢查指導駐村幫扶工作。為此,我們幫扶組全體成員放棄周末休息,從昨天就到村上,對近期所做的工作進行了進一步完善。據我中青班同學、民和縣委組織部張璽副部長說督查組到xx鄉召開座談會,是因為我們駐村幫扶組的近期工作比較扎實,是縣上專門確定的。這個消息無異對我們工作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鞭策。說句實話,近一時期我們幫扶組全體成員群策群力,真心幫扶,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我們走訪農戶,訪貧問寒,得到了村民們的普遍好評。
說完善工作,其實除起草書面匯報材料外也沒什么具體補充的。只是有一點令我們比較犯難,就是通知說督查組還要了解對重點村投入50萬元扶持資金的使用計劃。說實話,市里召開動員會的時候提過這事,但是我們心存疑慮,沒敢在村里公開講,只是在私下里征求村干部的意見建議。所以昨天我們召集幫扶組成員及村“兩委”干部,進一步探討和商議此事,暫時確定將5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興辦村級養殖場或種植專業合作社。因為xx村種植全膜玉米已具有一定的優勢,玉米秸稈資源豐富,且一半農戶自發搬遷外出,村里有許多閑置的耕地。前兩天征求村民們的意見時,大家也對興辦養殖場很感興趣。
按照通知要求,督查組說先到鄉上召開匯報暨座談會,然后去村里,所以我們幫扶組成員和村“兩委”干部早早趕到了鄉上。到上午十點多的時候,督查組才到鄉上,陪同檢查的還有市、縣委組織部的有關領導。會議在鄉黨委馬書記辦公室召開,會前我們已將書面的匯報材料和兩份簡報及民情日記呈給了督查組成員。督查組組長首先讓我匯報。因為組長說普通話,所以我也用生硬的普通話匯報,但不照本宣科念匯報材料。我盡量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匯報,生怕匯報長了讓人厭煩。他們聽的很認真,還不時地在本子上做記錄。大概十來分鐘,我的匯報完了。督查組長很高興,說從匯報和查看簡報及民情日記可以看出我們對村情了解得很透,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關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清晰,有想法,工作勁頭十足,希望我們繼續努力,扎實做好幫扶工作。市委段廣恩副部長也高度評價,說如果各村都象我們這樣開展工作,民和縣的駐村幫扶工作一定會一步一個腳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接下來他們向村干部問了幾個問題,但是看得出他們有點著急,可能是因為今天去督查的地方很多吧!臨走時,他們說這次就不去村上了。我們幫扶組人員面面相覷,似乎有點遺憾。我知道大家都認為我們的工作開展的不錯,所以說不但不怕檢查,而且真心希望他們去村上實地查看、了解。我想不去就不去吧!我們干工作也不是作秀。
在鄉上吃過中午飯,我們速速進村。今天的計劃是到小庫土社的田間地頭動員農戶加快秋季覆膜,因為眼看地要封凍,大家都很著急。到村上后,我們看到那塊地有人就去哪。村民都忙著整地,也準備抓緊覆膜。我們一邊宣傳動員一邊了解農戶家庭的基本情況,為今后的幫扶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在田間地頭走訪期間我順便打聽了一下這個社的特困戶,大家都說冶素來么和馬乙吉是最最困難的。冶素來么的情況我們上星期已了解,確實貧困,但馬乙吉的情況我們還沒有掌握,于是我們決定去看看。在村口我們直接碰見了馬乙吉老兩口,我們的老謝認識他們。馬乙吉老人衣衫襤褸,身背一破麻袋,老伴手提一把破鐵锨,跟在后面緩慢行走,咋一看兩個人幾乎象逃荒要飯的兩個老乞丐。我們問他們家在哪?他說沒有家,借住村里一外出人家的房舍。為了生存,他們今年種了6畝地,這兩天他們拖著病下地收割。我們問他們是否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時,他說因為交不起參合金,所以只為體弱多病的老伴交了。我說那你病了怎么辦?他說活一天算一天,只能邊走邊看,沒辦法。我們又問是否領取農村低保金,他在搖頭。聽到這里,我無話可說,如果這樣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還有誰能夠格呢?臨別時我安慰兩位老人說你們的困難我們知道了,我們一定會幫助的。回村主任家的路上,兩位老人衣衫襤褸的形象總在我眼前浮現。我在心里暗下決心,這次鄉上安排我們幫扶組調整村里的低保,我們一定要讓低保享受給這些最困難的弱勢群眾。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三:
上午十時許,我獨自入戶走訪民情。茍仁福,他是我結親幫扶的老黨員。從與茍仁福老人家交談得知:他家共6人,三代同堂,茍仁福與兒子茍文忠患病在家,兒媳外出務工,老伴年近七旬,由于茍仁福與兒子茍文忠長期患病,又沒有穩定收入,現負債420xx元。
一個小時后,我走進了茍仁輝家,茍仁輝身強力壯,妻子患間隙神經分離癥,家里家外由茍仁輝一人擔當。去年,茍仁輝種8畝烤煙,因種植技術較差,沒有好收成,今年,他租地種植烤煙40畝。
下午三點左右,我又來到茍仁 家,茍仁 ,三十來歲,身患頸、腰椎病,行走需用拐杖,妻子就近做雜工,供他吃藥,孩子上學和全家生活用,家境日子不好過。
三戶的共同點:病人長期在就近醫院診治,日長月久,患者病情加重,家庭主要勞力償失,家境貧困,三戶的共同心聲:希望老人、妻子與丈夫能有一個好身體,有一個幸福家。
在與他們交談中,建議他們一是要有信心,將病人送市級以上醫院確診根治;二是用好農業生產適用技術,科學種植;三是搞好家禽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