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干部下鄉扶貧民情日記
“今年駐村工作隊計劃為村里打兩口水井,預算得100多萬元,我們下午去找河南孟電集團方面談一談,看他們能資助多少錢。如果還有缺口,我們再去相關部門試試能不能爭取到一些資金。”拍石頭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郭壘一邊說,一邊翻看著自己每天記下的民情日記。
4月19日上午9時,當記者見到郭壘時,他正在和拍石頭村的兩名村干部開“碰頭會”,很多扶貧思路也都是在這樣的“碰頭會”上逐漸清晰起來的。作為駐村干部,郭壘來到拍石頭村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駐村工作隊由他和另外兩名隊員組成,工作內容只有一個——扶貧。
據郭壘介紹,用水困難是制約拍石頭村發展的瓶頸,要想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必須解決用水問題。由于水位連年下降,水井年久失修,拍石頭村的農田灌溉基本靠附近水庫放水,生活用水則靠水窖儲存雨水。駐村工作隊今年計劃協調水利部門打兩口深水井解決生活和農業用水問題,并修建配套管網,送水入戶。“這一項整體下來預計需要100多萬元。拍石頭村地處山區,地下配套管網的修建難度很大,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困難。”郭壘說。
在郭壘的民情日記上記錄著他每天的工作日志,也記下了村里33個貧困戶的基本信息。他根據精準扶貧原則,將這些貧困戶分成產業扶持、勞動就業、醫療救助、助學幫扶、低保兜底、集中供養、搬遷扶貧7個幫扶類別。拍石頭村作為輝縣市市委辦公室負責的扶貧點,除了派出駐村工作隊外,還安排有機關工作人員對村里33個貧困戶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我們就是開展扶貧工作的排頭兵,負責搜集信息傳給后方,以便制定精準的扶貧政策。”郭壘說話句句離不開扶貧。
作為輝縣市市委辦公室調研科科長,之前郭壘是坐在辦公室里和材料打交道,成為駐村干部要求必須食宿都在村里,深入基層群眾中去,這種轉變,他剛開始有點不適應。但當第一次走訪拍石頭村貧困戶時,他被深深地觸動了。那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丈夫癱瘓在床,妻子體弱多病喪失勞動力,兩個孩子還正在上學,十幾平米的老屋破舊不堪,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這一幕令郭壘感到特別心酸,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群眾擺脫貧困的陰霾。
去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拍石頭村亮起了路燈,修建了垃圾池和文化墻,山村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些曾經記錄在郭壘民情日記上的內容都變成了過去式。現如今,用水困難、就業問題等貧困因素又被他記在了今年的民情日記上。
在記者對郭壘的采訪過程中,他一會接電話為群眾解答扶貧政策,一會又給隊友介紹扶貧對象的家庭情況,采訪被一次次地打斷。他說,駐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就是這么忙,不過扶貧干部越忙越能說明群眾脫貧的急迫性。由于白天工作太多了,入戶走訪只能放到晚上了,因此駐村工作隊每人都買了一個手電筒。
接受完記者的采訪,郭壘又要出門去河南孟電集團協商修建水井資金和安排村民勞動就業事宜了。像這樣外出尋求經濟或政策上的幫助,被他形象地稱為“化緣”。每天,郭壘不是在記錄民情日記,就是奔波在“化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