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日記三篇
篇一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一大早,就匆匆趕到了縣廣播電視局,銜接有關電視講話方面的工作。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早早的按電視臺的要求將文稿準備好,然而這次不夠順利,電視臺的讀稿設備出了問題,講話稿不能投影到前方的電視屏幕上,講話時只能低頭看稿子,谷縣長有點不習慣。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急成一鍋,技術員電話打不通,在場的人又都不會弄,實在的沒辦法。等了大約十多分鐘點,臺里的一個略懂一點的工作人員趕來了,他看了看說設備愛潮一時半會修不好。沒辦法,只能將就了。電視講話錄制完后,試播了一遍,沒想到效果沒有比以前差,屏幕上的表情比以前還更加自然。此時,吊在心上的石頭終于放下來了,總算過關了。
爾后,與谷縣長一起參加了縣消協安排的一個“3。15”消費者維權宣傳日暨“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授牌儀式。天下著毛毛細雨,現場咨詢的人卻很多,每個展示點上都圍了不少的人,我跟著谷縣長一個展點一個展點走了一遍,其中有質監、食品藥監、衛生監督、煙草等部門的展示臺,每個展臺都展示了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和宣傳資料。工作人員細心的給消費者講解辨別方法,其中我也學會了不少東西,比如什么是“三無”產品、怎樣識為假酒假煙等等。
等有關部門的人員都到齊了,活動就正式開始了。谷縣長在主席臺就坐,人大、政協等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都依次就座了。整個議程由工商局局長主持,首先是通報了全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通報,再次是消費者信得過單位代表發言,再是為“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授牌,最后由谷縣長代表縣四家講話。活動安排的非常緊湊,按時完成了所有議程。
消費維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是個紀念日,同時也是消費維權的一個重要載體,應通過開展活動,廣泛宣傳廣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倡導一個誠信經營的良好環境。我們都是消費者,自覺維護《消法》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共同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篇二
三月十五日,什么節日哦?
呵呵,不知道了吧,今天可是大名鼎鼎的“打假日”!
打假日?什么打假日?
讓我來告訴你吧,“打假日”就是專門打擊假貨的日子。這些年年年搞,特別是中央電視臺,力度可大呢!簡直比工商局都厲害,聽說有個大地板廠,就是虛假宣傳,搞假貨,被中央臺三一五晚會給報道了,結果很快就垮掉了呢!
這么厲害,為什么只打這一天呢?
這是為了宣傳消費者權益,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所以不只是打這一天,而是在這一天集中宣傳,讓大家都知道,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對啊!要是以后沒有假東西出現那該多好啊,就沒有人在上當受騙了。我要對那些賣東西的人說:“超市的老板們,我希望你們不要給我們那些假的產品,不然的話,顧客們就會投訴你們的哦!所以我還要對那些說一句話:“害人終究害己啊!”不法商販們不要做那些害人的事情,要誠實守信!”
篇三
今天是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我問媽媽:“什么是消費者權益日呀?”媽媽說:“就是在你進行消費時,受到欺騙或者你買的商品不合格過期等,可以撥打12315進行維權。”聽媽媽這么一說,我一下子想起來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那一段故事。
今年1月份,家住唐邑鎮的李鳳梅阿姨再吃方便面時吃出了一個蟲子,李阿姨當場就嘔吐了。于是他找到賣方便面的商店要求賠償,可是銷售商不但不給她賠償,反倒罵她沒事找事,還侮辱她。李阿姨氣得沒法,就想法找到了廠家電話。生產方便面廠家知道后,不僅賠償了她一定的經濟損失,并且讓業務員親自找到李阿姨,當面道歉。還要帶李阿姨去看病。廠家稱,如果李阿姨吃方便面吃出了病,他們一定會承擔全部責任。
小朋友們,這就是消費維權,不在乎你消費的多少,只要商品有問題,就可以撥打12315,拿出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哪怕是我們平時買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如果商品不合格,就可以維權。消費維權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