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日記
【20xx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一】
3月27日晚上6點整,湖南臺《新聞大求真》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日特別節目又開始啦,這次講的是“水上安全”。 每年3月到10月是溺水事故高發期,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水上事故發生呢?因為人如果處于溺水狀態,水就會立馬灌滿你的呼吸道和肺泡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防范呢?記者對幾個事故多發區進行了調查。第一個是韶山青溝里水庫,水深36米溫差很大,入水后容易抽筋,水底泥巴和水草,一不小心就會順著陡坡滑落到深水區。第二個是清塘水庫,這里也曾經發生過許多中小學生溺亡事故。同樣,雜草、淤泥、水溫差都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發生事故的大多是會游泳的中小學生,他們擅自來到這里嬉戲玩耍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所以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危險情況呢。
20xx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
節目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叫小明的小學生被同學鼓動和慫恿地跳下了水庫想炫耀一下游泳技術。可沒多久腿就被水草纏住了,嗆了好幾口水,可岸上的同學都以為他是在表演,他要怎么自救呢?首先要冷靜,吸一口氣讓自己漂浮起來,如果被水草纏住,不要慌張要沉下去把水草解開。
但是說來說去,我們還是不要去水庫這樣的危險地方游泳,以免遭遇不幸。如果小伙伴發現小明溺水,想去救他,應該這么做呢?首先要利用自己身邊現有的東西,比如竹桿、繩子等等,小伙伴們親自下水或手拉手下水救人是萬萬不行的,這樣太危險,會把大家都帶到水里的造成更多的人溺水。救人的第一原則就是要保定自己的安全,不要盲目下水,應量力而行。小伙伴被救上來后,要對他進行人工呼吸,節目也教了我們正確實行人工呼吸的方法。 節目中還展示了幾位同學的小發明,這些小發明可能幫助溺水的人脫離危險哦。 對待溺水事故小朋友要做到警鐘長鳴、自我提醒。為防止溺水教育部還專門編寫了兒歌,上面這副圖就是哦。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吧!
【20xx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二】
今天下午班會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防止溺水的視頻。
看了視頻我又了解許多已前還不知道的防止溺水的知識。
視頻中的叔叔告訴我,要在父母和老師的帶領下才能去水中游泳;在下水的之前要做運動以防在水中抽筋;要在有救生員的海域上游泳;如果溺水了如何自救;如果發現有人溺水應該怎么辦。還告訴我們一些溺水而死亡的青少年兒童。在聽到視頻上的這青少年兒童死亡的消息不禁想問;這些青少年兒童為什么而死。很快我就知道了答案;原來是因為貪玩、不聽話、好勝等溺水。
其中我最想了解的是;如果溺水了任何在水中自救。我一直都害怕游泳的時候溺水,現在我不害怕了,因為我知道如何面對這方面的問題了。視頻上講了許多好辦法我也都記住了,所以不再害怕了。
我要把我知道的知識告訴我的弟弟和妹妹讓他們面對這樣的事也不害怕。
【20xx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三】
這次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觀看了防溺水視頻。看完后,那一件件落水事件在我的腦海中回蕩,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防溺水視頻中,有的孩子是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擅自到不知水情的地方戲水,而導致溺水事故發生;有的孩子是在下水之前沒有做熱身運動,出現手腳抽筋而溺水身亡;有的孩子是在沒有救護人員的海邊游泳,而導致溺水死亡。在這段視頻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兩個小女孩在河邊玩,其中一個小女孩因離水面太近而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在水中呼救,而另一個小女孩聽到了呼救聲,就下去救她,結果導致全部溺水身亡。我看著這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沒有了,感覺到生命竟然如此脆弱!這個事故告訴了我們,作為中小學生,不但要懂得如何去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而且要掌握識別險情、緊急避險和遇險逃生的能力
【20xx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四】
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有時一個小水池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安全,只是一個詞,可所有人都會常常提起它。但誰知道安全怎樣才能一直在我們身邊呢?危險離我們很遠,又離我們很近,所以,我們不得不時時刻刻都提高警惕。然而,溺水事故就是一個安全隱患。
人的生命很頑強,有時已經奄奄一息了,但卻還能活下來;人的生命又很脆弱,有時一個小池塘就會剝奪你的生命……我們應該要知道,無論在哪兒游泳,在下水前,得做熱身運動,否則因肌肉遇冷收縮會造成抽筋等事故。
現在正處于初夏時節,難免會有些炎熱,有些人到了一些不熟悉的水域旁,為了一時的涼爽,馬上跳了下去,就可能發生溺水事故。游泳是中小學生很喜歡的一項運動,因為這項運動讓許多中小學生把生命葬送在這里,所以游泳已近經造成了對中小學生的生命威脅的頭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