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網格員日記五篇
篇一
我來金川社區工作已有5年,是眾多網格管理員中的一位。工作中的喜悅常會給我帶來享受,而其中的委屈也會給我帶來煩惱。但我想,困難是暫時的。只要堅持做到為居民服務,情況一定會好轉,居民也一定會理解的。
今天,就讓大家和我一起,通過我們作為網格管理員的工作片段,體驗其中的酸甜苦辣。
2月5日上午
這次來到孫承亮家,已是第8次了。“生活還好嗎?有什么困難?”門剛打開,我就關切地問到,并將帶來的米和油遞了過去。孫承亮老伴魏改肖行動不便,生活難以自理,語言表達受限。看到熟悉的面孔,雖然說不出話來,臉上卻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年底了,我們代表社區來看望你,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就說出來,我們會盡力幫助解決。”魏改肖老人拉著我的手,連聲說:“我們現在的生活還過得去,謝謝,謝謝你們的關心。”
3月9日晚8:50
“有人在家嗎?我是金川社區的,今天來復核住戶的相關信息。”“怎么又來了,前段時間不是登記過了嗎?”“按照規定,對流動戶是每月走訪一次,對常住戶是每季走訪一次。”“我不管你是月還是季,這么晚了,你們煩不煩呀,現在休息。以后再說吧。”“不會耽誤你很長時間,只要……”,話音未落,門砰的一聲關上了。
“類似這樣不配合工作的情況,還算是好的,有的住戶連門都不開,甚至惡語相加,蠻不講理。直接趕人走。”
這只是我們網格管理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縮影,受委屈、不被理解、不配合是常有的事。
類似這樣的委屈,對于一名網格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了。受了委屈之后,我還是不離不棄,繼續滿懷熱心地工作,我愛這個崗位,我也珍惜這份工作。
篇二
用情用愛 愿做弱勢群體的親密人
網格內有5名留守兒童,正好今天是星期六,孩子們放假都在家,我就買了些點心,去看看他們,了解下最近學習狀況,我先到了王紹洋、張夢的家里,他們奶奶看我來了很激動,孩子們高興的緊緊圍著我,說奶奶年紀大了,知識也跟不上時代的更新,希望我能夠做他們的課外老師。我留下了手機號,讓他們有不會做的做業可以打電話給我上門來輔導,老奶奶一直感激的對我說,好閨女啊,好閨女,我最操心的就是孫子的作業,爹媽又沒在身邊,我年紀大了又不會教,共產黨好啊,把你送過來,對我們這么關心。奶奶的幾聲閨女,喊的我心里很柔軟,我敏感而感性,豪言壯語能激勵我,金玉良言能啟迪我,推心置腹能溫暖我,但是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所折射出來的人性光輝,往往更能打動我、感染我,給我教益,這何嘗不是把當成了她最親的人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然我從事了網格工作,干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干小事,而這些弱勢群體就是我們工作中的重要成分,需要時常上門看望,時常關心,盡力為他們提供服務和關懷。
如今,網格日記已成為我工作中發現新動態、掌握新情況、化解新矛盾的重要一部分,它詳細記載了網格內居民的需求和愿望,了解居民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真實地反映社情*。
篇三
19日,網格員謝川娥和楊芳去舜井苑小區入戶,走到一戶居民家門口,楊芳翻看手中的臺賬,指著給謝川娥看,說,這家門難進啊!我都來了好多回了!
“咚咚咚”敲門,屋里一個女人問“誰啊”?“您好,我們是前進社區的網格員,來宣傳摩托車登記辦牌照政策的。”門開了,隔著外面的防盜門,一位中年婦女問“有啥好宣傳的?”謝川娥微笑著說,我們是來宣傳摩托車辦牌照的,順便給您送些女性保健手冊。這位女士說,哎呦,真不好意思,進來吧。進門后,她們給女士發了一本女性保健手冊,講解了孕情免費檢查,還叮囑“以后需要就去社區拿”。宣傳完計劃生育知識,她們又給這位女士講解了摩托車牌照辦理服務內容,還留下了社區的聯系電話。這位女士笑著說:“沒想到社區服務這么周到”!她們出門后,該女士一直目送著她們下樓。
楊芳在日志中寫道:敲開難進的門,*完成入戶工作,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對于這樣的特殊居民,要預想到可能出現的困難,從其他方式真誠溝通,化解了居民的抵觸心理。
隨手翻看了幾位網格員厚厚的“民情日志”本,不但能了解到網格內的院落、樓棟特點、居民情況等,有的網格員還詳細記錄了居民提出的困難是否解決、解決后居民是否滿意、居民提出的建議是否可行等。
“在入戶時發現住戶萬忠惠是殘疾人,對她的情況作了記錄并作了重點登記,定時走訪……
看到一名孕婦提了一大袋菜很吃力的樣子,我去幫她提回了家……
住戶金駿咨詢小區的學校什么時候建好,他們戶口是廣水的,孩子能在這上學………
幫36幢301的住戶代辦新生兒上戶口和買城鎮醫療保險……
為前進社區2網格原鍋廠員工艾江權代辦醫療保險……
6網格居民羅云勝因生病去世,和組長一起幫助他家辦理喪事……
為居民江大爺上門代辦老年證……
篇四
碧桂園小區是隨州的小區,信息采集的工作量也很大,住戶們早出晚歸,分中心輔導員張艷決定帶領網格員錯時到居民家中采集信息。11月8日晚上7點多,她們來到小區3街26座402家中采集信息,敲門依然無人應答,卻發現鑰匙還插在門上鎖孔里,于是取了下來,交給門禁的保安室,保安電話通知了住戶。該住戶付女士趕回取走了鑰匙,當晚主動聯系了網格員,要提供自己一家三口的信息。
張艷在一天的日志中寫道:“網格的工作服務于百姓民生,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就是工作的成績”。
篇五
12月15日,一大早,李秀芬就提前到達交通派出所松山社區警務室,指紋打卡簽到。之后,上班先上網,李秀芬拿出自己的網格員專用手持終端機,登陸網格化管理終端,“激活”嶄新的一天。
9時,社區民警李曉波組織全體網格人員召開晨會,通報前一日轄區的警情及案事件,并根據派出所要求安排今天的工作行程。李秀芬所管轄的松山社區第五網格的西浦官邸小區內前一天發生一起盜竊案,李秀芬通過社區E通終端將該事件上報網格區級平臺;
9時20分,接待一名前來辦理暫住證的群眾,李秀芬在查實該群眾暫住地址的標準地址后,通過警綜平臺查詢該房屋的實際居住人員,核實該群眾確實在此租住,核實同戶人員信息后,李秀芬立即協助該群眾進行流動人口信息申報,并辦理了暫住證;
9時30分,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李秀芳和網格的其他姐妹們在轄區內開展日常巡邏,并將巡邏照片和信息以日志形式上報區網格平臺。
10時,在轄區內的某4S店走訪,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開展治安隱患排查,并根據“一標三實”要求對單位信息及從業人員信息進行維護采集。
11時,繼續走訪網格內的西浦官邸小區,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對物業公司安保人員通報近期警情及巡防重點,了解新入住的業主信息后,協助物業公司對小區內的流動人口信息進行采集申報。
11時20分,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對特殊人群羅某(吸毒人員)的住家進行走訪,羅某沒有在家,給其打電話得知近日羅某到成都打工去了,過年才會回來。
上午工作結束。
14時30分,李秀芬通過警綜平臺對上午申報的流動人口信息進行查看、審核;對網格內居住、從業軌跡變動推送信息進行復核。隨后,對上午走訪的單位、實有房屋、實有人口信息進行維護更新。
15時50分,李秀芬通過社區E通終端上報本網格的治安隱患排查事件、特殊人群走訪幫教事件、流動人口法律宣傳及申報事件。
16時17分,接到轄區群眾的電話求助,說是居民小區的一戶人家好像天然氣泄露了。李秀芬在給派出所報警的同時立即趕到現場,現場三樓一戶人家門前確實有比較濃的刺激氣味。李秀芬和物業的工作人員一起立即將天然氣總閥關閉,并通知了天然氣公司工作人員搶修。隨后,李秀芬和派出所民警、物業人員一起維護現場秩序。經了解,該戶人員房屋正在裝修,不慎將天然氣管撞斷。經天然氣公司工作人員搶修,消除一起重大安全隱患,同時也保證了所有小區人員夜間的正常用氣。
下午18時,李秀芬在街上簡單地吃了點飯又和社區民警一起開始對西浦官邸小區新入住居民進行入戶采集。在入戶的過程中,李秀芬還告訴筆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她們還多次遇到居民拒絕被調查,不讓她們進門的情況。“剛當上網格員,我的壓力挺大的,那時每天都要走訪入戶,給他們介紹自己是來干啥的,通過和居民拉家常,一次、兩次……跟他們交談得多了,居民們認識到我不是走形式的網格員,是真心誠意給他們解決問題,他們就主動給我反映問題了。”
下班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20時了,回家路上,李秀芬對筆者說:“社區開展網格化工作以來,上級領導十分重視,這也是基層管理的新路子,在正確方向引導下,我們這些基層網格員只有多走、多看、多聽、多想、才能更加了解民情*,才能使發現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瑣碎的工作沒有使我們厭煩,反而讓我們和居民們聯系的更緊,雖然這樣的工作不輕松,但我們心情愉悅,干勁十足!”
晚上21時5分,李秀芬又開始記錄“民情日志”,總結一天的工作,同時把第二天要辦理的幾件事列在日記本上。“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不記在本子上,怕忘記。耽誤了居民的事,就是我的失職。”李秀芬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