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民情日記五篇
篇一
今天我在村文書的帶領下來到貧困戶敏彥云家中,該戶今年因戶主敏彥云患病無勞動能力而沒有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今天入戶的主要目的是看一下敏彥云的病情好轉情況,了解一下來年如果有相關政策補助的情況下該戶能不能實施住房改造項目。
敏彥云的母親告訴我們,敏彥云的病情正在逐步好轉,兒媳婦今年打工收入也還可以,如果20xx年繼續有危舊房改造或棚戶區改造這樣的好政策,希望將他家列入改造計劃中。
我告訴他,國家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就是為了改善像你們這樣的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爭取讓你們早日脫貧,你們要做好住房改造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在通過自身努力的情況下再加上政府的補助才能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篇二
3月24日上午,陽光社區主任王玉梅及工作人員到重病低保戶家走訪慰問,了解她們的生活狀況和困難,傳達社區對他們的關心和慰問
。 社區工作人員首先來到低保戶譚麗英家,譚麗英無業、離異,身患白血病,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25歲無業,生活極度貧困。在溝通中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譚麗英疾病近期頻繁復發,每周都要到醫院輸血以維持生命。社區主任王玉梅了解情況后,安慰譚麗英要堅定信心與病魔作斗爭,有困難及時與社區聯系,社區會努力幫助她們渡過難關。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又來到低保戶李開春家。李開春患惡性脊柱瘤晚期,現已臥床無法自理。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李開春家,看到他腹部水腫巨大,肢體骨瘦如柴。在與李開春愛人溝通中了解到李開春因疼痛而變得十分暴躁,精神狀態不好。王主任對李開春愛人在照顧病人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表示理解,鼓勵她要堅強面對,幫助病人減輕痛苦。
此次走訪貧困戶行動,拉近了社區與居民的距離,增進了感情,收獲了信任,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同時使社區工作人員深刻地體會到群眾甘苦,體察群眾憂樂,知曉群眾疾苦,認識到社區工作人員肩上的擔子還很重,鞭策我們繼續努力工作。
篇三
今天是群眾工作日,下午在街道紀委副書記胡珊書記和社區干部彭贊的帶領下對網格內進行走訪,并在走訪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對綜治服務這一塊做一些民意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居民對社區綜合治理這一塊都評價很好,居民劉小平反映現在偷盜搶劫、聚眾賭賻、地下*等等社會治安這一塊在我們社區還是沒看見過,而且平常在家門口有時還能看見110的巡邏車在家門口巡邏,這一點居民還是比較滿意。 八組居民馮佳福建議在八組組級公路危建老屋急彎處,希望社區能做一個急轉彎指示牌,這樣開車的人路過時能引起警覺,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篇四
今年以來,按照省市委要求,全市人大系統認真組織開展“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活動,各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帶頭深入居民家中,特別是困難家庭,和群眾面對面進行交流,傾聽民聲,了解民意,解決難題;走訪企業車間,關心企業經營困難,聽取企業意見和建議,研究切實可行的扶持措施,幫助企業發展。
每一次的走訪,都帶著感情到群眾中去,都是一次以真心換真心、以真情換實情的體驗。每一次走訪歸來,都提醒我們,我們從群眾中來,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走訪中的所見所聞所記,結合他們的所思所感所悟,回來后,這些都體現在一篇篇民情日記里。里面既有群眾的呼聲和訴求,也有困難和問題,更有他們根據具體情況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群眾呼聲記在本上、百姓冷暖掛在心頭,對于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不僅要記好更要落實好,才能真正達到“下基層、察實情、促富民”的目的。
為深入推進“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工作全面開展,我們將陸續刊發他們深入基層聽民聲解民憂所撰寫的民情日記,分享他們走訪的感悟與感動,成效與收獲。
篇五
今天終于擠出點時間,吃過午飯,便帶領相關人員深入聯系企業丹棱萬平紙業有限公司去了解他們的生產經營情況和面臨的困難。
丹棱萬平紙業有限公司位于丹棱縣城東工業園區內,現有總資產880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1680萬元。占地面積76.8畝,擁有員工近200人,主要產品為施膠瓦愣紙,年生產能力5萬噸,年產值1.5億余元,年稅利超過20xx萬元。該企業率先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廢水循環使用零排放工藝流程,被省、市列為重點關注企業,連續三年榮獲丹棱縣委、縣政府先進企業表彰;連續兩年被MS市政府授予“MS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榮獲四川省農業發展銀行AA+信用等級。
公司正投資7800萬元,新建第二條2.5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該項目屬秸桿綜合利用工程,采用熱電聯產工藝,被列為四川省火炬計劃,我見到了正在施工的現場。目前公司面臨的困難是流動資金不足。
通過實地了解,我感覺到這是一家底子很好,發展前景可觀的企業,下一步我將積極協調環保、金融等相關部門,將其納入技改項目規劃,向省上爭取污染治理和技改資金,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臨走時,留下了電話號碼,并表示有任何困難可以直接聯系,我將盡全力幫助協調解決,企業很感動,說“市委作出的主動作為創一流為民服務當先鋒的決定就是好,讓他們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