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民情日記三篇
篇一
今天,我和嘎查支部書記一起到朝格圖家了解玉米收割進度和今年的收支情況。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較晚,5月下旬才播種,玉米地又是泛堿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長勢受了一些影響。不過朝格圖見到我們后,還是歡喜的說:“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產業(yè)可以發(fā)展壯大,得謝謝國家的扶貧政策,感謝幫扶單位。”
駐村以來,我多次深入到貧困戶家中、田間地頭,拉家常、講政策、算細賬、話脫貧,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發(fā)展愿望。當了解到朝格圖家因學、缺土地致貧時,我積極協(xié)調相關部門,審批打井手續(xù),爭取了扶貧項目資金2萬元,旗政協(xié)辦公室投入資金12146元,為朝格圖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為60畝水澆地配套了滴灌設施。
當了解到朝格圖當年40只羊的絨毛只賣了1923元時,我和同事與他盤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癥結,先找到病根,然后對癥下藥,最后幫助他賣出了20只山羊,買回了15只小尾寒羊種羊。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長快、出肉率高來改良畜種,利用秸桿、玉米發(fā)展舍飼養(yǎng)殖、羔羊育肥,促進朝格圖家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提升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圖的大女兒今年高中畢業(yè),順利報考了內師大生物科學專業(yè),但拮據的家庭收入,讓一家人又皺起了眉頭。知道這件事后,我與同事積極幫助申報自治區(qū)教育助學、市少數(shù)民族貧困學生助學,同時爭取社會救助,成功申請了“國酒茅臺助學”、“泛海助學”,接受了旗蒙醫(yī)院20xx元的助學金。
篇二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扶貧故事題目是“履職盡責、砥礪奮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做貢獻”。我是20xx年6月組織委派我擔任白海子鎮(zhèn)小東號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牢記職責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貧,時刻戰(zhàn)斗在扶貧攻堅第一線。
記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確權召開村民大會上,有一戶外出戶的孩子回來確權,他的父親已經死亡好幾年了,但是戶口沒有注銷就要分地,村民們悄悄和我說這個小伙子是個小混混挺厲害,村民們對他敢怒不敢言,場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點多。期間我把他叫出去好幾次,我說這次土地確權后實名登記發(fā)證,你父親已死亡能簽字按手印嗎?經過我反復做工作,最后他終于同意確權,我們小東號村委會的土地確權工作也全部完成。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村民們還是淳樸的,只要和他們講清楚道理就行。
今年我們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是危房改造。7月份我們村大部分危房都已拆除,村民們都住在附房里,有的附房甚至連瓦都沒有,相當簡陋,正趕上雨季,我每天不知道多少次入戶走訪,就怕村民們受到傷害,尤其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三號村有一戶任貴花老人,今年85歲了,孩子們都外出,常年自己生活,最初老人死活不愿意危改,他說自己年紀大了,活不了幾年,不愿意拆房重建,經過我反復做工作,老人終于同意危改,我每天都去看望她,就怕雨水大她住的不安全,任老人抓著我的手說:“高書記,你比我的孩子們都管用”,聽著老人的話我心里沉甸甸的。還有一次我正和包村領導在察右前旗玫瑰營鎮(zhèn)紅旗大隊考察他們的集體經濟養(yǎng)雞場,在考察期間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正在這時,小東號村長給我打電話說孫佃金家房塌了,他87歲的老父親在里面,聽到后我腦袋悶了,這么大歲數(shù)的老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該怎么辦,當時一路開車往回趕,回到村里聽說我們的駐村隊員和村長把老人從房里背出來平安無事,我當時一屁股坐在地上。我覺得在扶貧的路上我的責任重大,使命在肩,駐村雖然苦,幫扶盡管累,但我堅信只有用我們工作的辛苦指數(shù)一定能換來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現(xiàn)在看著村民們都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他們一見我就拉著我的手讓進家坐坐,我感到特別的欣慰。 我的妻子經常問我,你每天這么辛苦究竟為了啥,我20xx年駐村時,我的第二個孩子還沒出生,現(xiàn)在我的孩子已經兩歲多了,妻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確實辛苦,但是我一想到我的村民們,一聽到他們有事給我打電話,叫我一聲“高書記”,我就覺得的事就是服務好老百姓,誰讓我是共產黨員,誰讓我是第一書記。就在這個關鍵時候,我的搭檔村委會書記兼主任徐凱同志檢查出大病,并且去北京接受了手術,徐凱同志大家都知道,性格特別要強,從7月18號到現(xiàn)在一直接受治療,在這期間我就怕小東號村委會的各項工作停滯不前,給鎮(zhèn)政府拖了后腿,所以我比以前更加辛苦,更加認真工作。記得有個領導和我開玩笑說,你現(xiàn)在身兼數(shù)職,權大了,其實我覺得我為小東號付出是應該的,畢竟我來這里駐村已經兩年半了,和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了感情。我做好每一項工作就是為了等徐凱同志早日康復,重新回到崗位工作。昨天中午我吃完飯又去和他坐了坐,他的情況不是很好,他還說這幾個月辛苦你了,一個駐村干部能為我們村做這么多事,我勸他不要考慮任何事情,好好養(yǎng)病,在這里我真心的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幫幫他。
我覺得既然我們參與脫貧攻堅這項工作,就應該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用心、用情、用力”去做,我相信脫貧攻堅這場攻堅戰(zhàn)一定能打好打贏,我的扶貧故事就分享到這里。
篇三
已是初冬,對于地處山區(qū)的牟家莊村來說,已能感覺到明顯的寒意了。早上七點多,生物鐘準時叫醒了我,這里的村民都很勤勞樸實,在清寒的薄霧籠罩里,依稀能聽到雞鳴犬吠聲此起彼伏,遠處的人家也升起了裊裊炊煙,小山村開始清醒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做飯對于我們駐村的幾個男同志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由于昨天沒來得及買菜,起床后隊員張亮騎摩托車到鄰村買了面皮稀飯。昨天晚上,幫扶單位縣旅發(fā)委主任糜建軍在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后,堅持到村落實主要領導每周“一天一夜”的工作要求,了解督促近期各項重點工作。簡單用餐后,糜主任和我們到黑木耳產業(yè)園實地查看指導,詳細了解秋季黑木耳進棚數(shù)量、日常管護、貧困戶入園等情況,還特別叮囑要搞好后期的管理,建立好利益聯(lián)結機制。
隨后我們來到村上油牡丹種植基地,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完成合作社的100畝油牡丹栽植。為了搶抓時間,保證成活率,我們提前聯(lián)系挖機平整好地塊,今天組織了20多名勞力,村主任老白還用自家的三輪車早早的把種苗拉到了地頭,為了這項產業(yè)的發(fā)展,村主任操了不少心,甚至連老婆都動員來出義務工。來到地里,今天干活的村民都已到齊了,公司派的技術人員也來了,現(xiàn)場組織村民對栽植要領進行簡單培訓,我們也學著和大家一塊兒栽植。
勞動間歇,村支部書記張?zhí)煨陆o村民們宣傳“平安建設”,提升“兩率一度”。
村主任老白今天還是我們的后勤總管,由于人多,中午做的是白菜豆腐湯配饅頭。快到中午飯點了,突然接到監(jiān)委會主任老石的電話,他說白主任送飯的三輪車翻了,我的心一下子揪起來,趕緊跑過去。原來是老白送飯的三輪車在上坡時側滑了,一桶白菜豆腐湯全倒了,慶幸的是老白及車上兩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沒事,我一顆懸著的心才慢慢落下來,只是今天中午只能吃白饅頭了,但大家看到村干部為了發(fā)展產業(yè),壯大村集體經濟,不顧個人安危,都特別感動,干得更起勁了。
我們村今年要整村脫貧退出,隊員喬俊要回到村委會整理檔案資料,他已駐村三年了,是工作上的行家里手,這項工作交給他我很放心。我同張亮來到衛(wèi)生廁所施工現(xiàn)場查看建設進度,目前主體已竣工,即將進行內外裝修、安裝衛(wèi)生設施,預計再有兩周時間全部完工投入使用。隨著移民安置點30戶農戶的陸續(xù)入住,黑木耳產業(yè)園的建成,衛(wèi)生廁所的建設刻不容緩。通過前期工作,我協(xié)調爭取到項目資金15萬元用于建設一座二衛(wèi)生廁所,我覺得解決村民“上廁難”的問題也算辦了一件民生實事。
隨后我們來到高架橋下,實地查看督促道路兩旁綠化及停車位建設進度。
忙完這些,我看還有一些時間,又去我的幫扶戶劉全南家里,他家離村委會近,有時間的話,我?guī)缀趺刻於家獊怼_@是一戶讓我無時不牽掛,一想起來心里就有點隱隱作痛的貧困戶。劉全南今年五十九歲,早年妻子席長玉患上精神病,他為了照顧妻子,沒法外出務工掙錢,只能在家里養(yǎng)牛種地,他辛辛苦苦供養(yǎng)的兒子大學畢業(yè)后沒有職業(yè),已經整整五年聯(lián)系不上了,他說一想起來就頭疼。幾年前,女兒外出打工,由于在感情上受到挫折,從八層樓房跳下,好不容易撿回了一條性命,卻導致腰部以下神經受損,結婚后,因為不能生育又被男方送了回來。突如其來的種種變故,對劉全南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生活舉步維艱。他白天除了去地里勞作,到了飯點還得趕緊回家給妻女做飯,經常晚上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洗衣服、收拾衛(wèi)生,一度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幫扶他以后,我協(xié)助其辦理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養(yǎng)了5頭牛、2只羊,今年7月我?guī)椭k理了妻女兩人的醫(yī)療救助審批手續(xù),聯(lián)系精神病院將他妻子送去治療,并陪同前往辦理入院手續(xù),讓他可以在家安心務農搞養(yǎng)殖賺錢。時常鼓勵他要自強不息、重樹信心、樂觀生活。他家廚房年久失修,他自身沒有能力改善家庭環(huán)境,我又多方籌措資金,聯(lián)系幫扶企業(yè)西鄉(xiāng)縣平安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實地進行規(guī)劃選址,僅用5天時間,投資3萬余元拆除重建廚房30平米,硬化地面40平米,還對原住房內外進行了粉飾,極大地改善了居住環(huán)境。老劉現(xiàn)在養(yǎng)殖搞得很好,看到我來了,又給我端凳子又要給我倒水,直說“我這現(xiàn)在好像換了一個環(huán)境似的”,臉上也有了開心的笑容。
10月底,縣委演書記來我村脫貧攻堅工作調研時還專門來他家進行了走訪,對我的幫扶工作給予了肯定也提出了新要求,看到他家的變化,我感到很欣慰。
回到村里,天色已暗。晚飯吃什么呢?想起那天到貧困戶劉軍礎家里走訪,走的時候非要送我們東西,最后我們帶了一個南瓜,我找出來洗凈切塊蒸在電飯鍋里,南瓜甘甜可口,我想,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只要認真用情真心付出了,就一定會有甜蜜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