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入戶走訪民情日記
6月8日是個讓人高興的日子,我們福利院供養(yǎng)的兩姐妹——李琳、李鑫終于如愿以償走進了高考考場.為了能讓他們順利參加這場最重要的考試,我整整奔波了近兩個月,但是現(xiàn)在所有的的辛苦,都因為這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而煙消云散了.
李琳、李鑫是我院供養(yǎng)的同母異父姐妹,姐姐李琳現(xiàn)年19歲,系嘉峪關市市民朱珍與其前夫所生,1994年雙方離婚后,法院判決由其母監(jiān)護;妹妹李鑫16歲,朱珍離異后再生的.因朱秀珍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癥,姐妹倆因監(jiān)護人沒有監(jiān)護能力而流浪街頭,生活無著.1998年建設街辦事處與市婦聯(lián),市民政局協(xié)商后,交由我院供養(yǎng)至今.
由于姐妹倆均系計劃外生育,入院時就沒有戶口,直到現(xiàn)在面臨高考,因為戶口問題無法報名參考,為了不影響她們今后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院領導安排我去辦理孩子們的戶口.到市公安局戶政科詢問后,我才知道辦理戶口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按照戶政科的要求,我一項項落實:先到居委會,街道辦事處了解情況補辦手續(xù),又通過多方打聽尋找到張玉蘭的親生父親,請他出具當時法院的判決書及單位的處罰證明.由于姐妹倆是計劃外生育,最終需要計生部門的手續(xù),事隔多年,計生部門也從未遇到過此類情況,很難做出決定.可這事關系到孩子們的前途,經再三研究,院領導請示市民政局后,由民政局副局長親自與公安、計生等部門協(xié)商.經過協(xié)商,這兩個部門針對這一情況,給予特事特辦,我們終于趕在高考前拿到了落戶批復.
在整個落戶過程中,市民政局、公安部門和計生部門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和幫助,正是他們的支持換來了姐妹倆今天的考試.我想,這對姐妹定會一生永記社會的愛心和人間真情,好好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