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于駐村干部民情日記
【篇一】
今天,我組織全村召開第一次產業經濟發展討論會,這是來這里的第五天,經過3天不分晝夜的走村入戶調研了解,基本摸清了村里資源優勢、產業情況及貧困狀況,對村里以后的發展也有了初步想法。參加會議的有貧困百姓代表、致富能手、村民小組組長、村委委員和鄉里的領導,小小的會議室第一次顯得這么擁擠,氣氛第一次這么熱烈,在聽大家的意見后,充分考慮村現地理區位情況、依托現有村里種養業平衡,傳統農業占全村比重90%的現實,依托六盤水市“3155”工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我提出了將村建設成為猴場生態循環農業示范村,創造以生態循環為基礎的高質的農產品,在農產品品質和價格上尋求出路。
找準目標后,如何帶動村民們發展,全村的父老鄉親都期盼著我。無不是深深的期待、重重的責任。而我能做的就只有在駐村這一年的時間里,忘記身體、忘記疲勞,帶領村民早日致富。 20xx年4月10日 星期四 天氣晴
“要想富得快,全靠車頭帶”。班子建設是駐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村里的班子團結不?奮進不?奉獻不?能力怎么樣都是我們要考慮的。今天晚上8時,忙碌了一天的我們,又在村活動室組織學習和討論了。
在會上,我提出要大家把信息公開,大家的照片就用我的相機照,我負責沖洗。“丑媳婦也要見公婆”,我們還怕群眾看嗎,還要把電話號碼留下。我和他們說,“電話費超出的部分我來補,怕的是你電話費用不完,老百姓沒事找。”最后確定公開內容:1個村支兩委領導班子和小學校長8人告知欄,1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5人告知欄,1份包含包村干部、駐村隊員、村支兩委、村民小組組長、致富帶頭人的聯系方式及我們的公開承諾。
還建議要搞好群眾工作室,把一樓的婦檢室綜合利用好,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負責處理和記錄當天的群眾事務,能辦的當天辦,不能辦的電話告知我和村支書。另外,還要負責村活動室衛生,笑臟不笑破,我們的活動室只要為民做事,做實事、清清爽爽就很好了。
我想,好的團隊,是工作開展的基礎。
【篇二】
今天天氣不錯,吃過中午飯,我挎起肩包走出村委辦公樓。我的目的地就是村高溝水組,要到那里走訪群眾,查看通組路施工進展情況。
高溝水村民組通組路全長1.5公里,全組有35戶165人,良田約60畝、土78畝。長期以來通組路是一條崎嶇的小山路,其中一段特別陡峭。群眾出行困難,渴望修路的愿望非常強烈。在村第一批駐村干部的努力和組織部的協調下,為該組送來120噸水泥,群眾投工投勞打通擴寬通組路,并積極協調這條路納入鄉20xx年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結合實施硬化。“周組長,你好,我是村駐村干部宋彪,現在在組里,你在家里沒有?”接到我的電話,村組長周鳴找到了我。在周組長的帶領下,我走訪了在家的村民,發放了駐村便民服務卡。查看了已經硬化了一小段的路面情況,聽取了村民群眾對硬化路的意見和建議。“感謝黨的好政策,縣委組織部給我們送來水泥,幫助我們修路,還有你們這樣的干部下來監督,我們放心。”聽到村民們真誠的話語,我更加堅定了繼續做好駐村工作的決心。“這是應該的,我還會再來的。”告別了村民,我的腳步也更加輕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