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鄉鎮民情日記范文
x月x日 星期四 晴
昨晚下來一場雪,今天早上天已放晴,大地白茫茫一片,正可謂瑞雪兆豐年。
今天是我們第二小組要去下基層、訪民情的第四家企業。
上午8時30分,我們從辦公室出發,乘車前往位于城南新區的一家民營企業——柴達木羊絨有限公司。
9時整,我們到達了企業。公司副總王明礬、辦公室主任張唯義以及西寧市區、園區工會委員會的負責同志早已等候在公司大院。公司領導引導我們先去了公司二樓會議室,聽我們簡要說明了來意,公司負責人對活動安排情況也作了說明。隨后我們來到羊絨幾個梳理車間和揀毛、洗毛車間實地察看,并特意去羊絨化驗室參觀了一些精密儀器設備和化驗員的工作。
9時30分,我們穿上工作服,來到第三梳理車間,和職工一起干起了活。據介紹,梳理車間的主要任務是將分揀、洗好的羊絨經過開松、平疏程序,送入四個分梳環節,最終形成絨產品。相當于毛紡車間的毛條產品,將中間產品銷往鄂爾多斯、上海等地,再進行新的工序上的生產加工。
這個車間的職工大多是來自本地總寨的農村青年婦女,她們在公司工作有的一年左右,有的已經三年多了,都已經成為了這個車間的骨干擋車工。
我主動到一位女工身邊,與她一起干起了活。這兒從原料輸入到最終疏出羊絨全是機器自動輸送的,活也比較簡單,將待梳理的羊絨攤勻、輸入分梳機器,并將第一道程序中的下腳料加入分梳中,最終形成需要的羊絨產品。
這臺機器屬于長車,需要工人看著。一會兒填絨,一會兒攤絨,工人師傅十分繁忙。我也幫助填絨,一邊協助攤絨,盡量找機會與她們交談。她們是剛進公司不足兩年的職工。公司實行的是產量工資,每人每天大約能完成100公斤左右,熟練一點的能達到140公斤。每月工資1800元上下,實行8小時三班倒,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公司食堂為員工提供午餐,質量不錯,公司還為職工每餐補助3元伙食費。此外,公司為職工提供了公寓、食堂、澡堂等,節假日能發給一些禮品盒過節費。由于大都是附近農村來的,大家對目前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勞動定額、勞動保護、勞動時間基本滿意。我們再三問她們還有什么訴求和想法時,都說沒有。
我們大約干了近2個小時。盡管工作強度不大,但累得滿頭大汗。由于羊絨生產加工需要較高的溫度和空氣濕度,車間溫度高,濕度大,身體很不舒服。加上空氣中的揚塵顆粒物,鼻腔氣管還是很不舒服。我想這種環境對職工的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時針指向11時30分,我們結束短暫的勞動,按計劃慰問了3戶困難職工,給他們送去了慰問金。
中午,我在職工食堂和職工一起排隊打飯。飯菜不錯,有辣子炒肉、豆芽炒粉條和炒洋蔥,主食有米飯、饅頭。我和幾位女職工坐在一起邊吃邊聊,了解了一些情況。
下午13:30分,召開了職工代表座談會。14名來自第三梳理車間的職工參加了座談。有的職工提出,職工活動特別是文體娛樂活動太少,應該更加豐富,建議“五一”節搞一次活動;有職工提出,每年的“十一”國慶節應發過節費;希望公司在車間設立一間更衣室,方便職工上下班更換衣服;節假日公司一旦放假,職工就沒有工資,建議照常發放。我想,這些來自農村的農民工、特別是女性農民工,能夠提出這些訴求實屬不易。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從農村到工廠,容易滿足,加之平時忙于工作,沒有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