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
第一篇:普祥村駐村干部民情日記
自從擔任駐村干部后,我發現在的農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許多人都不可能有整塊時間參加座談、接受調查,在剛開始那一段時間,我幾乎逢人就問,有空就去走訪,甚至連三輪車工和小商小販也要有目的地聊上幾句,時間不長就大體做到“三個基本熟悉”,即:一是對所在村的村容村貌基本熟悉;二是對所在村的黨務、村務、財務等現實狀況基本熟悉;三是對社情民意,尤其是對當前農村干部群眾在干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怕什么、想什么等,也都基本熟悉。每當閑下來時,注重認真寫好《民情日記》,有許多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后的深刻體會,受到大家的好評。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通過全方位調研,全方位了解掌握村里的情況,對于當好一名稱職的農村工作指導員起到許多幫助作用。駐村期間,我始終注重把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對農村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當成駐村工作的“重頭戲”。截止目前,已先后走訪各類家庭戶、145戶,召開各類小型座談會、調查會50次,結識各類群眾朋友多達200余人。
排正村是經濟比較強的村,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村“兩委”干部和其它行政人員工作積極、自覺,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如果僅憑一般聽聽匯報,聽聽介紹,滿足于面上情況的了解,很難發現這個村有什么大的缺點和不足。然而,通過全過程參與村里大大小小會議和活動,我很快就發覺一些需要糾正和克服的問題。比如,村“兩委”成員爭先創優意識不夠強,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存在自我感覺良好和孤芳自賞的心理傾向;農村黨員隊伍先鋒模范作用難發揮,村干部普遍認為,只要不給村里添麻煩就謝天謝地了,對于如何加強教育和管理缺少過硬招數,組織開展活動甚至存在怕惹事、怕花錢等思想想法。針對類似問題,我注重通過村“兩委”聯席會議、平時與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等談心交心,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建議,及時提醒他們要引起足夠重視,均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采納。
我在平時走訪座談中了發現,盡管村民群眾對村干部總體滿意,但也時不時聽到一些議論,對村級財務、村級工程發包等說這說那。究其原因,盡管村干部兩袖清風,人人清清白白,但群眾對村干部有意見,我認為大多與村干部落實相關制度不到位、不規范有關,特別是在處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該發揚民主的沒有充分發揚民主,該向群眾作出宣傳解釋的,因存在這樣那樣擔心,沒有很好地向群眾進行宣傳解釋,以至群眾對許多事情若明若暗,甚至一頭霧水,難免胡亂猜疑,動輒發表不滿言論。為了幫助村干部強化規范意識,以民為本意識,去年5月份和6月份,我在幾次會議上都反復強調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極端重要性;我又從網上直接下載一系列有關資料供村“兩委”成員學習參考。在多數情況下,我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跟蹤督導上,并注重隨時隨地聽取村民群眾的意見,當好“傳聲筒”,在村干部和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原先,村里《村務公開欄》年久失修,破破爛爛,有礙觀瞻,群眾有反映,在我的建議和督促下,村里及時投入經費進行修繕加固和粉刷裝點,欄目內容也比以前更加具體、實在了,群眾非常滿意。
第二篇:排正村駐村干部民情日記
20xx年5月3日 星期日 天氣 陰
從駐長遠村以來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時間在村支書何祖強的帶領下跑遍了整個長遠村,相信群眾們也認識我了吧。
長遠村是楠桿鄉海拔的村,有劉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會家山、長坪、火石坪8個組,現在就只有沙子清組沒通水泥路了,爭取在今年能把這沙子清這條組路硬化,那樣長遠村將在楠桿鄉率先實現組組通水泥路。說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村支書,真不愧是縣人大代表。
“長遠村”,這個村名起得好,很有 “現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駐村文件上看見這個村名,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在“起跑線”上的村。通過這幾天用腳步丈量下來,事實告訴我,我的第一感覺是對的。
長遠村的烤煙種植起步早,一直以來,種植烤煙收入是當地群眾的主要收入,種植熱情不斷高漲,畝數由以前的干部下任務變為煙農主動要任務,今年全村的烤煙種植已經達到890畝。今天早上我們去了會家山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見煙農們有的在翻鏵土地,有的在起壟,有的在疏苗。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盤里的煙苗長勢良好。書支書囑咐組長何祖國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支書說近日天氣有回升趨勢,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會大量地蒸發,要是不及時往苗床里注水,煙苗很可能枯死掉,并且還要注意苗床殺毒。看來支書也是技術員啊。
除了烤煙以外,這個村的茶葉也算是“上路”了。就在村辦公樓后面的天家山上,現已滿山都是茶葉。張青山20xx年大學畢業,放棄了在外就業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籌資承包了500余畝山地,種植茶葉,現在成了長遠村的茶葉種植大戶。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場。現在單是茶場的管理就需要10來個人,接下來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終茶葉的上市將會讓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
下午,在回辦公樓的路上,支書還帶我到火石坪組的螢石礦洞前轉了轉。據他介紹這里的螢石礦儲量豐富,現在已經承包給浙江老板了,開挖礦石的前期工作已經做好準備。
我在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長遠村各項產業正在“起跑”,相信“后發趕超”在這里將不只是一個成語,長遠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長遠”才能實現,她們已經在朝著小康路奔去。
20xx年5月5日 星期二 天氣 陰
昨天村主任給了我一本《農村氣象日歷》小冊子,并說這本小冊子在農村很管用,上面有日歷、有農事安排、年降水、降雪情況等,還可以記事。現在長遠村戶均一本。
吃過晚飯后,我順手翻了翻這本小冊子,發現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 “驚蟄”這個節氣在我腦海里很模糊,我便在手機上查了下: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這是最能讓我理解的解釋。“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看來真得忙起來了。
現在已經是晚上8點半,在辦公樓后面的炮臺上,楠桿炮點班長也就是支書何祖強正帶著三個“戰士”在洗炮。他們前幾天在縣氣象局的帶領下到市里面去培訓了來,回來即將投入實戰中,聽說明天或者后天就要 “試炮”了。據當地人講,前幾年長遠村經常被冰雹“襲擊”。尤其是烤煙,眼看煙葉就要成熟了,冰雹一來把煙葉打得稀爛。20xx,在鄉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才得一防雹增雨炮點落戶長遠村,專門用來應對當地的雹災,村支書并擔起了這個炮點的班長。炮兵班成立近7年來,共成功發射防雹增雨彈1000多枚,村民未遭受一場雹災。
現在一場烤煙生產大戰已在長遠村打響,再加上有炮臺的“保護”,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
20xx年5月6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和村主任代勝華在鄉里開完會回村里已是晚上10時許。
盡管春天已經來到,但是在這里晚上還是冷,能聽見風吹的聲音,畢竟這是楠桿鄉海拔的村。就像他們說的一樣:這里一進入冬季時常都是霧蒙蒙的,但是夏天好過,晚上睡覺要蓋被子,電風扇在這里都難以派上用場。
在回來的路上,代主任和我說,鄉里已經開了好幾次關于烤煙生產的會議,楠桿鄉的支柱產業就是烤煙,要是連這個都抓不好那就談不上要發展,要小康了。
我看了看會議記錄,一是每畝必須栽足1300株煙苗,地膜要全覆蓋,每塊煙地要畫 “圖”存檔;二是繼續推行地膜煙,要求地膜全覆蓋,尤其是地勢高的煙區。三是做好 “一折通”賬號的統計,因為每年總是有煙農的賬號不對導致風險金打不進帳。
回到村辦公樓后我還就“地膜煙”這一問題請教了代主任。在煙農看來“地膜煙”有些麻煩,但是只要解釋到位煙農還是接受的。推行“地膜煙”一是保溫增溫,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 ,二是保濕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散失緩慢,并在膜內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土表,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損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三是地膜還可在雨量過大時,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壟體,可起防澇的作用。四是促進生長發育,覆蓋地膜后,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增高,有利于早生快發,促進了煙苗的生長發育。五是減少雜草和蚜蟲的危害。
看來要做好農村工作真的不容易,一要懂得國家的惠農政策,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群眾聽,贏得群眾的信任,二要掌握幾門適用技術,以便在下隊的時候能解決群眾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增收。
“干群連心”沒用這些拿什么去與群眾“連心”?
20xx年5月9月星期 六 天氣 晴
一清早鄉計生辦的宣傳車就進了村,送來了幾副宣傳標語、油漆、刷子。計生辦主任簡單地向書支書交代了幾句就走了。
在村會議室里,我們開了個短會。今年,楠桿鄉計生工作被列入縣“黃牌”警告鄉鎮,所以現在楠桿鄉的計生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目前村里要做的事就是:以拉網式的方式繼續開展基礎信息核查,隨時掌握好人口流動情況,在村、組顯目位置懸掛、書寫永久性宣傳標語,充分利用好群眾會宣傳計生政策,“要讓群眾關注計劃生育工作就像關注低保工作那樣積極”。
散會后,我和村綜治站站長周強并拿著1副標語,提著油漆去了梁子上組。我們分別在烤房上、公路沿線的石頭上寫了標語。
周強很有感觸地說,現在的計生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現在的計生政策又多,基本上涉及到村很多政策都與計生有關。
的確,要想把計生工作好,政策首先要到位,要讓群眾明白:施行結扎手術、收繳社會撫養費不是計生工作的目的,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有計劃地控制人口才是計生工作的最終目的。
第三篇:長遠村駐村干部民情日記
3月27日 星期二
早上9點,帶領各幫村干部從農委機關大院出發到普定貓洞鄉各幫促點。10時5分達到柯托村后安排其余人員就位,進入各自的掛幫村。我聯系的是柯托村,到村后我與鄉包村干部郭祖福和村專職計生干部歐國榮、村支書進行座談。然后一同下村組調查了解情況。今天共走訪3個自然村寨,其中有2戶養殖戶大戶、1戶返鄉農民工創業戶。主要是了解群眾在農業生產經營方面的現狀及需求,在了解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郭威戶中,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意識頗有感觸,說明群眾市場經濟意識不斷得到開發,自主性越來越強。我表示了贊揚和祝愿,并表示如有商標注冊等經營問題,我們幫促干部可幫助協調咨詢。當走到田間地頭,看見在地頭勞作的陳榮剛戶,我們停了下來和她聊天,得知她家因養殖有近30頭豬想建沼氣池時,我說我們將協調沼氣池建設項目,幫助解決。在陳紅星戶,了解到其母親年老多病情況,我和村干部與他進行了溝通,希望他作兒子要盡到孝心,關心老人。
4月6日 星期五
今天與柯拖村主任穆平進行聯系(該主任常住安順市區),與他在村委辦公室進行了交談,一是對村班子的情況進一步進行了解,并做了一些說服工作,但還是各說各的理。同時對在場的其它村民就當前春耕生產進行了解,當了解到柯拖村在公路沿線種植的經果林,根據種植要求,不能種高桿作物,為確保土地的綜合利用,希望能種一些矮桿作物(花生或黃豆),望得到農委的支持。回來后我立即向委黨委書記汪德芳同志進委匯報,汪德芳同志也非常用支持和關心,立即表態讓我聯系,為抓好春播時機,同時又要確保種子質量,通過市農科所向銅仁油科所進行了聯系,購買1000公斤花生種幫助柯拖村做好春播生產。
4月14日 星期六
為爭取春播時間,當我委為柯拖村購買的花生種運到安順時,為抓好春播時間,星期六早上將種子送到柯拖村。
4月19日 星期四
為進一步做好重點難點村的工作,農委黨組書記、主任汪德芳同志帶隊,帶領我及幫村干部郭蓮紅、黃興福先到貓洞鄉與鄉黨委、政府的領導進行了座談,并詳細的聽取了關于普祥村的基本情況及上訪戶的現狀,隨后到普祥村與村支兩委進行了座談,進行現場辦公。在座談中講到村辦公室的維修問題及因地質災害上訪戶的搬遷涉及用水急需解決的用水工程建設經費問題(6萬元),因該工程涉及上訪人員的穩定,汪德芳主任當即表示對村辦公室規范管理及用水工程建設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當前該村的上訪戶在縣鄉黨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暫時穩定。
4月25日 星期三
帶領本委的幫村隊員,按普定縣委的要求參加了普定縣召開的“省市干部幫縣聯鄉駐村”工作會議。按議程安排,一是參觀了普定縣的工業園區,對縣的工業發展有一定的了解;二是進行會議座談,縣領導就縣情作了介紹,會上我代表市農委作了發言,就我們的幫村情況作了簡人介紹,同時聽取了省聯鄉干部的發言。通過會議交流,我也學到了一些幫村知識,對下步在幫村工作中的思路進一步得到提高。
5月3日 星期四
今天走到柯拖村,村支書蘭華在幫親戚建房屋,村主任在紫云,與村支書交談一會后,我打算到該村的鍋圈巖組走一走,因村支書有事,他用自家車將我送到去鍋圈巖組的公路口。因鍋圈巖村組不通公路,進村組要走1.5公理的山路,我自己朝著崎嶇的山路漫漫往山中走去。因太陽大,打著傘邊走邊看,途中沒有看見人,只見坡地中種植有油菜、花生等作物,土塊小,土層薄,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區。走到途中,住鍋圈巖村組的村支委周勝及其表哥來途中接到我,便邊走邊談來到村組中。進入村組,走入我視線的村子好象是一個事外桃園,面積不大,是一塊洼地,沒有喧鬧聲,生長著比較多的大樹,樹高、較直,開著粉紅色的小花,很是漂亮,我問是什么樹,周勝講是秋樹。
午餐是在周勝家吃的,4個菜中有三個是用臘肉做的菜,味道不錯,是真正的農家菜,他們家人很熱情,一家4口,有2個小孩,大女孩在上小學二年級,小兒子3歲。在與他們擺談中,話題最多的是講通組公路,因無公路,村民建房購材料,購買肥料都要人挑馬駝,成本太高,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將公路修通。該村組約280多人,壯年勞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家中的勞力約30人,其余的基本是老人和兒童,整個寨子靜悄悄。該村的用水極其困難,沒有水源,靠的是望天水,主要靠水池集水。周勝及其表哥,陪我在寨子走了一轉,并到寨外的人畜飲水池看了一看,所見的五個集水池,基本見底,有的水池也沒有水,有的水池雖有水,但水很臟,遇上天旱,村寨的人要到西秀區轎子山的地方挑水,一上午才能挑兩挑水。
在返回公路途中,周勝反復的講到,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關心,幫助解決1.5公理的通組公路,修路經費約需20萬元。從我的內心是多希望該村組盡快通路,但講到20萬元,我不知怎樣回答才好,因我怕他們失望,當然我也要盡力向相關部門反映。
5月4日 星期五
今天走訪了幾家農戶,因是農忙時間,凡是可以下地的都下地了,家中只有老人,其中走訪到兩位快進90歲的老太。兩老太給我印象截然不同,相同地方是兩位老人都座在有臺價的大門口。一位是身著整潔,座在門外,抽著香煙,帶著手表,我與她打招呼,她很熱情,她一個人獨居,守著老宅,子女自己都有自己的房屋,其中有一個兒子在外工作,她覺得獨居要自由些。從擺談中,她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精神好,眼不花,耳不聾,生活能自理。另一位老太比前一位的年紀要大一些,仍是獨座大門口,從精神狀態沒有前一位的好。經過擺談,她是在自己的子女中輪流生活,從表面上看,生活還可以。因年紀大,也做不到什么家務,但身體還比較不錯。
5月8日 星期四
我們市農委在貓洞鄉幫促有6個村,我所掛幫的村是柯拖村,同時也是這6個掛幫村的帶隊干部,因普祥村(安排有2名駐村干部)是我委掛幫的重點難點村,所以我也經常到該村開展掛幫工作。今天走到普祥村,先到村支兩委辦公室看村辦公室的建設情況。因我們市農委給村委維修辦公室10000元,村也準備進行維修。現場,與村支兩委進行了交談,就該村的上訪戶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時對村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也進行交談。他們講到了發展經果林,搞休閑農業,希望能外出學習。我也想找機會能否讓他們出去看學習一下,盡力找機會吧。
5月9日 星期四
今天市政府副秘書長馬秘到貓洞鄉調研,因市農委的幫村點也在貓油鄉,所以我也隨同前往。在鄉政府與鄉黨委書記及相關人員進行座談,在座談會上,鄉黨委書記全面了介紹鄉情。該鄉交通方便,通村公路基本是柏油路,但經濟發展相對較慢。該村困繞是地質災害問題,所以也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當地政府把穩定也作為頭等任務來抓。為增加農民收入,當前鄉政府將要打造三個產業帶,一是生豬養殖;二是種植茶葉和中藥材;三是打造十公里的經果林種植。隨后我們到兩個茶葉種植地的合作社進行了走訪,這兩個合作社的茶園部份是采取土地流轉的方式進行經營,走到龍場村,該合作社的茶園因資金問題管理得不太好,茶葉加工車間也很簡陋,因采摘工問題,現在也未生產了。當走到新民村,其景象就不一樣,茶園比較成形、整齊;茶葉加工車間機器在運轉,有幾位工人在對采摘的鮮葉進行殺青,因季節問題,現在加工是大眾茶,銷售價格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