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名勝古跡的文章:曲阜
有關描寫名勝古跡的文章:曲阜
在山東省的西南部,有一個孔姓人口占1/5的縣級市,她就是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東方圣城”_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tǒng)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2017年5月8日,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西與孔廟為鄰,是孔子世襲“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孫居住的地方,是我國僅次于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現(xiàn)在,孔府占地240多畝,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筑463間,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路為家廟,西路為學院,中路為主體建筑。中路以內(nèi)宅為界,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廳、百戶廳、知印廳、掌書廳、典籍廳、司樂廳);后為內(nèi)宅,設前上房、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最后是孔府的花園,是歷代衍圣公及其家屬游賞之所。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內(nèi)有八寶暖閣、虎皮大圈椅、紅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驚堂木、文房四寶等。兩側(cè)是儀仗,氣象森嚴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貽的住宅和房內(nèi)陳設保存完整。府內(nèi)所藏歷史文物十分豐富。其中最著者為“商周十器”,亦稱“十供”,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墑賜孔府。坐落在曲阜城內(nèi),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為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xiàn)代規(guī)模。廟內(nèi)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