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節見聞200字
清明見聞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祀已去逝的家人的節日.我們一家就去為去逝的爺爺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了從一片片樹林里冒出一陣陣濃煙.聽到炮竹連連響起,“喚醒”去逝的親人,讓他們實現自己的愿望.我還看到了一棵棵竹子連在一起,手拉著手,也為他們遮風擋雨,多像電視劇《愛情山村》的村口啊!竹林里,一個個小土山就是他們的“家”了。一位位在生的親人為去逝的人掃墓,供上祭品......吊念去逝的親人.
我們買了一些紙錢、水果等來到擺放爺爺的殯儀館。放進一個磚頭空塔,讓爺爺在天上享用,過得有滋有味……也不知道能否收到.
今天是我見到爺爺去逝后的第一面,不過是白白的骨灰盒和他老人家的遺相 ,我含淚拿起媽媽遞給我的三柱香向爺爺連鞠了三個深深的躬,把香插進香盒子中,再回到跪墊上嗑了三個頭,祈禱自己的內心.
清明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可謂血濃于水啊!
清明見聞
清明見聞
浙江省湖州市龍泉小學603班 徐佳媛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雖然沒有淅瀝小雨,可周圍都彌漫著沉重的氣氛。溫柔的風,也為這個特殊的節日徒添一份悲傷。
按照行程,我和親戚們一道去先輩墓前掃墓。來到爺爺的墓前,只見墓碑周圍環繞著些許雜草,偶爾有星星點點的淡紫色小花。似是在保護,又似在哀悼,在風中搖曳著身體,有種奇異的美。
清掃了爺爺的墓,在墓前放上了供品,大家逐一在爺爺墓前磕了頭,我也不例外。剛起身,眼角的余光不經意瞟見了一個女孩。那女孩蹲躲在一個小角落里,單薄的身子如小貓一般蜷成一團,瑟嗦著。恍若一陣風就能把她吹走。
我心中一緊,輕輕地走到她身邊,她覺察到了我,眼光飛快地看向我。那眼神是怎樣的呢?我形容不出來。有恐懼,有絕望,有無助,令人心疼。心臟一收縮。我盡量不讓她害怕,輕聲細語地詢問:“小妹妹,你怎么了?”風,拂過,吹起了她幾縷發絲。她怔怔地看著我,隨即暗暗咬住下唇,別扭地把頭轉向一旁,仿佛在隱忍著什么,可那只緊握成拳的手卻泄露了她的情緒。
我放棄了,站直身體,準備離開。可心中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發揮“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媽媽告訴了我小女孩的事。
原來,那個小女孩的奶奶是得病去世的。聽說當時她們家經濟不寬裕,暫時沒有辦法籌全昂貴的醫藥費,一拖再拖,直到最后,她的奶奶病情突發,還沒送到急診室,就與世長辭了。據說最疼小女孩的就是她奶奶,我無法想象她當時的心情,這次想必就是來掃奶奶的墓的吧。
從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呀!我感嘆。就連吃飽喝足都是件奢侈的事嗎?相比之下,我們是多么幸福啊。我們有什么資格去挑剔,去嫌棄呢?
我望向那個仍舊蜷著的身影,衣角被吹起,飄蕩在空中。背影是那么孤單,她面對著一塊微微發黃的墓碑,眼光似乎沒有焦距,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黃昏的風依然溫柔,只是,多了一絲寂寞……
清明見聞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凈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后,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后,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并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