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情人節作文【三篇】
篇一:
今天是情人節,我獨自一人走在街上看見情侶成雙成對,招搖過街,臉上有種顧盼的自豪,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心酸。可能是因為我要找的“白馬王子“,不在我身邊陪我度過這個浪漫的情人節吧!
好羨慕街上的每一對情侶哦!何時,我也能牽著你溫暖的手,走在繁華的街上,陶醉在眾人羨慕的眼光里!(唉~別做你的春秋大夢了)
可是,沒有關系!愛情這個東西,想急也急不到的!反正,全城的人都在慶祝,我這個未愛過的女生同樣能感受到這幸福的指數!無論我有沒有誰的擁抱都好,我同樣有權得到這一天!
雖然,無法與你在燭光之下共用晚餐,但是我可以組織單身的好友一起去逛逛沙灘;雖然,我無法捉緊親熱的臂彎,但都可擁抱玩具熊,漫步在那繁華的街道上;雖然,我無法參與情人節的溫馨,但我能羨慕也很好,就當是別人的戀情,洋溢的快樂作為我戀愛的預告吧!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個情人節可以去等待,但愿我愛的人,在期后的節日會趕到吧
篇二:
走在清晨的大街上,天陰沉沉的,街道濕漉漉的,像是剛下過雨。一切顯得靜悄悄的。偶爾身邊跑過幾位晨跑的老年人。俗話說:一天之計在于晨。難道只有飽嘗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的老年人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嗎?
巧克力,玫瑰,蠟燭,都是情人節必不可少的。早在二月十三日晚我就激動得睡不著覺,可別誤會,不是因為要與男朋友一起浪漫度過,重點的是我沒有男朋友。而是因為正是今天(情人節)要補課了,然而我在放假的十天中連書都沒碰一下,怎樣應付地理考試。最悲哀的是班上的情侶是一對一對眼花繚亂,看著他們溫欣浪漫,而無形中給我的心靈的重創。看來只有“埋頭苦讀”的份了。
本來就因為在情人節補課而悲哀加痛苦的我。想不到更大的打擊在后頭。本想早早起床梳洗打扮一番等待在今天會有奇跡發生在我身上。奇跡是發生了,卻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首在熟悉不過的音樂(垃圾車收垃圾時所放的)在我耳邊響起,意識告訴我上課遲到了。我掀起被子,跳起床。以超人的速度在五分鐘內穿衣、刷牙、洗臉。(當然都是馬馬虎虎的了)提著十天前放在書桌上的背包。MYGOD,七點十五,還有五分鐘就上課了,我恨不得拉開窗戶從五樓跳下一樓可惜有那個心沒那個膽。忍痛花了四元錢打出租車來到學校。完了真的遲到了,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早點也沒得吃了。拔腿就往教室跑。真是奇怪怎么學校的燈在這么黑的早晨也關著燈,也用不著這么節約吧,難道今天不用上課,我的錢,我的黑眼圈,都不值得了。只有無奈的打道回府了。碰見王老師(教歷史)她告訴我是二月十五(明天),還贊揚我學習積極性強。哎,算是因禍得福吧,被夸獎的滋味真是甜滋滋的。
走在清晨的大街上,天陰沉沉的,街道濕漉漉的,像是剛下過雨。一切顯得靜悄悄的。偶爾身邊跑過幾位晨跑的老年人。俗話說:一天之計在于晨。難道只有飽嘗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的老年人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嗎?南方的天氣在春季仍然透著絲絲寒氣。不論是有著一年四季如春的云南也是如此。從前自己怎么都記不住情人節、圣誕節的具體時間。也是在最近兩年才能記著。難道是隨著人的一天一天長大,要記的事情就一天一天增多。不想記的,也被不知不覺在腦中儲存起來了。本來不在意的事卻有了分量。怪不得自己的頭越來越大了。
沒辦法,只有在電腦前度過今天的情人節了。
篇三:
西方情人節雖然是舶來品,但市民卻對它情有獨鐘,商場、花店、禮品店紛紛打造出了情人節時尚。年輕人對西方情人節趨之若鶩、對傳統情人節卻日趨淡漠。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就快到了,玫瑰、巧克力、紅酒、情人套餐,這些都成了情人節的代言人。情人節也成了所有花店、時裝店、禮品店、西餐廳、酒吧和電影院的節日。許多年輕人在享受這西方節日的浪漫氣息時,越來越多的時尚人士都有著“崇洋心理”,我們不得不好好深思:在西方情人節廣為推崇的這些年里,國產情人節似乎正在失去它的文化心理根基。你更推崇過哪個情人節?覺得哪個更有意義呢?
西方情人節雖然是舶來品,但市民卻對它情有獨鐘,商場、花店、禮品店紛紛打造出了情人節時尚。年輕人對西方情人節趨之若鶩、對傳統情人節卻日趨淡漠,有人說,“七夕節”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有人說,洋節的特性商品更明顯,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也有人說,七夕節太土了,不夠時尚;還有人說,洋節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一份調查報告引發的思考:76%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節,但僅有24%的市民同時知道2月14日和農歷7月7日為西方情人節和我國傳統情人節;83%的市民會選擇在2月14日送禮物給自己的愛人或親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說;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
還有一點也是尤為重要的,其實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可自從城市里沒了院子,夜空由于污染而變得灰蒙蒙的時候,老奶奶們已經沒有機會在夏夜里指著滿天繁星給孫子孫女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了。因此,對現在的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在他們的記憶里已經沒有了牛郎織女的概念了。
在我們已經將西方的情人節“Saint Valentine’s Day”再也過不出新意的時候,我們猛然發現,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竟然也有情人節。那就是每年的農歷7月7日“七夕”,傳說中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因為關乎愛情,故“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最早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牛郎織女就會搭著鵲橋在天上相會……中國情人節所推崇的內斂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節缺少了熱情開放和輕松刺激的內容,卻另有一番韻味。我搜羅一下有關中國七夕的稿件,竟然發現有這么久遠的歷史和浩繁的留存。前面實在是不得不交代的背景,“情人節”這個舶來的詞匯,在這個多欲、輕浮的時代,被附加了太多偽時尚的曖昧色彩。其實“情人節”就是有情人的節日。
翻開日歷,我們發現,幾乎每個月都有傳統的節日。細細算來,以推崇閡家團圓的節日居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仲秋節……這些節日數目最多也最隆重,其次是帶有政治色彩的節日,比如國慶節、勞動節、建軍節……中國傳統節日要么推崇合家團圓,要么指向政治和社會的統一,然而卻沒有給家庭成員個體留下多少空間,動人的七夕節靜靜地躺在美麗的傳說中,其實,她應該下凡人間,讓現代人承接起她圣潔的使命,在中國七夕這天,把深埋心底的愛人之間的深情和感動全部綻放。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人們相依為命的場景深深感動著我們,也許他們一輩子也不會說“我愛你”這句難以啟齒的表達方式,60年的風雨歷程,在貧賤中掙扎,為生計而奔波,撐起了一個個枝繁葉茂的家庭,那種浸潤在泥土中的情愛,中國式“情人節”能夠遺忘這一群體么?
巧克力、咖啡、激情浪漫的派對,在經濟和觀念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他們把西方情人節和中國式情人節拉得最近的人群,也是他們模糊著東西方情人節的方式!
中國式情人節,自有她生動的傳說和心動的內容。舉杯,所有相戀、相依、相擁的中國有情人舉杯,盡情歡慶中國式情人節!